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hjcake
89关注122被关注1夸夸
置顶
hjcake
1年前
文字因为缺乏表情、语气、动作的辅助,常常会言不达意甚至南辕北辙
我要是说了什么犯傻冒犯你们的话,点开我头像看到这条,就算我为表达能力道歉了
如果真的是我有心冒犯,那你们就看不到这条了,因为我拉黑了
11
hjcake
1天前
我第1个单位员工状态也特别好,公司氛围特别好,工作辛苦也辛苦,但是大家都很开心,积极向上

很多年后,我一个同事都熬成总经理了,跟他吃饭,说咱们那时候员工素质真高啊,他沉默了一会儿,说,给的钱多
当时大概是本地同岗位工资的2~3倍

一部分人是可以教育的,大部分人是可以稍微通过教育提升一点点的,但是筛选很重要
如果行业有足够的利润,老板也大气,待遇就可以筛到更好的人

Xudoo: 今天跟一位胖东来的供应商朋友聊天,问他对于胖东来这个公司的感受,得到了“神奇得超乎想象”这个回答。一瞬间勾起我的好奇,追问原因,朋友说了三点: 1 每个员工都有极强的品牌自豪感,即便是一个收银员,都会以自己是胖东来员工而自豪; 2 工作氛围很好,能感受到员工自然流露的快乐; 3 公司有完善的架构和周密的流程,保证企业机器离开谁都能正常运转。当然,若违反规章制度,也对应了严苛的处罚条款。通常在这样的高压下,人也会逐渐失活,但胖东来的员工仍然状态很好,令人费解 🤔 同时,朋友还说,他成为供应商不是任何人介绍,而是自己打胖东来官方电话,从接线员的基础沟通开始一步步入库的。 产品的标准线是一方面,胖东来还会考察供应商水面之下的数据,比如员工工资是当地同行的几倍,缴纳社保员工的占比等等。 听完之后,我想立刻安排去许昌的行程 👀

21
hjcake
4天前
又拉黑了一个,成年人的世界,只有筛选,没有教育,甚至很难沟通
还是那句话,都以为自己有独立思考,其实所有的观点都是从出生到现在所经历的,所看过的,所读过的,所体验过的
想给人讲道理,需要把自己的一生翻出来给别人看才行,太累了

这个图的左下角和右上角我想了一下,这两个象限里也会有一些理想主义的人,被听到的信息影响了
而左上角和右下角是人心中人性和兽性
00
hjcake
10天前
接上一条…
人类能实现共产主义吗?我觉得很难,虽然这不妨碍我们坚定的支持
我们常说幸福是比没的,其实反过来也成立,幸福是比出来的
我们现在拥有的比100多年前的皇上拥有的都多,我们幸福吗?感觉也没有,比起我们拥有的,我们可能更在乎我们比别人多拥有多少
只要这比的心理还存在,就很难实现共产主义,因为物质很难充沛到让每个人都随意享用。
更何况保持等级,做人上人,会让绝大部分人心情愉悦,虽然大部分人都不会承认这一点,而另一部分人根本就意识不到,绝大部分人宣传的都是人人平等。

前两天听一个博主说,在奥派眼里马克思经济学根本就不是经济学,我有个同学也说过,马克思主义像个宗教,从共产主义这种人人平等但又难以实现的目标来看,确实像

人性如此
人性中的攀比源于动物性
动物性保证了社会向前,但也限制了共产主义的实现
在做大蛋糕方面顺人性的奥派更有优势,但怎么分蛋糕各有各的理由,都有道理

虽然以理性人为假设,但实际上让人保持理性是很难的。
所以民主成了信仰,优胜劣汰成了信仰,共产主义也成了信仰
142
hjcake
13天前
又拉黑了一个
我发现很多人真的对政治没有概念,就是人云亦云的不断的吹捧西方的民主、宪法什么的,而对政治的运作和内涵根本搞不清楚,或者读了点儿政治学方面的书,甚至是政治学专业毕业的,名词一大堆,但仍然抓不住本质

我还是几年前的那个观点,政治是这个世界上最肮脏的群体,比娱乐圈脏多了,黑暗多了,暴力多了
但是像大肠和肛门一样,它又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你可以厌恶粪坑,但是没有粪坑整个世界就全是粪坑

政治本身是中性的,它是一小部分人,领导大部分人。所有制度都有缺陷,都有漏洞,都可以被人性击穿
所以虽然唯心,但没有办法,最终还是要落实到领导人的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信仰上
很多时候一个政治家的评价不是以一年为尺度的,是以10年甚至百年为尺度的,短期的暴君可能为百年发展打下基础,短期的亲民领导可能会为长久的衰落埋下祸根
政治可以驾驭人民,民意也可以绑架政治
政治博弈是人类智力的巅峰,比任何的智力游戏都难的多,好玩的多
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没能展现出压倒性的智力和见识优势,那大概率进政治圈子就是裸奔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我们的政治诉求是需要被整理、分类作为精英人士的筹码来用的。但是站在个体角度,我们很难判断我们的诉求是和整个国家甚至全人类的发展大势相背的还是顺应的。

想起昨天有一个博主在鼓吹奥派经济学,其所用的论点就是他自己移民了,所以他是对的,他是优秀的
如果把人的能力分成5档的话,第1档的人是会留在国内的,因为他在国内他也可以。名利双收既平衡短期利益有平衡长期利益,既平衡个人利益又平衡整体利益
一堆怨气最终选择出国的大概率都是二三档人(即使后来很多普通人走线,那些人至少也是四档以上),只有能力超出平均水平的,在奥派经济学的环境里才能过得更好,在过程公平的环境里才能过得更好,或者说奥派经济学本质上就是社会达尔文适者生存的一套
00
hjcake
14天前
昨天和儿子又聊到借势和附势的区别。

