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小钻风的学习
192关注607被关注0夸夸
阅读 | 学习 | 生活 |追剧 | 公众号:小钻风的学习
喜欢读书,喜欢分享。认同长期主义、斯多葛主义。
置顶
小钻风的学习
5月前
我的订阅源分享4.0

杂志

1. 读库。读库是张立宪主编的人文社科类杂志,以非虚构写作为主。每两月出一期,明年就是读库二十周年。这也是我目前唯一纸质订阅的杂志,每次读到老六的信,都在感慨,这个时代依然还有如此老派的人呐。有兴趣可以去读库APP看看。

2. 三联周刊。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三联经常会找一些有趣的主题来写封面,记得有文学专题、经济专题、人物专题等。里面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新闻报道,还有写的不明觉厉的《读书》杂志。如果说读库的感受是历史和现实,三联的感受就是生活和精神。有兴趣可以去三联中读APP看看。

3. 财新周刊。少见的深度新闻报道,经常从经济和政治的角度挖掘一些深度内容。它的副刊也比较推荐,文化和心智专栏总会带来新知。有兴趣可以去财新APP看看。

4. 阮一峰的网络日志。一个电子杂志,每周五更新,内容主要是作者认为值得分享的科技内容。翻阅了下,第一期是2018年4月,如今已是第327期了。

5. 城堡阅读。城堡阅读是一份信息策展类线上杂志。作者会推荐音乐、书、网站、视频等等。目前已经185期,也是六年,一百多万字。之所以推荐,是因为读的时候,作者会在推荐里加入自己的很多想法,而每次推荐,总会获得一些新的收获。

博客

1. 太隐。据他在网站里介绍:95后,喜欢读书、旅游、摄影,RSS支持者,会点日语、德语,学生时期曾在起点、逐浪、17K等网站连载过恐怖小说,对新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什么都会点但又都不够精通的“杂人”,努力成为一名终生学习者。他的很多文章都可以细读,有几个栏目:读书、历史、哲学、诗词、思想等等,有一定深度。

2. Owen’s Blog。沉浸式翻译扩展的开发者,博客里会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读书笔记,互联网高质量的内容,读书笔记,英语等等相关的内容。内容很丰富,博客被作者定位为他的数字花园,而他分享的文章、笔记内容很足,可以流连很久。

3. Leslie's Blog。一名佛教居士,主要分享以下内容:个人知识管理、生产力工具和生产力系统;AIGC 及与 AI 相关的内容;读书感悟,新学到的知识、技能;与佛学思想和生活禅相关的内容。

4. Limboy。一名独立开发者,「80 后,现居杭州,曾就职于知乎、花瓣、蘑菇街、字节跳动等公司,热衷于 Mac、iOS Web 开发,喜欢尝试新事物,热衷于创作,正在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独立开发者」。在博客里分享自己的开发、旅行、生活、学习。

5. Paul Graham。程序员、作家、投资人。博客风格极简、老派,2001年就在写作,至今仍在更新。他写过一本书《黑客与画家》,影响很多人。他创办的Y Combinator 已经资助了 3000 多家初创公司。博客文章中,关于写作和创业的部分,读完很受启发。

播客

1. 文化有限。一档泛文化播客,每周二更新,主要进行读书分享。三个固定的主播,大壹、超哥、星光,大学时候就听他们,五六年了,时间久了仿佛素未谋面的朋友。一般看到感兴趣的书会点进去听一听,分享的内容有深度,也比较全面,文化有限听完可能更有文化一点。

2. 八分半。梁文道的付费播客。会聊一些热点新闻,聊音乐、文学电视,以及种种文化现象。道长的声音从一千零一夜到八分,再到八分半,依然很有磁性。

3. 史蒂夫说。主播是心理咨询师。史蒂夫也是大学时候就一直听,以心理咨询分享为主,会有很多真诚和感动的时刻。他的读信也是比较期待的栏目,希望我们都能拓展意识边界,学会爱。

