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抬头背挺直
80关注118被关注0夸夸
德钦|雾浓顶位置常驻游民
日常看梅里十三峰 川南人在滇西北
我们将奔向各自的 那片碧海蓝天
而这是远行前最后告别:
谢谢你曾陪我走过那段岁月
置顶
抬头背挺直
2天前
听小宇宙听到了一句:

之前我有段时间很迷茫,陷入了虚无主义的漩涡,每天脑子里的思考很多,但是却没有办法迈出行动改变,害怕失败,喜欢用逃避来掩盖现实。

后来意识到,无论怎样行动力是万万不可丧失的,哪怕失败和一段挫折,也是人生体验的关键一刻,回望整个人生,曾经会认为完蛋了,会毁了一切的事,现在看来也不过只是过往云烟。

​每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虽然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但我能,选择怎么爱,怎么活,这是我的自由,我的黄金时代,就像人生虽偶有轻风细雨,但总归晴空万里。
00
抬头背挺直
17:28
今天听04年的姑娘说,她在楼下听说了不少事,这个酒店里的女孩大多都是离异的状态,因此很多时候和厨房厨师那些关系都不好说,她说看破不说破,保护好自己。我心想这个社会不知道是怎么了,走到哪哪都是这样,包括在苏州和上海浦东/浦西事的各个区域周边人都一样,男男女女二婚三婚以及各种开放和暧昧的关系,以及谋取利益的关系,包括之前一男的说那个04年的姑娘其实可以去其他地方做前台,过半年就可以试着往上走,还说什么女的在这些行业最好生存了走的更快等等。

我想我在哪都不愿意往人群里融的原因,这也占一方面,就是不愿意去直面这样的风气,无论什么阶层和地位的都是这样的德行,我真的不适合作为一个人类活着,可能还是因为我年龄小的原因,也可能是我一直都不想去接受这样的事在社会上算普遍存在的事。

因为最近看到这些,其实就忽然理解了那些结了婚或者谈恋爱就严格监管对方行程和异性关系的人。

昨天我爸打电话问我现在在哪,说镇上有交通补贴,让我把地址给他去给我申请,一想到要回家这个事我其实一直都在逃避,婚姻这个事情真的很难说,我是处理不了复杂事情的人,如果以后要我去面对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氛围和人群关系,包括稍微复杂一点的人际关系我都觉得恶心。

我确实不适合当人类。或者是完美主义或者是不够适应这个社会,接受不了任何有复杂过往的人。
00
抬头背挺直
17:04
这次来无论在哪的路边都能看到这种红色的小果实,一直好奇是什么灌木,拍了很多后来忘记了查,总觉得像刺梨又觉得像是刺梨的变种,今天终于动了手搜,叫峨眉蔷薇!

下午卓拉拉姐姐说酒的味道时说到什么我没听太清,唯独峨眉蔷薇那四个字出现时在我脑海里变成了划重点字眼,立刻上前去问这是不是峨眉蔷薇,通过本地人的验证确认了结果。还告诉我说可以看它的刺是不是扁平形状的,那种叫,扁刺峨眉蔷薇。

新知识+1

峨眉蔷薇是常见的野生蔷薇,果实叫蔷薇果,外观呈红色或橙红色,富含维C,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效。

00
抬头背挺直
14:14
中午刚和阿妮碰巧遇上说了几句,她说来这经常流鼻血,应该是空气太干的原因。这会儿走到半路风迎面吹来闻到一股非常熟悉的味道,下意识低头一看,感觉那股气息就来自眼前的小草,总觉得像我小时候见过的苦蒿,蹲下去低头一闻,就是这个味道!!

植物的气味,通过嗅觉到达传感神经后给人的感受,就像是把你这个人丢失的三魂七魄拉回来了一魄,是一种灵魂深处的气息。

很清冽,并不像薄荷那么清凉,这种植物气息是带着回忆的乡愁,小时候夏天很热尤其入伏后热烈的太阳高高挂着晒时,父母都会煮苦蒿的水来喝,下火,还明目,就是煮出来口感微苦。幼时贪玩,石头擦破了膝盖或者是脚踝后,都会把苦蒿捣成草糊糊去擦一擦,以达到止血的效果。我们那的四川方言里叫苦蒿,学名叫黄花蒿。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哟哟在提炼青蒿素的时候,黄花蒿也是一种重要的植物。黄花蒿在古籍中便有记载,可以治疟疾,间歇热。

