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真真真的宝藏
78关注47被关注0夸夸
攒够六便士就去寻找月亮。
真真真的宝藏
9天前

刘勿锋: 成长不是看书和上课,而是经历足够多的事,然后能解决更多的问题。 刷手机看到个“颠覆认知”的课,立马下单;囤了一堆“必读”电子书,心里特踏实;加入个学习社群,每天打卡感觉自己棒棒的... 但这种“我在进步”的感觉,可能只是个泡泡。 1. 花钱买的“成长感”,未必是真本事 现在太多东西在卖“感觉”了。 买完书,听完课,考完证,“获得感”满满,感觉“我懂了!”,发个朋友圈收获点赞。虽然钱和时间都花了,有没有用另说,但成就感毫无疑问收获一大堆。 只不过,这感觉来得快,去得也快。因为“感觉懂了”和“真能上手干”,差着十万八千里。就像看别人游泳一百遍,不下水自己永远学不会。 真正的成长不是这种轻飘飘的“获得感”,而是实实在在掌握了几样能解决新问题的本事。 2. 成长真正发生的时刻,是搞定了新的“第一次” 回想一下,上一次觉得自己“真不一样了”是什么时候? - 可能是第一次独立负责个大项目,磕磕绊绊但最终拿下来了? - 或者是第一次面对难缠的客户,手心冒汗但硬着头皮解决了? - 也可能是第一次从零学会个技能(比如做个小视频、写份像样的报告),并且真的派上了用场? 真本事只在一个地方长出来:就是当我们硬着头皮,去解决一个“新”的、没搞过的问题。这个过程可能很狼狈,可能搞砸过,但最后做成了,于是我们就多了一项新能力。 反之,重复做老本行,那是熟练,而不是长新本事。 3. 进步慢,可能不是人笨,而是“水”太静了 很多人纳闷:我也看书上课啊,怎么感觉变化不大?但一个事实是:人能长多大本事,除了自身能动性,也非常依赖合适的环境。 正所谓:风浪越大,鱼越贵。其实人也一样。 想想看,一个水手在一条平静的小河划船十年,划得再熟,也还是那些本事,顶多更稳当点。 但如果让他去面对风大浪急的大海,三天遇大风,五天撞暗礁,一个月下来可能还手忙脚乱。但应对风浪、判断方向、紧急处理的能力,绝对远超在小河划十年船练出来的那些。 经历的事越新、越难、越多,本事长得越快。如果环境一直没啥变化,工作内容几年都一样,见的人、做的事都差不多,那自然难以成长。 我自己也是一个例子。 职业生涯前5年,我都在做B端项目制的产品,反复的从0到1,陪着一个个大客户做一些没有太多成就感的东西。更别提去接触核心的业务逻辑,商业模式这些了。做了5年,真就只是画原型图、写需求、忽悠客户这些更加熟练了。当时想自己攒一个小产品出来,仍然是一头雾水。 而在换到快速增长的业务上之后,因为见得多了,做的事多了,视野和能力都在快速发生变化,也慢慢开始做事有底气了。 所以成长慢,也很可能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你所在的这“池子水”太平静了,根本掀不起能让你快速进步的浪头。 最后,别光顾着听课囤书了。如果觉得成长慢,想要真长本事,可以考虑: - 主动找“新题”做:别光挑舒服的活干。工作中主动接点没做过的任务,哪怕小点;生活里试试新挑战,比如学个新技能并真用起来(哪怕给家人做顿饭)。别怕做不好,搞砸了也是宝贵经验,下次就知道怎么避坑了。 - 看看你的“池子”:琢磨下你现在的环境。是那条“平静小河”,还是能让你经历风浪的“大海”?如果太“静”了,想想办法:能不能换个更有挑战的岗位?接触点新圈子?参与个能锻炼人的项目?本事往往是被“逼”出来的,环境有点“风浪”不是坏事。 真正的长本事,不是脑子里装了多少道理,而是手上能搞定多少新问题。它发生在咬着牙摸索、最终靠自己解决了一个新麻烦的那一刻。那种“啊... 原来我能行”的踏实劲儿,比什么“学习感”都更让人兴奋! 别只图个“在进步”的感觉,去追求“真能解决问题”的本事吧!勇敢一点,把自己这艘小船,划向有点风浪的海里去练练。

