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呆羊d1eyoang
165关注199被关注3夸夸
AI PM
Agent|RAG|多模态
co-founder of 🔮signifi.life
ex 🎶宇宙厂|🐾熊厂|🃏游戏|🗼国企
置顶
呆羊d1eyoang
2年前
SigniFi上线ProductHunt啦 🎉
评论区折扣链接,有额外和二次元猫娘问塔罗的points 🐱 🔮
朋友们走过路过,请点点Vote,送可爱闺女出道📈
www.producthunt.com
01
呆羊d1eyoang
10天前
除了客服,怎么让现有产品接起来AI?

-prompt硬控三条推荐语,导致第三条没得说了就说包装精美,配送快速之类的...配送不是高度取决于收货距离嘛
-强调r1满血版,我来抢优惠券,会在乎你用的什么模型嘛
-最狠的还是三个不辣的汉堡能推荐给嗜辣爱好者(这是c端产品应该有的词汇嘛)
-如果AI推荐,不应该是减少我下滑翻阅的成本,把我最经常吃+性价比高的top3优惠券推给我嘛(对用户是友好了,但会破坏商家买推荐位的生意模式)

-结论:用了大陆最好的模型,做了产品推荐场景的激进结合。放量对比对照组,几十个千分点显著正向(不用考虑很多人是对AI好奇,才增加的点击率),今年绩效稳了

AI没淘汰打工人,只是淘汰了不会没活硬整的老实人
10
呆羊d1eyoang
29天前
Arc有多惊艳,Dia就有多失望

别说侧边栏,一个个AI浏览器号称干掉chrome,就连chrome的分组都没有,用户定位很迷惑,如果每天只用三五个标签页,用完就关掉,用什么浏览器不行,完全没必要迁移到一个新浏览器。

说对话框+顶部不能分组+侧边页面对话是抄袭豆包pc版,都是低估了豆包pc版的功能有多全面(最好用的莫过于浏览器外也能划词)。

要做一个好的AI浏览器,首先得是一个好的浏览器。
AI原生的故事骗骗投资人还行,别把自己也骗了。
40
呆羊d1eyoang
3月前
期待了很久 内容视频里的人脸识别,场景是电视剧里不喜欢(演技差)的演员片段,选中对应演员后,有该演员面部的片段自动二倍速。
希望爱优腾速速跟进,这样后台数据也能看到哪些演员被快进最多,降薪倒逼演技提升😅
00
呆羊d1eyoang
4月前
Fatetell命书,最值得的AI+玄学产品🤩

西元Levy: 时间回到一年前的十一月,@载体kod 还在埃森哲做AI架构师,在调研产品时看到我在百川和阿里云黑客松做的“赛博财神”,专门下载了即刻联系我,我们在漕河泾的瑞幸见了面,那时我们都不知道接下来的涟漪会如何荡漾。 一年后的十一月,Kod放弃了在另一家咨询公司非常promising的晋升路径,毅然决然搬到良渚和我一起创业。我们曾打趣说颇有当年Notion两个创始人在京都打造产品的架势,幸运的是我们并没有再憋一整年,也并非只有两人而是有着给力的小团队@大塞梨Sally @Willliam.AI @呆羊d1eyoang ,加上有幸遇到了审美品超一致的设计师@AL3 ,我们终于赶在2024年即将结束前完成了产品的初步重构,并将重构后最重要的新功能,这一份「命之书」带给了这个世界。 这一年充满了各种兴奋与挑战,也绝非一帆风顺。跌跌撞撞走来有太多需要感谢的人,供大别墅给我们办公的@Tao水木八公 ,为我们文生图提供指导的@歸藏 ,给予我极大心力支撑的@文兄MattWen ,在产品和心性修炼上提供了非常多宝贵建议的@Roc_Yu3188 @黄钊hanniman ,在融资和创业上指点迷津的@杨远骋Koji @曲凯 @Mars任鑫 ,组织了第一场线下发布会的@启师傅 ,以及在产品萌芽期给予我们极大耐心和支持的FateMate们:@Lily_SecLife @Estella也叫黛拉 @生姜iris @互联网小牛马 @EveWang王大天 @淡淡Lexie @黎诗韵 @罗罗子666 @跳跳虎jx @李继刚 @赵纯想 … 步入 2024 的尾声,又是一年气运交错之际,木火流转,我们衷心祝愿每位阅览过“命之书”的朋友,都能借由 AI 对玄学祛魅,并为自我的命运赋魅,破除迷雾,以更清晰的视野行驶在自驾游的道路,踏出自己的“命定之路”。 我们相信,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命理师。

