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吕东
152关注5k被关注25夸夸
🤔🤔🤔
吕东
12天前

刘旸教主:喜剧不是征服,是相遇

多多指教

30
吕东
29天前
她是白凤,我以为绿衣服的是乌鸡,不,他是衍宗。
20
吕东
2月前

老蒋不一定靠谱: 我也完整看了这次采访,并没有觉得李翔不理解雷军,也认为除了影像上不成熟的处理之外,这是个至少70分的采访,有几个点可能是产生差异判断的根源: 1. 雷军是一个表达自觉性极佳的人,想法极其成熟,逻辑完整清晰,输出系统性很好,对上这样的受访者,采访人并不需要全程扮演一个“挑战者”的角色,李翔在采访的前半程就是在引导而已——简单提问+做一些reaction,这就对了。只要让雷军处在一种兴奋且自如的状态中,他就可以先完整的把一套造车的叙事和心法讲出来,讲完了再往下挖不迟。 2. 对名人的完整采访其实是市面上很难见到的一种内容,我们一般能看到的采访,不管电视还是自媒体上放出来的采访,都是剪辑过的,而且最终内容和素材的比例一般都能达到 3:1 到 10:1 不等,也就是2小时采访,最终放出来 15-40 分钟不等,所以说,平时看到的那些一点废话没有,逻辑通顺,充满机锋的对话内容,剪辑占了很大作用,真实的对话,肯定是有停顿、犹豫,各种气口,还有营养不大的部分,甚至偶有辞不达意和双方没聊对上线的地方。 3. 现实的采访中,问题并不是越犀利越深刻越好的(充满机锋的问答有个三四成就够了),有一些采访问题是各具功能性的,比如说,自己把对方刚才说的话总结一遍,是可以帮助对方梳理思路的,掌控谈话方向的,还比如说,有时候就是需要问自己已经基本有答案的内容,引导对方说出虽然常识性但对观众来说有信息差的内容,或者是想看看对方会如何针对这个问题组织语言,或者对方是不是有可能提炼出一个更大的逻辑,再比如说,有一类问题是赌博式的提问,大概率不会有什么高价值的回答,但有可能有惊喜的问题,我采访创作者有时候会问,“你最近做过的一个梦是什么?”“小时候给过你冲击启蒙你的作品是什么”,对方如果回答“忘了”,那就是毫无意义的问题,但也有可能会有很出彩和主线相关的回答,还有一种是在不同思维层次间穿梭的问题,许知远最爱问这种问题,突然高度抽象高度概念化,比如说突然问对方,“你怎么理解卑劣”“你讨厌这个时代吗”,这种问题很挑受访者,适合问那种文化圈老油子,逼迫对方进行思考跳出套路化表达,总之,就是采访问题绝不是单一标准去衡量的 4. 李翔这期并不是没有和雷军产生交锋,而是他的交锋战场都是大战场,观众未定能意识到,比如前半段有个拉扯,是雷军说他造车是危机驱动的(这里李翔总结的也挺有水平),消费电子公司必须造车,李翔就产生了两个延伸问题,一是为什么到了2024年,真正坚持造成的消费电子公司,只剩下了小米一家?二是不造车的这些国内同行们,难道一定会走下坡路吗?这样的交锋后半段也有,而且都是大逻辑 5. 衡量一场采访是不是成功,恰恰应该是功利性的和结果导向的,交谈过程中双方是不是势均力敌,是不是把酒言欢惺惺相惜,当然都是加分项,但最终的评判标准应该是,这场采访对话中,信息量高不高?有没有受访者此前在公开渠道中较少表达的信息?能不能让观众更好更完整更立体的认识到受访者本人和他所从事的事业?这三个问题我认为李翔都做到了,所以我觉得这至少是一个70分采访 当然我也同意,在某种意义上,受众永远是没有错的,雷军李翔这场采访在B站上如潮的差评也给我比较大的震撼,我得到的几个启发是: A. 视频渠道也许还真就不适合发完整采访/对话,视频发精剪采访,播客和私域渠道发完整版,也许更符合媒介特点 B. 不管多大牌的文字媒体人来混视频生态,都要重新学习和接受检验,李翔团队这次有很明显的影像处理的失误,例如前两个小时几乎不给雷军特写镜头,雷军说话时候大量切李翔的脸(我高度怀疑是雷军特写机位出了事故素材用不了),还有后面跟焦的问题,还有李翔本人的身体仪态,摇头晃脑频频点头,这些做文字采访没有任何问题,但在视频里一定会降低观感 C. “专业采访者”也许确实没有生存空间了,这个时代的采访者,首先需要是一个ip,也必须有成为一个ip的自觉性甚至是自私,需要一定程度上跳出功能性的角色,展示自我和维系自己的形象,和保持一种被观察和凝视的自觉,没办法,这是受众的要求