昨天下山走野路的时候拉了一路的蒿枝,普通蒿枝的味道当时也觉得好闻,因为是很干净的植物气息,没有经过污染。

不同于黄花蒿,药用价值不高,只是都是我童年的回忆,再闻到这样的味道,再去对比上次闻到那样气息的时间,就差觉得是上辈子的事了。
00
抬头背挺直
09:33
今天的幸福时刻:小腿和膝盖都是暖和的
早上七点左右过来,门口嬢嬢烧了炉火,说让我过去坐,于是我买了两杯粥过去,看到这种火焰,以及身上有这种火焰传达到皮肤的感受时,只觉得已经到深秋马上初冬节气了。

脚踝,小腿,膝盖都是暖洋洋的暖和感,很幸福,外面是大雾,微雨,上次这样烤火只感觉是十多年前在四川老家还在读书时的记忆了。
00
抬头背挺直
08:34
昨天下山取快递,顺丰的包裹到了县城后仍旧上不来,正如我刚来时完全没想到要走那么多弯才仅仅能到,德钦县城。原以为来了德钦我就几乎和外界断了,还挺意外。

7/1号晚上偶然听了期节目,是关于书籍推荐的,开头讲《送书人》这本书的作者Tim是个超级i人,就,我自己也是个超级i人,但只是个很普通的超级i人。

听到说Tim是那种,身上有耀眼才华但不自知的人,说即使是最简单的工作他都可以尽他所能去做到极致。一开始他会给你很大的治愈感,是个i人里的超级超级i人。

在相处时会有一种令人诧异的不配得感,也有谦虚的成分,说如此有天赋的人为什么会没有想象中那么自信,后来看了本书叫《冒名顶替综合症》里所描述的大师们都会有类似的,觉得自己没有那么优秀的,自己还不够优秀的心,或者是说有一点点破碎的自尊心,让像他这样的人成为一个灵感的容器,会吸引更多细腻的跳跃的,和别人想不到的灵感到他的身体里,他的脑袋里去。

说知道Tim出书这个过程后,为他庆祝时说了一句话:
真好啊,你拥有一本实体书,这样世界不会悄无声息的把你抹去了。

在说那句话时说话者自己眼泪也流了下来,那一刻其实或许不只是Tim他自己的成功,更或许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照见。

那天晚上我陆陆续续听了一小半,可能也是因为我处在一个茫然的生活状态中,就觉得有很多东西是触动到我的,这位作者的表述中带有台湾又有一点广式的发音,一度猜不出具体是哪里的人,仔细看了内容发现是香港的,但说出的话又很真诚和细腻,非常不符合香港人给人留下的刻板印象。

当时想起来我在2018年就开始追的插画师李彬的《人间日常》系列。

他去年的新书有一句说「我一直觉得这个世界的本质,是由普通人微小的快乐,和难以言说的烦恼构成的,所以在创作时会刻意回避宏达的视角,而去选择那些不被人关注的小事,因为那里面藏着美和真实。」

只觉得他俩都同样给人这样的感受,都是非常细腻的人,或许这也是都成为插画师的原因之一,就胡言乱语说了一堆…非常意外的是他后面回复了我并送了一本书过来,云南竟也还发的是顺丰。

打开后翻到了三条书签,做的很精致,还有一套《送书人》特定的明信片,翻开后内里还夹了一片树叶的书签,虽然并非草木质感但更为实用,对应图八捡起树叶。我以前没有抱树的习惯,但最近在空气浑浊时抱松树会闻到好闻的松香,脑子会清醒过来。

昨天来回走了16公里,返程往回走的时候觉得自己终于是个会花钱的孩子了,因为把打车钱挪去吃了一碗辣子鸡米线,于是选择走路走回来,晚上有微雨,打着伞,路上几乎没有车流和行人,这样的时刻让人很安静。

只是走了一半时,不知道上面谁在烧东西,天空冒出一浓厚黑雾,心里莫名冒出个念头觉得这是什么不详的征兆,杂七杂八的想法开始在脑海里乱窜。回来后发现过来这首次一天走路步数超过了3.5w步,值得开心。
00
抬头背挺直
1天前
下午在这个位置往下看,山路确实弯的和贵州四川有得一拼,这已经是省道,相对平原地区来说就连通路都如同天堑,古时候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对于云贵川三省来说都一样程度,百万大山,重重阻隔。