10
呆羊d1eyoang
5月前
iPhone侧边按钮 一键AI、扫一扫、付款码、录音

还在把15pro和16系列的侧边按键当静音用嘛?
action button已经一键集成多功能:
-屏幕朝下:触发录音
-屏幕朝上:微信付款码
-屏幕竖立朝自己:工作状态,飞书扫一扫;非工作状态,微信扫一扫
-屏幕左侧朝下:语音问豆包AI问题
-屏幕右侧朝下/倒立:开/关 静音。
使用方式:打开link,获取,然后在设置里的action button 绑定

Shortcuts

42
呆羊d1eyoang
6月前
再见Apple intelligence,我用豆包了
背景:国行15p,从18.1beta就开始用各种方法上Apple intelligence,到了18.2也把gpt用上了,用了一段时间,各种难用,最终选择了用快捷指令问豆包。 遇到的问题: 1. 升级后的siri只能识别英文,很多国内软件就算系统语言切英文也还是中文名,说open photos能打开,open 美团就打不开,还不如老siri在中文系统语言的表现。
2. apple为了隐私,端侧模型做的很小,就带来很笨的问题,很多时候不知道问题属于什么,要用搜索还是gpt,经常回复“我不懂”,导致触发不了chatgpt 3. 至于其他的AI功能,日常生活中是中文环境的话基本用不上,通知总结不了中文消息,writing tools没法优化中文… 发现的新大陆: -豆包悄悄更新了快捷指令原子能力,可以发文字/发语音/打电话了。
-使用方式:打开快捷指令app-右上角新建指令-搜豆包(p2)-选发送语音消息-右上角完成-在设置里给action button绑上这个快捷指令(p3)
最终效果: 配置之后,再也不用按住电源键问siri了,直接按action bar ,豆包立刻开始收听,能中英混说,联网回答问题效果也好,一下子舒服了。推荐给所有有action bar的机主。
04
呆羊d1eyoang
8月前
“x小x”这种起名方式,是互联网中年管理层们对拟人化、日常陪伴的AI助手,最像人名的想象吗🤔
00
呆羊d1eyoang
8月前
一个新的用户观测方法:
你的用户里有多少关注你用的什么模型?用于判断产品是否走向了广泛的c端用户。

如果还有很多用户关注你用了什么模型,或者因为模型而使用你,甚至想知道你的prompt,那要小心了:
一方面是用户大盘还偏极客和产品蝗虫,他们使用更多是兴趣驱动,而不是你提供的服务所对应的需求驱动;
另一方面是如果对你的价值关注在模型上,随着国内/海外(独立看两个盘子)sota的通用模型互相能力差在不断缩窄,用户会轻易更换,或多产品并用,你的壁垒只存在于下一轮融资/汇报的故事里。

这个观测方法很暴论,适应范围为2c的AI native应用。b端不适用,AI+(现有用户池子加功能)也不适用。
00
呆羊d1eyoang
9月前
OpenAI在 20年就在用transformer压缩和生成音乐,也做了声音和歌词的对齐,难怪能率先做出来4o的音频token进token出了(不断展期的期货)

https://openai.com/index/jukebox/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