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风扬川
43关注44被关注0夸夸
我自地狱来
将要前往天堂去
中间刚好路过人间
风扬川
2年前
其实,古代七夕节与情人约会并无关系。有一种说法是,七夕来源于古人对自然(星星)、时间和数字的崇拜。汉代时期,七夕节多以“乞巧节”“女儿节”的方式存在。宋元时期,七夕节的隆重程度并不亚于春节,当时还出现了乞巧市,专卖乞巧之物。清朝,江南女子还有七夕染指甲的习俗。“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在汉代古诗中就已有了牛郎织女故事的雏形,而这其实是古人对天文学的想象。传说,牛郎织女的婚姻是场悲剧,终以分离结束,直到西汉后,七夕的分离禁忌才逐渐消退,演进到男女约会。当然,七夕节也有自己的传统习俗,比如吃“巧巧饭”、拜“魁星”、炸“巧果”、结扎“巧姑”……
30
风扬川
2年前
直到今天,中国人对于打喷嚏最常见的说法就是“一想二骂三念叨”。实际上,这个说法最早可上溯至「诗经」。「邶风·终风」里就有一句“寤言不寐,愿言则嚏”,意思是指“我想你想得睡不着,如果你也像我想你一样想我,那么我就要打喷嚏”。喷嚏除了代表思念之外,还有可能代表被人在背后说闲话。宋代的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记载过“今人喷嚏不止者,必唾祝云:‘有人说我’,妇人尤甚。”可见打喷嚏是有人在背后说闲话的说法在宋代已经非常流行了。
00
风扬川
2年前
漫画中,“zzz”常被视作睡觉符号,并用来指已入睡的状态。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的漫画家不知该用什么语言形容“打呼”,这时有人发现,人在睡着时发出的鼾声,类似小锯子锯木头的声音,久而久之,“zzz”这组词就和漫画中的打呼联系在一起。还有种说法是,“z”这个字母本身就和睡觉有关,因为它牵涉到“snooze”(打瞌睡) 以及“doze”(小睡) 这两个词,还有“zi-zz”(英俚,瞌睡)等等,久而久之睡觉打呼就以“zzz”来表示。也有人说,“z”是英文二十六个字母中的最后一个字母,而睡眠又代表了一天的结束。
00
风扬川
3年前
你知道吗?2022年的壬寅虎年只有355天。中国农历根据月相的变化周期来确定日期和月份,根据二十四节气来确定一年的长度。由于12个农历月的天数不够二十四节气的年长,13个月又超过了,所以采用适时增加闰月的办法来调节年份的长度。农历闰年有闰月,包含13个农历月;农历平年没有闰月,包含12个农历月。那么2022年少的十天去哪了呢?因为每隔三年就要加上一个闰月,将其“错后”,调整过来。也就是说,2022壬寅虎年少的十天,将会在下一个农历闰年中补回来。
00
风扬川
3年前
食用死螃蟹,可能是一个省钱之道,但并不是一个健康之道。因为螃蟹死后,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分解蟹肉,组胺含量会急剧增加,此时食用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组胺这种有毒生物胺,存在于腐败变质的水产品肉质中,食用8至40mg即可令人轻微中毒,超过100mg就会严重中毒。而大闸蟹死亡后在室温下放置3小时,其体内的组胺含量可以从3mg/100g增长至6mg/100g,随时间推移组胺含量会持续增加,即使高温加热也无法去除,同时我们往往也不能准确判断螃蟹的死亡时间。
00
风扬川
3年前
绝大多数猫头鹰都是夜行性动物,昼伏夜出,所以它们睡觉的时间大多是在白天,睡觉时还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啥会有这样奇特的“睡姿”呢?原因有二。其一,和大部分夜行性动物一样,猫头鹰的眼睛眼瞳后部也有一个反射光线的膜层,使得光线能再次透过瞳孔感光,大大加强了夜间的弱光视力。因此,白天强光对于这样构造的眼睛就过于刺激。其二,猫头鹰总得睡觉吧!而且还得防范敌害,于是它们就轮换着睁开左右眼,让左右脑的轮换着休息。
00
风扬川
3年前
拍老版蜘蛛侠和黑客帝国的时候,导演和制作方都曾找过小李子,但是被拒绝了
00
风扬川
3年前
神经病,是指神经系统发生的病变;而精神病,是指精神活动障碍的疾病。它们的病因不同,症状也不同,神经病的名字大多会出现痛、 出血、瘫痪等字样,而精神病主要以“症”为词尾。大家平时开玩笑用到的神经病基本都是精神病。
00
风扬川
3年前
在橡皮擦发明之前,人们是用干面包来擦掉铅笔字迹的。在炭、铅笔字迹上,面包是可以当做橡皮擦使用的。虽然面包擦掉字迹的效果没有橡皮好,但是面包有较强的吸附力,可以使字迹随面包屑擦去。
所以……喜欢吃橡皮的小朋友……
00
风扬川
3年前
我们知道,黑名单多用来记录不良信息,而这个词源于英国的牛津和剑桥等大学。中世纪时期,这些学校规定对于犯有不端行为的学生,将其姓名、行为列案记录在黑皮书上,谁的名字上了黑皮书,即使不是终生臭名昭著,也会使其在一段时间内名誉扫地。学生们对学校的这一规定十分害怕,所以常常小心谨慎,严防越轨行为的发生。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