脑子闪了一下,问了下豆包,豆包回答:
核心区别:借势是借助客观趋势、事件或资源达成目标,侧重“顺势而为”;附势是依附有权势的人获取利益,侧重“攀附个体”。

具体差异可从3个维度区分:

1. 对象不同:借势的对象是“势”(如行业趋势、社会热点、技术浪潮等客观态势);附势的对象是“人”(如权贵、上级、有资源的个体)。
2. 逻辑不同:借势是利用外部环境的“势能”,通过匹配趋势实现共赢(如企业借节日热点做营销);附势是通过依附个体的权力或资源,换取个人利益(如为攀附领导刻意迎合)。
3. 性质不同:借势多为中性或积极行为,强调对规律的把握;附势常含贬义,隐含“趋炎附势、丧失立场”的负面色彩。

大体如上吧,我觉得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是借势的主体是我,主动权在我手里;附势的主体是对方主动权在对方手里。
当然形势是会发生变化的,有时候借着借着势就成了附势了,有时候附着附着势成长起来之后又成了借势了,甚至可以把势还回去。

不过自己的命运最好还是掌握在自己手里
00
hjcake
28天前
文科生的教育目的是提出问题
理科生的教育目的是分析问题
工科生的教育目的是解决问题

当社会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时候文科生重要
当社会乱成一团无头苍蝇的时候理科生重要
当社会形而上学都在清谈的时候工科生重要
61
hjcake
1月前
昨天看到这篇文章,笑死了
之后发现有的特点自己身上也有,更笑死了

2025年的新型长发文艺男,狗都不谈

00
hjcake
1月前
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区别
复盘柯达的问题大家都会说,但是真正上台操作的话,会遇到很大的既得利益者的阻力
稻盛当年拯救日航也是先从裁员开始的,当时稻盛是手握两家500强企业,而且接受的日本政府的邀请,背负着全国人民的希望,所以他才能克服日本企业不裁员的传统
真正实操中不是某一个正确的战术就能解决的。甚至包括反对的人,他们都知道你的方法是正确的。
管理是技术更是艺术,艺术的那部分其实就是人性

Chong.: 商业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柯达。 它曾经是胶卷的代名词,巅峰时期控制了全球七成市场。但数码相机的兴起,让柯达陷入困境。讽刺的是,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就是柯达内部发明的。 然而柯达不敢推动这项技术,因为每一张数码照片都意味着少卖一卷胶卷。结果是,趋势看得见,方向也对,但它却走不下去——最终错失了整个未来。 这就是所谓的“柯达时刻”。 今天,我们看到的互联网巨头,其实正在走向类似的处境。 他们的根基是什么?是数据和算法。 通过掌握庞大的用户数据和封闭的平台机制,他们把数据变现为流量、广告和推荐,形成了一个精密的“收租体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用户产生的每一次点击、浏览、下单,都像当年的胶卷一样,是他们稳定的租金来源。 然而,人工智能的到来改变了游戏规则。 AI 的力量在于普惠性:开源模型越来越强大,算力越来越便宜,数据获取也越来越多元。换句话说,AI 并不要求集中到超级平台才能发生效用,而是能够被普通个人和小企业直接掌握。 这意味着,曾经属于巨头的核心“收租品”——数据和算法,正在被社会化、民主化。就像数码机把拍照的权力还给了每一个人。 于是矛盾出现了:如果巨头顺势推动 AI 普惠化,就等于亲手掐断自己的租金管道;但如果他们拒绝,就会被正在普及化的技术逐步边缘化。 这并不是“他们看不懂未来”,而是一种结构性困境——他们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盈利壁垒。柯达当年就是这样:不是不懂数码,而是不敢杀死胶卷。 各位朋友,真正的变革不是某个新应用的出现,而是生产资料的重新分配。AI 正在让数据和算法,从巨头手中的租金品,回归到社会可共享的生产工具。 在这种格局下,新力量将很快崛起,而旧的租金逻辑终将坍塌。 互联网巨头的“柯达时刻”,或许已经迫在眉睫。而对我们所有人来说,启示只有一个:当结构性矛盾出现时,永远不要押注在守护租金的一方。 未来,总是属于最能释放新技术潜能的人。

00
hjcake
1月前
谈不上多喜欢吴京
太极宗师那时候对他也没有多深的印象,年轻时候长得太甜了,不像个武人
小李飞刀好多人说他是最经典的阿飞,那一版小李飞刀连看都没看过,也不喜欢焦恩俊的李寻欢
功夫小子闯情关里头对于海郑浩南周比利印象更深
狼牙更是烂的不行
到杀破狼才开始觉得他有点意思
战狼一也是战狼2火了之后再回头看的,并且战狼1故事还是讲的粗糙
最近也是铺天盖地的黑他才又想起来,好长时间没有吴京的信儿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但是投资流浪地球这一件事儿,以后写中国科幻电影史甚至中国电影史的时候,他都要在上面留一笔的
10
hjcake
2月前
前两天和我妈聊天儿,我妈说起我姥姥的一件事儿
我姥姥29年出生,抗战的时候10来岁
有一年过年正煮着饺子呢,村里放哨的发警报,跟着大人就跑鬼子
当时河北平原地里的庄稼杆是不砍的,就为了方便藏人
等鬼子走了回来的时候,路上一地的尸体,都不知道是哪儿的游击队的,都没有名字,她跟着大人就把这些人给埋了
这些烈士可能很难对得上号了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