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到最“难读”的书,《心智突围:改变为什么这么难》。
听完今天的导读,我意识到它可能彻底改变我的人生。
这种震撼的感觉,不亚于人生中的那几本书。《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奠定了我对写作的想象,《世界尽头的咖啡馆》让我彻底离开职场,《纳瓦尔宝典》奠定我对个体商业模式的理解。
心智突围的核心论点是:
人的改变为什么这么难?
你有一个目标,但你仍然没有改变,是因为潜意识中,有一个非常强大的信念。
这个信念背后,是一个深层的世界观。
这个世界观是你的免疫系统,它保护着你,成就了你,也在新的变化的情况下,它也限制了你。
直到目前,我发现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和有关的阐述,都没有中文朴素的穿透力。希望自己吃透,下一次能够把这个核心论点讲得更简单更透彻。
今天让我感到“希区柯克变焦“般感受的,是楚留香在导读里的一句话:
你是否要成为一个领导者,这是一个选择。
一个人,三个人,小组,事业部,分公司,直到一个组织的领导者,
你在面对不同规模的组织时,你需要不断要面对更复杂的系统,对人能力的要求就不断提升,
你有两个选择,
要不提升能力,要不让自己不去面对这种复杂性,把眼前的事情变简单。
例如,保持最简单的组织结构。
我们完全可以选,
但你要明白,保持现状很好,它是你成为今天的你的一种相对健康的系统。但如果保持现状,就意外着你放弃了下一步的复杂性,同时意味着你放弃了很多东西。
如果你想从一个个体,到一个组织管理者,你的心智模式,需要不断提升。
人的心智模式复杂度,有四个阶段。
1、自我为尊心智,觉得世界应该围着我转。
2、规范主导心智,与团队保持一致。
3、自我导向心智,学习如何领导他人,善于解决问题。
4、内观自变心智,能反思全局,能把握矛盾和关系和多样视角的阶段。
人的心智模式随着年龄提升,但绝大多数人到第二个阶段,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很多人,即便成为了所谓的领导,也会停留在第一个阶段。
试想一下,在一个瞬间的小组中,在一次简单的合作里,
你是什么样的心智模式?
只顾着自己,顾着顺从,还是领导他人,甚至是成为全局的协调者?
是否能够成为领导者的卡点,是可以通过学习和突破改变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接下来,我要用这本书里的工具,去觉察,去思考我自己是如何思考的,去看见,去寻找改变的可能。
好神奇,好幸运,人生还有好多未见过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