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买了一个踏频器,骑车时候就注意到,我最舒服的踏频区间就是在50-55左右(rpm),准确的说就是52上下,就算在平地上我还有余力,超过55rpm我也会本能觉得“蹬太快了”
这几天又注意了一下在户外行走时候我的步频,非常稳定,大概就是104,105一分钟
把踏频50-55乘以二,和步频几乎一样,这就是我在做中低强度有氧运动时候一个做舒服的“用力频率”
问了一下kimi,这个东西叫“人体自发节律”,每个人不一样,快步走105算比较慢的,在这个频率下,身体是自发调节下最节能或者说单位做功走最远的节奏
这个东西仔细想一下是一个简单系统,和摄影三要素很像,发力频率--步幅/飞轮档位--费力程度/功率,和 iso--快门--光圈,几乎是一个逻辑
比如说完全可以固定频率和功率去做有氧,爬山时候维持105的步频,维持差不多的“费劲感觉”,这样当路难走,上坡的时候,就去缩短步幅,步频不变,下坡的时候,就加大每一步走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