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PP彭
249关注84被关注0夸夸
一位普通的老即友。
日常观察、记录、表达的窗口。
PP彭
3天前
《65种微习惯》总结

​​序章​​
不能养成微习惯的理由:先弄清阻碍所在,再行动。
90%的幸福都来自习惯:幸福感与日常微小行为密切相关。
调整微习惯的关键在于调整好自己:从自我认知与动机入手。

​​第1章 掌控行为的26种微习惯​​
1. 开心就好:选择让自己愉悦的起步方式,避免强迫。
2. “婴儿学步式”习惯养成法:慢慢来,先迈小步再加速。
3. 先尝试再改变:用最小可行行动验证想法,再迭代改进。
4. 设定“例外规则”,别太完美主义:允许特殊情况,降低放弃率。
5. 给自己一套“顶配”:为关键行动准备最顺手的工具与条件。
6. “抱团式”习惯养成法:不孤单:借助同伴或社群的正向氛围。
7. 学会模仿别人:向榜样看齐,复制可观察到的小动作。
8. “胡萝卜”习惯养成法:给自己一个奖励:用即时正反馈巩固行为。
9. “马克笔”习惯养成法:记录你的成就感:可视化进度,强化自我认同。
10. “朋友圈”习惯养成法:“晒一晒”你的努力:公开承诺与展示,增加外部监督。
11. 提高干劲的小装备:准备能激发兴趣的辅助工具或环境。
12. 把时间节点编入计划:把任务嵌入日程,减少启动成本。
13. 向大家宣布,断绝自己的后路:公开目标以形成外部约束。
14. 设定一个“激情目标”:找到能点燃内在火焰的高阶动机。
15. “年卡式”习惯养成法:要是“不想吃亏”,就坚持下去:用连续打卡或会员式激励。
16. “爱豆式”习惯养成法:我想成为那样的人:以偶像为镜,持续自我升级。
17. “一刻钟”习惯养成法:起床后的黄金1小时:利用早晨高效时段完成关键小事。
18. 学会“一心二用”:把新习惯嵌入已稳定的旧习惯链条。
19. “氛围式”习惯养成法:寻找一个让你心情舒畅的场所:用环境触发好状态。
20. 倒推“热情递减法则”,激活积极大脑:在热情尚存时先做最难部分。
21-26. 克服拖延心理1-6:将任务切块、列清单、细分、聚焦、停止内耗、当场执行,分别对应15分钟单位、待办勾选、工作细分等策略。

​​第2章 掌控思维的18种微习惯​​
1. “1厘米超越思维”:不是超过别人,而是超过自己:把目标设为微幅个人进步。
2. 最大化思维:发挥既有优势:聚焦长板而非补短板。
3. 概率思维:结果取决于行动的量:用高频小投入提高成功概率。
4. 焦点思维:只关注你能做到的事:排除无关选项,集中资源。
5. 发散思维:寻找更多选项:先求量再求质,拓宽解决路径。
6. 量变思维:只做1%的改变:通过极小幅度累积复利效应。
7. 共赢思维:如何让双方都满意:在合作中寻找互惠点。
8. 去结果思维:尽力去做就好:过程导向,弱化成败压力。
9. “接力棒”思维:今天我做这么多就可以了:为长期目标拆分阶段性任务。
10. 底线思维:降低你的期望值:先满足最低可行标准,再逐步优化。
11. 长期思维:做好失败的思想准备:用容错空间支持持续试错。
12. 初心思维:给自己找一个坚持下去的理由:回溯动机源头。
13. 故事思维:被感动的能力:用叙事法赋予行动情感意义。
14. 价值思维:发现做这件事的意义:将任务与个人核心价值对齐。
15. 联想思维:想一想以前的成功经验:调动过往成功情境增强信心。
16. 成长思维:你可以换个说法:用积极语言重塑自我对话。
17. “生活禅”思维: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培养接纳与觉察态度。
18. 感恩思维:我要说声“谢谢你”:以感谢练习提升情绪韧性。
​​
第3章 掌控情绪的15种微习惯​​
1. 高能的情绪:减少放电,增加充电:管理能量而非压抑情绪。
2. 投入的情绪:感受你的心流:把注意力放在正在做的事上。
3. 主动的情绪:夺回生活的主动权:用行动回应而非被动等待。
4. 好奇的情绪:做10件让自己心动的事:用探索驱动积极情绪。
5. 戒掉否定的情绪:接受真实的自己:停止自我批判。
6. 戒掉讨好的情绪:没有附加条件的爱:先满足自身需求再帮助他人。
7. 戒掉被外界左右的情绪:面对好评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建立内在评价标准。
8. 戒掉不安的情绪:接受失败:把失败视作正常反馈。
9. 戒掉慌乱的情绪:搜索过去的成功经验:调用成功记忆稳住情绪。
10. 戒掉消极的情绪:找到一个座右铭,将它铭记于心:用积极语句快速情绪矫正。
11. 分清“应该做”和“想做”:聚焦内在动机而非外部评价。
12. 了解自己的性格类型:用 MBTI 等工具做性格适配。
13. 重视自己热衷的事情:让兴趣成为情绪驱动器。
14. 谁都想听好话:给自己正向反馈:用肯定语提升情绪。
15. 找到自己的使命:将日常微行动与宏大目标连接。
​​
第4章 掌控环境的6种微习惯​​
1. 尝试改变环境:微调物理或数字空间,触发新行为。
2. 和自己的榜样成为朋友:靠近优质参照系。
3. 结交志同道合的伙伴:构建支持性社交网络。
4. 提高发现机会的敏感度:训练洞察力捕捉窗口。
5. 等待好机会的到来:保持观察与耐心。
6. 获得最好的反馈:主动寻求建设性评价并及时调整。
01
PP彭
4天前
00
PP彭
4天前
00
PP彭
5天前
微信读书AI提问不能太具体?
00
PP彭
5天前
“I heart you” 是一种比较俏皮、可爱的表达方式,意思就是 “I love you”(我爱你)。

🔹 “heart” 在这里当作动词,用来代替 “love”。
🔹 这个说法通常出现在短信、社交媒体、卡片或者口语中,显得比较轻松、不那么正式,有时也带点撒娇或玩笑的语气。

例如:
“I heart New York” 就是 “I love New York”
“I heart you” 就是 “我喜欢你 / 我爱你”,语气比直接说 “I love you” 轻柔一些。

如果你是对某人表达情感但不想太正式,这句话很适合哦 😊
00
PP彭
6天前
享受了一个双休周末,看脱口秀,看美术展,逛公园,运动。

出门就有惊喜,给自己安排就很充实。
00
PP彭
6天前
追剧还是看弹幕有意思,感觉是和一群人在看。
00
PP彭
7天前
grid coffee 南京第三家门店,味道一如既往得稳定。
00
PP彭
7天前
第一次看线下脱口秀,体验感真得不错。
00
PP彭
7天前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