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俄乌战争又会往哪个方向发展?
普京政治生涯的最后这段时间里要做两件事,一件事是给俄乌战争善后,另一件事就是要确立中俄之间在多极化时代的关系究竟怎样发展。这两件事没有完,这笔遗产就得交给下一代,怎么交?和平交不成就动荡中交,搞不好就得血雨腥风了,俄罗斯人怎么办,只有天知道。
我会说,俄罗斯实际上对下一步没有明确的规划。当22年美国突破俄罗斯的红线蛊惑乌克兰加入北约,俄罗斯被迫做了一个选择,这个选择就是放弃了和西方共存的幻想,放弃了融入西方的幻想。俄乌战争开打,意味着俄国与西方的彻底决裂,意味着默克尔牵线搭桥建立的俄欧共同体正式破裂。这个决断是美国逼俄罗斯做的,或者说对于美国而言其实他只是想敲诈一下,并没有意识到俄罗斯可能真的会动手。而俄罗斯呢?仓促开战,战争初期几乎毫无方向目标可言,严重低估对方实力,兵力严重不足,战线拉得过长,既要又要扭扭捏捏,最后导致哈尔科夫惨败,快速平乌计划破产,俄罗斯不得不被迫将所谓特殊行动转变成一场长期的消耗战。
到了这一步,可以说早已经超过了俄罗斯战前的思想准备。战争初期俄罗斯模糊的目标中只有一条非常清晰,就是在基辅发动一场类似当年苏军平定布拉格之春式的行动,这也是为什么vdv会空降安东诺夫机场,彼时俄罗斯人是想通过建立傀儡政权的方式控制乌克兰。但随着战争变成了一场与北约进行的消耗战,俄罗斯实际上已经无法再通过这种方式控制整个乌克兰,到了现在,俄罗斯的目标已经单纯的变成了能多吃地就多吃的情况。那么下一步,俄罗斯作为一个大国该是什么定位,俄罗斯可以说是混乱的。
从经济和军事实力上来说,他没有能力鲸吞整个欧洲,更不可能打到波兰,最好也不过是吃掉乌克兰和波三小这些前苏联加盟国,然后在乌波白边境和整个欧盟对峙。也就是说俄乌战争最后就算结束,也将转变成相当接近于冷战的长期对峙。而更务实的情况下,哈尔科夫和敖德萨都不一定能够拿下,在这种情况下停战,不过是另一张随时撕毁的明斯克协议。乌克兰人或许损失惨重,或许近期无法加入北约,但是显然战争会塑造新的国家叙事,在耻辱中乌克兰人显然不会放弃任何给俄罗斯上眼药的机会,更不会放弃任何机会重夺领土。普京今年72了,他的政治生命最多也就剩下10年左右的时间,他现在就需要培养自己的继承人了,继任者要怎么处理这么麻烦的烫手山芋,我不知道,恐怕俄罗斯人也不知道。我并不是在说不该打这一战,相反多极化世界的到来注定了必然会有这一战。但是俄罗斯人目前的情况是所有可能中最差的一种,也就是勉强得到了上牌桌的机会。
与西方的决裂意味着俄罗斯必须加强与东方的合作,即与印度和中国的合作,我们这里暂且先不讨论印度。中国这个现在来看最安全的近邻,对俄罗斯人来说反而是更难处理的。或许背靠背相互支持在现在这个单边霸权的体系下有共同的目标是可行的,可如果世界进入到了除了美国人之外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多极化世界,这种关系还能维持住么?就算俄罗斯人有意维持,能确保老钟不会想更进一步建立类似美加之前的状态,将俄罗斯彻底变为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商么?就算退一万步,东大负责生产,俄罗斯负责原料和市场,双方各取所需形成之前俄欧联盟一样的形势,这样的俄罗斯也始终只是个边缘国家,是国际分工中最低端的,上限也不会超过俄乌战争前的状态,显然对于已经经历过俄乌战争的俄罗斯人来说,这是不能接受的。因此我判断,俄罗斯会一面试图稳住中国,延续与中国背靠背的合作模式,另一边继续向西寻找机会,将欧洲吃干抹净,比如再打第二次俄乌战争都是有可能的。可问题就在于,如果俄罗斯持续西扩,他的实力会越来越强,最后中俄背靠背关系一定会随着力量平衡的失衡而被打破,摩擦会变多,这个时候中俄之间必然有新的一轮博弈,而且我会说是一场比中美博弈更危险的博弈,当然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可能我们早就已经老死了,再往后以现有的框架也没法做靠谱的预测。
至于我们,我可以很明确的说,无论你喜不喜欢俄罗斯,现阶段也好,还是多极化世界也罢,中国都必须想办法维持住中俄关系的稳定,必须争取到能够进入俄罗斯开发他们的能源和资源,这对中国在多极化世界维持住工业优势可以说是非常必要的。拥有一个稳定提供能源和市场的大后方对于中国来说是极为有利的,但如果要陷入到与俄罗斯进行一场全面战争,就算打赢在外交上来说也是无意义的消耗,因此必须以和平的方式进入俄罗斯。但最难的地方恰恰在于,怎么阻止俄罗斯在得到了稳定的后方和工业品输入源之后,继续西扩做大做强,怎么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削弱俄罗斯的力量才是中国应该下功夫做的功课。我能给出的方案就是掺沙子,争取共同开发,然后慢慢的进行移民(实际上现在已经有不少东北农民去西伯利亚种地了),只要我们掺的人足够多,未来不是没有可能通过颜色革命或者外交手段拿下西伯利亚,哪怕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冲突乃至战争,我们赢的概率也更大。只不过我这代人,应该看不到这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