4. 来都来了。主播是两位女性,最早听她们是因为金庸,她们以前会聊一些金庸小说,比较吸引我。如今会聊一些独立女性的生活、旅行、音乐等等。

5. 岩中花述。新发现的一档播客,鲁豫与各种人对话,内容比较有深度,值得听一听。

节目

1. 圆桌派。今年已经是第七季,四个人一起谈天说地,聊天。印象最深刻的是金宇澄、陈其钢和崔健,很多老嘉宾很喜欢,幼婷、戈辉、鲁豫、轶君,几位女性都很有魅力,是独立女性。文涛还是很适合文学、艺术类话题,嘉宾质量上来,节目也就精彩了。

2. 十三邀。今年已经是第八季,从这个节目里了解到各种人。许倬云、陈嘉映、曾孝廉等,深度观察和认识一些人,他们的思想、想法会带来一起新的碰撞。

3. 但是还有书籍。记录爱书人的一档节目,共两季。书里有丰饶有趣的精神世界。

4. 我在岛屿读书。共三季,看看余华和苏童一起拌嘴聊天。第一季更好。

5. 锵锵行天下。共三季,和窦文涛一起深度文化体验旅行。第三季最佳。谁不喜欢边旅行边聊天呢?

公号

1. 每日豆瓣。从这里总能发现一些生活里有趣的事,一些引起共鸣的事。我们还是可以热爱生活的。

2. 极简主义生活方式。专注于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的内容。他的小报童也经常会看。

3. 也谈钱。一份财富自由日志,除了投资,也可以看看作者读的书,分享的生活日常。

4. 沙之书中的阿莱夫。主要做读书分享,他的读书笔记值得学习。

5. BuildForever。作者根据个人品味,每周推荐上周觉得有意思的七样东西。

如果需要链接,微信公众号《小钻风的学习》后台回复【订阅4.0】就可以看到啦。

我的订阅源分享 4.0

36
小钻风的学习
9天前
写作是创造一种秩序。

在这种秩序下,以我为主。

文字为我役使,造出万千幻象。

我喜、我怒、我哀、我乐,经由写作逐渐清晰。

这是一种神奇的体验,生命经由写作而成为确定。

万古的神祇,以文字而久远地尊崇。深刻的思想,借文字改变世界。

如若不信,当你写下文字,内心或已平复。

又或者,激扬文字,诉尽衷肠。

但有时,文字并非如此神圣,写作并非那样自由。

人的限制,让文字乏味,让写作无趣。

戴着镣铐,如何起舞?

拘泥于沉旧的规则,很难找到自己的世界。

正确也许有用,但不有趣。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月光如水,文字也应如白马,飘然而过。

生命经写作而确定

00
小钻风的学习
15天前
推荐。

一部很颠的剧,近年来的一部惊喜的悬疑剧。

有当年看《繁城之下》的感觉。

立意很深,虽有些 bug,但是瑕不掩瑜。

风格独特,有浓厚的西北粗粝感。

刚开始以为是讲破案悬疑,慢慢发现是讲女性走出去,最后发现也讲亲情之间的无情。悬疑是线头,底色是女性的出走,可悲可恨的是其中的众多男性。

归根结底,农村的女性要走出太难了。特别是背负着家庭重负时。

最后,剧集的文学性很强。体现在充满现实主义的旁白里。

人人都想逃离这里,最后却在这里沉沦,并产生了一切悲剧。
00
小钻风的学习
19天前
你需要做出选择。你必须在进取和防御之间做出选择,没有中间地带。

你需要避免错误。如果每天抱着一种侥幸,认为资产将继续升值,在价格过高时不断买入,就很难避免错误。决定比赛结果的,不是赢,而是输。

你需要逆向投资。投资中有一件矛盾的事:最显而易见、人人赞同的事,最终往往被证明是错误的。对别人所说和所做保持怀疑。过度乐观时,怀疑倡导悲观;过度悲观时,怀疑倡导乐观。

