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触了一些人类,很好玩,人对外呈现的面貌和内心的精神世界往往是反的
看上去特没有边界感其实是因为严重自卑;
嬉笑怒骂但内心特别悲观;
表面犀利其实是因为需要贬低他人自己内心才能接纳自己不失衡;
表达温柔感性但这是算出来的社交优解
人的心智是复杂迷宫没问题,真实世界是没有结构的,但因为我们要把自己合理化,所以会创造出一个心智结构——最怕的东西没法正常接纳,只能攻击或者故意忽视;最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太难受,不想让他人看到自己的匮乏,只能炫耀或者假装豁达或者自嘲——在几十年的生活中形成自反式的逻辑闭环,一个情绪-行为的内外系统
有三层自我:真正的内在自我,理想自我,对外呈现的自我形象,理想自我和内在自我一般是反的,因为理想自我的诞生,就是为了对抗内在自我中最薄弱最难自我接纳的那个环节,芸芸众生,99%的人,包括我,理想自我用来骗自己,外部形象用来骗别人,内在自我被放在一个宫殿里面供着
这套心智系统如果看它是怎么来的,怎么变的,会复杂的难以想象,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条漫长的充满泥沙的河流,但,如果只看最核心的框架,它又往往简单到两三句话就能说明,通过日常的接触和观察,外人完全可能破译这套系统的骨架(并被附赠极大的属于观察者的乐趣)
对于自己的系统,一些人完全不自知,大多数人模糊有感知但不想弄清楚,一少部分人知道它是什么想要变得“更健康”,还有一些人知道了之后选择自我奇观化,形成一种自恋式的接纳——“我就是这么一个奇怪而且独特的人”,还有少部分脆弱却又没法糊弄自己的人,给自己搭了个纸房子,把另一套相似的东西假装成自己的系统,躲开那个真实的答案
但人好玩的地方就在于,人类真的很难做自己,可同时,也真的很难完全骗自己,不管多驽钝的人,其实最终也大概知道自己是什么,自己在藏什么,于是,生活就成了一种循环,一种不停推动、躲避、寻找、忽略的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