01
吕东
3月前
以下内容节选自暂停实验室有效努力训练中第十三天阅读的内容,一部分回答了美跟人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看到好作品心中会产生某种震撼,愉悦,欣喜的体验?
「神经美学研究发现,当我们拥有深度沉浸的审美体验,并获得精神愉悦时,大脑默认网络会表现得非常活跃。
通常,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外部物体(如视觉图像)时,默认网络的活动会被抑制。然而,当观看被评定为「绝美」的画作时,默认网络的多个节点会解除这种抑制。
只有那些「美得惊人」的画面,才能触发这种反应。如果只是让人放松愉悦或没有美学吸引力,这种情况则不会发生。
默认网络的活动与自我内省、记忆、情感体验深度关联,是理解自我和反思个人经历的神经基础。
也许可以这样来解读这个发现:深度沉浸的审美体验,会触发与个人经历相关的情感记忆,通过在大脑中重新整合这些信息,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价值。
北京大学的姜佟琳研究员 2024 年最新发表在权威期刊《自然-综述(心理学)》的文章提供了更加具体的解释:敬畏感为我们带来了一种「非自我中心」的视角,这可以促进自我洞察和对真实自我的追求。
所以,文学、音乐和自然,并不是生活中无关紧要的点缀,如果你想要增进对自己的洞察,追求更真实的自我,它们像空气一样是必需品。」
12
吕东
3月前
很多需求大家都有,也很合理,“需要自己专业,这样才不会如何如何”,这种情况下显得自己专业比真专业确实更简单也更容易见效。对自己的现状和能力诚实,努力,接受不理想的结果,哪一环都很困难,他妈的,此刻脑子里就是那句,你将走过这窄门,诶!

刘飞Lufy: 读《微信背后的价值观》最感慨的依然是张小龙对用户和产品的探究精神。其实说白了很简单,就是搞清楚各种人事物背后的逻辑道理。 这点不少互联网从业者都过于缺乏,才导致概念横生、黑话遍地。许多产品经理面试也是得意洋洋左一个「线上化」右一个「中台化」,用户半句话都不提,说起来全是大厂味儿。 不是任何词包装下就有价值的,这个可以用在护肤品的营销里糊弄人(像火山泥,听起来就很屌),在真实业务里没用。如果一个仓库的安全管理只需要派俩人前后巡视、做好培训,为啥非要线上化?工程师贵还是巡视员贵? 听说中台化火的时候茅台也请外包公司做了一套,最后屁用没有。中台化的前提本来就是多业务、多前台,茅台全链路单一清晰,又没有30个 BU,有啥用。 本质上,用什么词一点儿都不重要。好的黑话和概念也能降低沟通成本。怕的是一脑门子只是为了实现一个词,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啥。 反过来想,全中国最大的产品的负责人讲他做产品的道理,都是老妪皆懂的,凭什么你讲产品逻辑,必须得是深不可测的? 写于 2021 #旧帖新发

00
吕东
4月前
今天跟任宁、枪枪一大早观鸟,回去的路上听孟岩老师那期知识的缝隙,更深的感受到同一个世界如何在不同人眼中展现出不同程度的细节。
观鸟一开始任宁问我能不能听到杜鹃的叫声,我很费力也找不到,但结束的时候已经能开始一定程度的自动识别了。
杜鹃叫声已加入世界环境音,谢谢任宁枪枪。
我还觉得“看”和更进一步的“观”,是一个很好的行为与姿态,以后没事我不仅多琢磨,我还多看看,真是厉害极了。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