你需要衡量价值。价值指的是账面现金、有形资产价值,公司和资产产生现金流的能力,以及所有这些的增值潜力。

你需要低价买入。优秀的投资者却从未忘记,他们的目标是买得好,而不是买好的。投资是相对选择的训练。注意当前有形而持久的价值,只在价格低于价值时买进,避免使用杠杆,多元化投资。

你需要风险控制。防御型投资者不仅会努力做正确的事,还非常强调不做错误的事。

你需要关注周期。周期永远胜在最后。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朝同一个方向永远发展下去。投资者心理朝向某个极端的摆动,最终会成为促进反方向回摆的力量。

你需要敬畏投资。知所不知,知所不能。敬畏就是担心损失的可能性,因此保持警惕,保留充足的安全边际。如果不犯错误,制胜投资自然会来。
00
小钻风的学习
21天前
美国高关税在历史上并不罕见

如果从美国 1816 年保护主义关税算起,至 1934 年高关税政策终结,持续时间约 118 年。总体而言,在 19 世纪至 20 世纪上半叶,美国执行了显著的关税保护主义。

美国的贸易政策有三个基本目标:征收关税以增加政府收入,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产业,通过互惠协定减少贸易壁垒。

由此,美国贸易政策可以划分为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从联邦政府成立到南北战争,这一时期创造关税收入是贸易政策的核心目标。第二个政策是从南北战争到大萧条,限制进口以保护国内厂商是贸易政策的主要目标。第三个时代是从大萧条至今,旨在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互惠贸易协定成为优先考虑对象。也许,现在将是新的时代的开始。

从以上描述中可以看到,历史上美国贸易政策发生过两次重大冲击,一是南北战争,导致了有利于共和党的政治洗牌,贸易政策的目标由关税收入转向进口限制。二是大萧条,导致了有利于民主党的政治洗牌,贸易政策的主要目标由进口限制转向互惠协定。

历史的脉络非常清晰。美国高关税的重要时期,恰恰发生在南北战争至大萧条这一段时期。南北战争中,以共和党为代表的北方取得了胜利,打造出世界经济史上最高的关税壁垒。

值得注意的是,保护性关税是共和党的长期经济理念。这一理念来自美国学派,来自辉格党,来自汉密尔顿。因此,内战结束后,美国关税应税项目的平均税率从1864年的36%上升至1870年的47%,在此后40年的时间里基本保持在这个水平。而从1860年至1900年间,美国进口产品的平均关税率为40%~45%。

在此之前,欧洲早已流行重商主义思想。美国立国之初,身为第一财长的汉密尔顿就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制造业的报告》,奠定了美国工业文化。虽然这一报告并未立法通过,但是其中的关税建议得到了采纳。

高关税政策的实质是通过关税将制造业的负担转移到消费者和其他产业。19 世纪初期,美国的高关税目的在于保护国内的工业,以希形成内循环经济。

19 世纪,高关税已经不仅是一项贸易政策,它更是一种开国领袖所缔造的政治传统,是一种难以轻易变更的文化。这种传统将驱使美国反复回归重商主义传统,用产业政策维护国家利益。

1930年6月,有1 000多名经济学家签名恳请赫伯特·胡佛总统不要签署《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案》,但他仍然照签不误。2018 5 月,1100 名经济学家联名向特朗普发公开信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然而自由贸易的历史正在终结。

马克·吐温曾说过,历史从不重复,但是它会押着相同的韵脚。也许人们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才会发现,历史的改变有着难以言说的动力。

参考书目:《贸易的冲突:美国贸易政策 200 年》《产业政策启示录:工业文化的政治经济学》
00
小钻风的学习
25天前
《投资最重要的事》是霍华德·马克斯的一本关于投资理念的书,不涉及技术,主要谈论投资原则。