00
真真真的宝藏
9月前
国庆出差➕一出门发现耳机丢了一只
叠加buff
痛苦面具😭

顺便求购一只二代右耳
00
真真真的宝藏
12月前
做梦梦见妈妈去世,痛哭到醒来,醒来发现是个梦,眼泪还是止不住的流
00
真真真的宝藏
12月前

杨昌: 这个《玫瑰的故事》的 PPT,真的只花了我1分钟。 AI自己生成大纲,AI自己排版,AI自己生成详细内容…… 1、 而且,模板是可以换的,整套配色也是可以换的,大纲内容是可以改的;每页 PPT 里的文字、图片和图标,都是可以调的。 所以,哪怕我需要把全部内容改一遍,因为有了下图的“靶子”,改起来,也花不了太多时间。 更棒的是,整个过程,没有花一分钱。因为,每个账号下,有9个PPT 的免费额度。 也有不限额度的AI,只不过,PPT模板相对没那么好看。 2、 下图的AI,就是99块钱一年的AiPPT(链接:https://www.aippt.cn/api/share/page?utm_unit=PCTM&code=6d4f3157fd ) 之前看他们老板分享,还以为做出来效果,会特别 low。但今日一见,已经能对付很多场景了。 这些年我见过的年中汇报 PPT 里,比它好看的真不多。 3、 AiPPT的设计感很强,但模型能力远不如【免费的】「讯飞星火-讯飞智文」agent。 比如都输入《玫瑰的故事》,后者明显能写出更多黄亦玫的细节。 此外,讯飞智文不仅生成速度快,不付费也能下载到本地,感兴趣可以试一下:https://xinghuo.xfyun.cn/desk 4、 上次年终汇报的时候,我试着用Gamma梳理过。但效果实在不如人意,后来只好找个创客贴模板,逐页贴了上去。 短短半年时间,国产AI 开始长成了我想要的样子。不得不承认,在AI 生成 PPT 方面,我还是低估了国产AI。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又去搜了一下,发现iSlide 的AI 模板功能,也能【免费】实现AiPPT 的设计感:https://www.islide.cc/ai-beta 5、 最后,从三大维度做一个排名吧: ①流畅度和生成速度:讯飞智文>AiPPT>iSlide ②设计感:AiPPT>iSlide>讯飞智文 ③成本:AiPPT>iSlide = 讯飞智文

00
真真真的宝藏
12月前
周一上班,我的饭搭子辞职了😭
00
真真真的宝藏
1年前
记录一下周末休闲生活
1.娃去外公外婆家了,享受二人世界
2.趁着有空做了蜂蜜柠檬🍋好喝健康还省钱✌🏻
3.和老公去吃了倔爷烤肉,🥩很新鲜,超级好吃。一口咬下去,那个味道简直绝了。而且还有小哥哥全程帮忙烤肉,我和老公只要负责吃和畅聊就行,很nice。排队排了一个半小时,下次记得提前排队。
4.晚上去看了《头脑特工队2》好看!感动!对情绪的思考和探讨比1更深刻了。没有人是完美的。接纳好的我和坏的我,因为那都是我!拒绝过度焦虑!
00
真真真的宝藏
1年前
GAP了三个月,下周又要开始牛马的生活了
00
真真真的宝藏
1年前
看完《东京八平米》真的帮我降低了物欲。

八平米在日本被称为‘’四畳半‘’,即只有四个半榻榻米大小的房间。作者吉井忍记录了她在八平米房间里的饮食起居日常,例如购物、烹饪、倒垃圾等,也记录了她在东京遇到的人和风景。虽然空间逼仄,但是她把生活延伸到了城市街头和公共空间。

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在日本倒垃圾有严格的种类和对应的时间,所以对于居住空间不大的作者来说,是挺烦的,因为这意味着没法与自己产生的垃圾马上道别。而强制性和垃圾共处的时间不得不让作者想办法减少垃圾。所以购买的时候就会因为想到回收问题,而且深思熟虑物品的必要性。

对比现在自己现在的生活,真的很容易冲动消费。例如刚睡醒打开小红书就刷到了一个手机壳,然后马上去淘宝下单;等地铁的时候打开抖音刷到直播开窑,9.9一个的建盏忍不住就抢了;看博主vlog的时候被她手上带的饰品吸引,然后又变成“一生要链接的女人”。有过这种经历的人应该不止我一个。

我们总是迷失在特价、促销、种草中,买了一堆的东西,但是不曾认真思考过,我真的需要这么多东西吗?多一些手机壳,会更快乐吗?多一些首饰,人生就会更美丽吗?拥有这些东西会让我感觉到更幸福吗?

其实,我们的生活不需要这么多东西对吗?

如果有一天,在我们的生活中处理垃圾也有严格的要求,例如时间要求或者也要收费。那时候我们会不会后悔当初的冲动消费行为。

确实,像作者说的,东西本身,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添置的东西越多,我们大脑的带宽也被占据得越多,让我们没有多余的空间和自己对话,离自己越来越远。

很多时候觉得心累,不是因为得到的太少,而且想要的太多。

所以,我很向往作者那样的生活,虽然住在狭小的八平米,但是省下昂贵的房租,简化物质诉求,聚焦生活本身,走出门去,在都市中享受丰富的精神文化世界。

我们的确不需要那么大的空间,那么多的物件。降低物欲,解放带宽。让内心回归平静和温柔,向外生长,用心去感受生活。
00
真真真的宝藏
1年前
看了大半了,真的要把人憋屈死🫠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