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微信读书现在收费了,我觉得他也是一个慈善产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经历过2019年那阵子,微信读书通过社交各种活动,可以拿到一些有效的体验卡的阶段。我那阵子是经常和一些酷安老哥,对,就是酷安老哥一起参与这些活动的。
但是目的已经不是拿到体验卡【去读书】了,目的就是拿到体验卡,也就是手段成了目的。随着自己不读书体验卡在一天一天的消耗掉,这件事情也变得没有意义。因为就是想薅那个体验卡。那怎么读书来薅呢?那当然就是挂着后台或者是放着听书,但是并没有去看——最通俗的理解就是为了完成学校的网课做这个任务。
但是最近这个阶段,尤其是2025年,当然2024年也有,自己看书的频率和幅度都特别的高。
之前我在即刻的个性签名里面写了一句话,叫做人生目标是躺着看书,后面我发现不一定要等到40岁的时候再躺着看书,现在就可以开始。但是那个阶段对于看书这件事情也是非常的焦虑甚至说没有养成习惯,可能一年就一两本儿吧,还是那种浅尝辄止的感觉。
从2025年开始想看到买过周卡,季卡都浪费掉了。一直在纠结要不要成为微信读书的付费会员。因为按照现在的模式来说,你导入一本免费书籍不付费也可以看,或者是去升级旧版本(可以听)。
但是后面发现看书这件事情,或者说坚持一个有效的好习惯这件事情最重要的是在于低成本,无压力,丝滑的开始。那么微信读书确实是最方便的一个东西,听说对我来说是非常有效的手段,那么我只要打开然后点击播放就很顺利的完成了我的启动。
如果说过于去追求省钱,免费白嫖这种东西那么如果阻碍了习惯的养成,其实本质上还是不划算的。比如说之前曾经想过用iPad的 margin Note去看书,因为可以画线,但是首先我要有一个iPad并且还要拿笔,margin Note又没有听的功能,我很容易走神。甚至还想着mac上也可以联动,但是这些都不具有任何便利性和实操性。
现在又发现了一个点就是只要你能够做到每天都坚持看书那么其实微信读书一年的成本只要70块钱左右。
因为他也是在想方设法去赚到一些小钱,小小的启动,而不是直接用160元的年费压死所有的人。
比如说你可以用60天的免费体验卡花6元钱换30天的,攒到60天的免费体验卡大概需要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那么如果有原始积累是完全可以循环的。
现在还有一个活动就是5元钱挑战30天的连续阅读,那么就会给你30天的付费卡。如果这个活动一直有的话,那么就是5×12等于60元的年费。
当然还有一个更猛的就是50元换30天,这个还是很难的相对来说比较推荐5元挑战30天。
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免费的21天的,得徽章。我就是先挑战了21天,我发现我成功了,然后这次是21天和30天的一起挑战。
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1元答题的。
1元这件事情很像早期的网易蜗牛阅读1元一天会员。
结论就是只要你每天都读书,那么你微信读书的年卡大概是5.5×12,70元不到。这绝对是超绝性价比了。
所以微信读书还是在做慈善,只要你看。
(因为我看的都是一些经典的心理书籍什么的,不是网文那些,所以不存在后续继续付费的情况,网文这些不在我此次帖子的讨论范围内,勿杠)(而且我通篇讨论的是一种习惯的坚持和微信读书最近的迭代和情况和我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