很多投资者都将投资视为一门艺术,这意味着它往往用到一些直觉的、随市场变化的投资方法。

投资区别于硬科学的一点是,投资行为会改变市场,而市场的改变要求新的投资方法。这种现象被索罗斯称为“反身性”。

由于投资需要艺术,因此如果希望取得令人尊敬的结果,往往需要更多的智慧。

作者将成功投资定义为超过市场的其他投资者。成功投资需要第二层思维——超越常规。如果你想要更好的投资结果,你需要持有正确的、非常规的看法。这并不容易。非常规的预期,非常规的行为,才能导致非常规的结果。你必须比人们的共识更加正确,与众不同且更好。

这种超越常规的思维容易理解,如果你的投资观点和投资行为和其他多数人一致,你怎么能够取得超于平均的投资收益?

等等,超于平均的收益是否可能?芝加哥学派提出了一个有效市场理论,如果市场参与者客观、聪明、有相同的信息渠道,那么信息将迅速反应在市场价格里。资产价格就代表了对资产内在价值的准确估计。

如果市场有效,那么在共识下只能获取平均收益。但是如果我们考察理论的假设,会发现有效市场往往是相对的。人们无法做到客观、理性,人们的信息渠道也不尽相同。因此,在相对无效的市场中,在技术和努力之下,最好的投资回报才能实现。

投资的出发点是什么?

如果要取得好的投资回报,出发点是准确估计内在价值。一个浅显的道理是,以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买进,以更高的价格卖出。

一个公司的价值体现在哪里?管理、工厂、专利、财力、增长潜力等等,最重要的是,创造现金流的能力。

价值投资建立在分析当前证券的内在价值的基础上,成长投资建立在公司未来的价值基础上。价值投资强调当前,成长投资强调未来。如果已经计算出证券的内在价值,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坚定持有。正确并不等于正确性能够被立即证实。

成功投资的核心是建立基本面、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确定价值的关键在于财务分析,但是理解价值和价格的关系,则主要依赖心理学。投资不仅仅要考虑基本面价值,还要考虑心理和技术。

做好自己的事,保证自己在艰难的时期坚持住。这一切既需要长期资本,也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

https://mp.weixin.qq.com/s/3i0lnnosaAEwYV_JsjRBcw

00
小钻风的学习
26天前
Jordan Cooper 在博客中写道:

生命是关于最大化地成为自己。去追求你最深层的表达、最纯粹的自我,并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完全拥有它。因为这个世界需要那样的你,而你也需要通过那样的视角来理解这个世界。
很多时候,让事物如其所是才是最优的选择。这意味着人人都在适合自己的角色里,万物都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

成为自己,才能接纳自己。这意味着对于自己的彻底、全面、客观的认识,明白自己最深层次的渴望。

对自己认识越深入,成为自己才越有可能。要区分虚假的渴望和真实的渴望,区分短期的兴趣和长期的志趣,区分接纳自己和随波逐流。

最好的工作状态是为自己负责。最好的生活状态是为自己而活。最好的读书状态是为自己而读。最好的写作状态是为自己而写。这种为自己并非自私,而是内心深处极致的满足与与充实,是价值观的体现。

