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被减数
197关注759被关注1夸夸
🤖 AIGC博士在读 | Build & Share AI Stuff
💭 写作、思考、工具与商业洞察
💬 V: Lessnoise365
被减数
4天前
大家的老 iMac 都是怎么废物利用?
20
被减数
4天前
infp + adhd = GG
00
被减数
5天前
能不能用一句话介绍一个产品,是营销的核心。

用过很多优秀的知识管理软件,它们普遍有一套自己核心软件哲学,比如 Obsidian、Notion、Heptabase,都让人印象深刻。

本周看到推友们在分享 YouMind ,给我的感觉是「全能」, 收藏、创作、AI Chat、AI 搜索等等。

说实话没有让我记住的点,YouMind 到底是什么?在解决什么问题?

个人建议在传播上可以再细致一点。

最后支持一下 @玉伯,曾经的「语雀」是我很喜欢的产品~
00
被减数
6天前
创作全面平权,作品全面平庸。
00
被减数
11天前
在图书馆借了穷查理,读一读英语原版提升一下英文阅读。

题外话,我发现对于抽象概念英文总是更易于基于逻辑理解,中文则需要自己去想象和感受,比如哲学。
00
被减数
12天前
最近发现了一个让我眼前一亮的极简知识管理工具——小黑 OmniBox。(开源、支持自部署)
github.com

用了这么多年各种笔记和收藏工具,我一直有个解决不了的痛点:本地文件和在线收藏总是割裂的。

市面上的网页收藏工具一大把,但它们都专注在"在线内容"上。可现实是,我电脑里躺着大量的PDF论文、Word文档、会议录音、下载的视频教程,这些本地资源一直没有好的管理方式。要么散落在各个文件夹里,要么只能在「我的电脑」靠文件名搜索,体验很割裂。

「小黑 OmniBox」 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它让我满意的几个点
真"All in One"。在线内容该有的都有:网页全文保存、指定区域收藏、甚至小红书这类社媒平台的内容也能一键存下来。

但关键是本地文件的处理——上传PDF、Word、音视频后,它会自动解析成可编辑的文档。这意味着我不用再打开一堆软件去翻找资料,所有内容都在一个知识库里,做主题研究的时候效率高了不少。

其次是AI的实用性。现在产品都在堆AI功能,但小黑的AI问答有个我很喜欢的细节:它会优先引用你知识库里的内容作为答案来源。

这样平时往里扔资料,AI自动归类整理,需要的时候直接问它,答案都基于我自己收集的内容,比纯粹联网搜索靠谱多了。

搜索也是基于语义理解的,不用纠结关键词怎么打。

再就是简洁。没有那种为了功能而功能的设计,界面干净,上手很快。这种克制感在现在的产品里反而少见了。

目前应该还在内测阶段,偶尔会碰到小bug,但不影响日常使用。音频转文字的准确率还有提升空间,特别是人名和专业词汇有时会识别错,不过这是个通病,希望后续能优化。
另外它是开源的,支持自部署,这对在意数据隐私的人来说是加分项。现在只有浏览器版本,听说小程序和客户端在开发中。

如果后续能支持导出Markdown就完美了,这样配合Obsidian使用,我的知识管理工作流就能完全打通了。也希望它继续在本地文件处理上深耕,这才是它的差异化优势。
1285
被减数
13天前
不纠结“出海”了

出海设计业务一个“海外客户”没接到,
全部是海外华人业务的设计委托,
集中在美国且电商行业居多。

且指名要我们用 DeepSeek 润色和翻译详情页文案。
00
被减数
15天前
理想的笔记软件应该是一个“厨房”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沉迷于“剪藏”,我的笔记软件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冷库」,

里面装满了各种“物资”,从日常闪念到油管视频,我希望它能装下所有的资料。

「冷库」素材堆积如山,但我几乎不“做饭”。

理想的笔记软件应该是一个“厨房”,信息(食材)进来,立即被处理:要么切碎、烹饪、组合成为一道菜,要么归类存放或者丢掉。

笔记软件的价值不应该是「冷库」存放了多少货,而是今天我又做了什么菜。

停止服务于系统,而是让系统服务于自己,

Agent 作为副主厨,指日可待。

目前在用的“厨房”是 Obsidian
00
被减数
16天前
经常有人夸我的公众号排版好看,
其实就用了一个简洁在线的 Markdown 编辑器。

来自 「Quaily」我很喜欢他们的设计审美
08
被减数
16天前
要让人喜欢,还是让机器喜欢?

最近觉得有趣和讽刺的是,AI 领域自媒体大 V 教你内容创作要有“人味”,但他创作的内容明明更在讨“机器”的喜欢。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