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浮生未半_73yz
133关注42被关注1夸夸
暮觉乌巢。。。
晓看花残。。。
浮生未半。。。
无病呻吟。。。
置顶
浮生未半_73yz
10月前
五道口长期找搭子,尤其欢迎夜猫子:

请吃饭,喝酒茶饮,去网吧,看各种乐子。
51
浮生未半_73yz
3月前
www.zhihu.com
用数据的科学思维方式相亲只适合这种阿斯伯格类型的人。 //@王之源源AdaWong: 好了,到今天已经想放弃了。
搞钱搞事业还是比搞男人轻松太多了。
男人留给天赋型妹子去搞吧。

王之源源AdaWong: 🤝实践中,确实挺累,不比工作轻松

00
浮生未半_73yz
7月前
00
浮生未半_73yz
7月前
这才是常态。

生猛而灿烂的丹如: 推荐三本出海人可能会喜欢的书 《华尔街银行家跌倒在中国》 朋友听说我想出海创业,推荐了这本书给我。 这本书讲述改革开放后华尔街投资专家,意外发现了中国这片投资热土,下定决心在华尔街大笔募资,然后投资中国的故事。该书的作者是在少数在中国改革开放前就在中国读书的欧洲人,也是第一批投资中国的银行家,因此他的亲身经历极为生动。 疯狂涌入中国大陆投资了一堆合资企业,结果因为不理解中国的复杂政商生态,几十亿美元的投资如同石牛入泥沼,越努力挣扎,越深陷泥沼。 有几个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情节,一个是外国人发现,中国人相比签字更喜欢盖章,签字是个人负责,而盖章则是责任归于集体,后者更容易相互推诿。 另一个是他们第一批收购任命了15个合资厂的厂长,最终几乎全军覆没,过程中有人直接卷款逃跑,有的人融资时信誓旦旦,获得融资后就逐渐开始将合资厂的利益逐步转入中国主体。 在美国人的想象中,他们发现了机遇,投资了真金白银,政府也举双手双脚支持,最终居然屡遭欺骗,原本看好的汽车、啤酒、制造等产业最终都成长出了本土企业,而这些外来投资在流入中国后,纷纷打了水漂。 整本书非常短,读下来却让人时常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哪怕笔者会中文,甚至算是个中国通,在文化冲突与中国人复杂的利益博弈链条中,仍旧陷入了泥沼。 这真的是个太典型的,外来的和尚念不好经的故事,更是一则中国公司投资与公司出海的寓言。 《首席代表》 这是一本2007年出版的商战小说,文中的主角是龙腾公司的海外总经理罗涛在中东一个小国如何与当地政府二号位合作拿下多个通信的大项目,而在另外一家中资公司巨华进入该市场后,双方的竞争激烈到了美人计、反间计、官商勾结、卷入军队与黑道之争和多条性命牺牲的程度。 很明显这里面影射的两家公司是中兴和华为,只是与我在中东所见到的,华为强势,中兴弱势的情况不同,这本书中故事发生的2000年前后,文中的中兴还占据着绝对优势,一度被内定为2亿美元大单的中标公司。 这本书有一个特别致命的缺点就是关于男主罗涛和女主李青怡之间的爱情部分,第一次看到男性在商战小说中写爱情,写得和色情小电影一样,我几乎恶心的弃文而去,但是这本书有更难能可贵的地方。 2000年前后,正是中国通讯厂商刚刚踏出国内,走向海外的早期阶段,华为和中兴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即绕开欧美周六市场,围攻与中国关系友好的第三世界国家。 以文中化名为科拉坦为例,作者对于科拉坦内部的党派斗争,不同风格的政治人物如数家珍,上层的勾结腐败,下层的贫穷反抗都栩栩如生,由于罗涛早期站队了政治二号位的家族,因此他的竞争对手哪怕是副部长或者高级顾问,都会被暴力清除,而在巨华开始一系列针对龙腾的打击后,罗涛的司机、前员工也都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一部分真实的让人浑身发冷,彷佛身临其境,当生意做到一定规模,尤其涉及国计民生,哪怕一个小小的海外经理都会成为漩涡中的人物。 更多我认为比较真实的部分,还有内定竞标流程三天结束招标、竞争对手机场劫人、用麻袋给官员受贿、在泰国招待高官之子睡人妖,这些情节我从不同渠道都听过,但是书中的描写实在过于真实,作者后记中说这是他一位朋友的亲身经历,我想不是亲身经历恐怕也写不出这样精彩真实的故事。 这本书抛开爱情部分,写得很有意思,早期的海外商战有一种鲜血淋漓的生猛感,也许正是如此才让中国公司在包围圈中杀出一条血路,但代价着实有些惨痛。 低价、恶性内讧、卷入他国内斗、最终一家公司退出,一家公司总经理魂丧他乡,实在是太过可怕。如果2000年前这些人30岁左右,如今也已经年过半百,不知道今天的他们看到新的一波出海浪潮兴起是什么样的感受。 《海外征程》 《海外征程》是我今年看过最精彩的海外商战小说,我一口气看完了三部,这本书与《首席代表》都是写海外商战的故事,但首席代表是2000年前后的故事,这本书是从10年左右写到近期的中美斗争,写作者是华为海外的前高管,目前仍在持续的写作。 故事从泰国拉开帷幕,一开始就是华为与思科之间围绕政府订单之间的斗争,从这次竞标中逐渐揭露出华为为了撕开欧美品牌的包围圈,需要耗费多少的心力和精力,而在动辄涉及几十亿的大单上,欧美公司也不吝于各种肮脏手段和设套下套。 三部《海外征程》分别讲了泰国、南美、美国三个区域的故事,精彩和真实的地方,就在于这确实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所以无论是景色描写,当地风土人情的描写,竞标的细节、策略、公司内部斗争的人物脸谱,亦或者外部斗争,竞争对手采取的文化、政治、市场手段,都宛如电影场面,细致又真实。 我在国内的时候,并不欣赏华为鼓吹的狼性文化和爱国营销,但在海外,华为的存在几乎像是中资企业的一杆旗帜,他们所能到达的深度就是很多中企的上限。 这部书的前两部让我看到华为在海外突破重围所付出的代价和决心,而第三部涉及的中美斗争,其残酷激烈程度则是彻底撕开了中国公司出海,一旦触及他国核心利益后,未来所要面临诸多冲突的残酷事实。 商场上合作共赢的故事更像是童话,看不见的战争和伤亡才是利益争夺的本质。 我很期待这部书能改成电视剧,最好由山影来改,尽管目前出海仍旧是个小众题材,但将为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在海外乘风破浪,我相信这一题材也会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00
浮生未半_73yz
7月前
你说的对,但比起看三上老师,我建议你看看宇哥,别搁这玩双标,玩双标主要体现了你对数学和数学家的无知。