如果说最深层次的内心是一块水晶宝石,那世界在它面前就是宝石反射的光芒。水晶需要不断挖掘才能发现,而它一经出世,便闪耀着光辉。

mp.weixin.qq.com
00
小钻风的学习
27天前

安小竹: 分享一下我的信息流戒断方法,欢迎补充~ 目的:当下社会信息严重过载,信息流戒断是为了提升信息源的信噪比,降低优质信息获取成本,过滤垃圾信息,减少打扰以维持整块时间精力 叠甲:以下内容为个人观点及个性化需求,如有冒犯,仅代表我不是你的目标用户⚠️ 具体方法: 1. 通知:除微信、电话外,屏蔽一切手机 app 通知;卸载掉无用的低频使用的 app,不希望经常看到的在文件夹中折叠起来(比如证券交易软件) 2. 微信消息:退出低信息密度群及经常@强打扰的群;所有群聊都免打扰;仅保留3个以内的优质信息群,其他群全部折叠 3. 朋友圈:屏蔽掉营销、企业账号或高频分享但不熟的人 4. 公众号:取关所有低频使用的账号(招聘、美食店铺、机构号、奇怪应用的官方号等),时效性聚合信息源保留 3 个以内,取关所有为了日更而日更的知识类账号(只有极少极少数能够保证质量的保留),取关所有标题党账号,取关所有未明显标识广告、看到文中文末才发现是软广的账号,极少数几个实用性的工具类账号设置消息免打扰;有所遗漏的,基于推荐流动态设置不接收消息推送 5. 屏蔽一切投资、融资、行业报告、宏观经济分析(公众号、社媒账号、群聊等)。对投资来说,能力圈内的信息必然是主动获取而非被动推送的,一个投资机会,如果被信息流推送过来,那大概率是已经过时的(即便有极少数仍然有效的,也需要极高筛选鉴别成本);频繁晒收益的多为短线交易者,或者是想要通过教人投资/开户赚钱的,以及单纯炫耀的,和我价值投资理念不符:我不需要泛化的高频的调研报告以及复杂的投资理念或者宏观经济分析,只需要守好自己能力圈长期跨周期持有即可,其他信息都是噪音;我面向的是小生意,大厂的技术栈、工作流、管理方式照搬过来是找死,大方向无需频繁更改,高频宏观的行业分析没有任何意义;我做的是现金流良好的无需融资的低成本生意,所有融资相关信息、title 包装与我无关 6. 我的主要信息源:一两个微信群,AI 搜索引擎,播客(避坑指南、行业现状及趋势判断),RSS 订阅源(时效性产品相关信息: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5a9f00b38849f879f7a5e2e),书(对当下需要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学习),垂类知识的单点学习我会选择领域头部的有结果人的知识付费 7. 社媒账号(即刻、推特、公众号)。作为记事本来用(我的日常随笔记录在 flomo 上,私人的内容仅自己可见,对别人有用的内容会同步在社媒平台上,长篇的可以跨越时间的会进一步沉淀在公众号上);社媒也可用于获取一些日常分享和搞笑内容,时效性信息及产品代码库,追踪朋友们的动态(产品和内容);需要屏蔽掉的:硬广,无法让人学习复用的炫耀,上述和投资/融资/宏观经济分析相关的内容,无增量信息的二创,无具体落地方案的浅层抽象讨论,无上下文或逻辑论证的灵感金句(少一点灵感金句,多关注下思维框架:https://mp.weixin.qq.com/s/Gxsh6dnarLVOw6l5OdmPog)

00
小钻风的学习
27天前
降低信息噪音。
社交媒体账号非必要不关注。
如果前七条对自己来说不重要,可能就要考虑是否继续关注。
10
小钻风的学习
1月前
从历史角度看文化,似乎文化在生长、扎根。自然演化,随物赋形。

从生命角度看树木,似乎树无拘无束,无论愿或者不愿,它总在坚韧地扎根。

从经济角度看市场,似乎市场有种自发的力量。这种力量会突破人的干预,实现自我的意志。

万物生生不息。

生长和成长不同,少了些功利心,少了些目标感。只是在生长着,不受外界的干扰,自得其乐。

生长要吐故纳新。阳光雨露,风雨雷电,都是滋养。

滋养要有耐心。等待花开,等待未来。滋养让人安心。

生长是自发的,所有力量都来自于此。无法抵抗,无法压制,无法忽视。

生长又是安静的。雨后的夜晚,春笋不经意拔出。战国的侠客,重剑而无锋。

不生长则亡,不滋养则亡,不更新则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人心如此,企业如此,投资也如此。滋养、更新、生长,才是最大的确定性。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