读心空城-努力减肥版:

00
浮生未半_73yz
7月前
非理性的投入会有非线性的收益吗?
10
浮生未半_73yz
7月前
这个是营销手法,在文学中常用。 //@张伯伦葛亮: 赞同,如果换成六个专注或许我就不会点进来了,但是用极简就有点像minimalist

NicoooNicooo: 转自豆瓣,很认同。 ----------- 从我的一位朋友身上,我发现学霸的模式都是极简的。 我发现,他在任何方面都是极简的。 学习极简 他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学习软件,也没有五颜六色的荧光笔和看起来很漂亮的本子。 他的学习模式:到办公室、接水、坐下、拿着黑、红、蓝三支笔就可以学上半天,偶尔会让他离开座位的只有一件事——拉💩 生活极简 他是我见过最没有物欲的人,他总是给我说“衣服裤子干净就行,其他不重要”,甚至一个书包一个水杯能用好几年.... 更过分的是,作息上也是极度自律,定好几点睡觉,到点立马关上电脑就睡;说几点起床,闹钟一响就立刻起来,不拖延。 心态极简 学习的时候就学习,玩的时候就玩,两者界限划分的很清晰。 不关注别人,只专注自己。 信息极简 不关注任何与自己无关的娱乐八卦,只关注对自己有用的。 行动极简 没有所谓的仪式感,而是时时刻刻都在行动 每天都记录不同的想法和观点,固定时间的阅读输入,在通过输出来更好掌握知识。 情绪极简 遇见糟心的事,从不怨天尤人,遇见烂人,尽可能的避免与之纠缠… 时刻保持内心的平和,不让情绪出来做主, 把更多的精力留给自己去做更多有价值的事。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