往回走的时候发现无论我脚程再怎么快都只能走到五六公里每小时,还得是铆足了劲抓紧时间走,整个德钦只有县城有个医院,而雨崩村到德钦县城最近的路也得有四十多公里,瞬间理解了为什么雨崩村里以及附近的人都信仰神瀑的力量,孩子生病或是其他大小问题都去神瀑下转圈祈求,这会儿在214国道上走了快一个小时,别说人了,就连车的数量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信仰神山,信仰神瀑,就真是闭塞的环境导致啊,拿再退后一百年来说没通路时,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世代居住在一个地方的。

我也能理解了旧时我们四川的人多风湿,出生的孩子大多很难长大,人也都信仰神佛志怪的现象,因为医疗条件和生存环境都太恶劣,山高路远,日短夜长,路遥马亡。

前两天看有个视频中有句话叫:
「此生必驾 318,一路向西!去拉萨」

听后觉得很触动,触动的点我当时不知道是因为什么,直到今天看了一条数据:

G318是一条由11万大军建造的川藏天路,牺牲了3000多名人民子弟兵,1000多名藏族同胞,从成都到拉萨全程2000多公里,每公里平均牺牲1.5个人。
在当时没有大型机器,全靠人工来完成,在条件恶劣,挨饿受冻缺氧高反的情况下,11万人民子弟兵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翻越了12座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山,7条大江大河,历经4年多的时间终于打通了川藏线。

那一刻终于明白了触动来源于哪,人不仅要记住自己的来处,还要记住历史。「此生必驾 318,一路向西!去拉萨」这句话更多代表着的,是,爱在最初是情怀,人在中二的少年时期的家国情怀。
10
抬头背挺直
1天前
辣子鸡米线好评
20
抬头背挺直
1天前
德钦|一座靠山吃山的地方
p1 我蠢蠢的问为啥包起来,他说保护外表,让看起来干净点,我再问怎么收,他说300块/公斤
p2 还有个专门的收寄点让我很惊讶
p3 老板告诉我现在便宜,这筐才250/公斤
p4 他说这筐小个的可以给我140/公斤
20
抬头背挺直
1天前
往山下走,在条岔路口看到个嬢嬢提一袋菌子走过来,马上就从岔路口要走过了,我赶紧过去搭了句话,问她捡到些啥,她说都是杂菌,看她往我右手边走,我问她往县城方向是我右手边那条水泥路吗,她说是。

我说那我跟你走一段,她起身就走,我还没反应过来她就钻进了树背后,给我看的一愣心想这也不是路啊,等我往前走才发现她很轻巧的跨过了挡住小路的刺杈杈,原来她的意思指的是这条路。

​我急忙跟上,但是没想到这路能陡峭成这样且杂草丛生就差把路都遮完了,她走路非常快,跟猫一样一下就走出了很远一段,我只能双手抓着两边的草往下试探着走,原以为她走远了,我往下走两步后竟看到她回头看在等着我下去,我说让她先走,没事。她回答我说,来嘛来嘛。

​就这样往下走了三四段,她回头看我的情况等了我三四次,真的让我非常惊讶于这个人的伶俐和身体灵活性,穿的是一双老式黄胶鞋且没有穿袜子,走路堪称健步如飞。

终于下到最后一张图的水泥小路,意料外的惊喜,终于走完了山路。

​随后走了几步后我问她好大年纪了,她回答我说:快八十了。

​我心里惊讶的两眼瞪圆,这是一个快八十岁的人该有的精神状态和走路速度吗,这是我有史以来见到过精神状态最好的年老者,且说话中气十足,我几乎都是走在背后和她说话,看背影没看出有这么大年龄。

等再到了德钦幼儿园附近时,并排走了两步才发现她脸上有高原典型的红晕,以及星星点点的老年斑,鬓边露出的一缕头发已经很白了,但是那种白我看到却是连头发丝儿都泛着精气神的白色。

​下来时本来准备背上《超越百岁》那本书放包里,后面忘记了,但偶然间碰上的这个嬢嬢是真的,让我意外到惊觉她就是能超越百岁的具象化人物。
00
抬头背挺直
2天前
下午大概两点多的时候,我端了两个盆子到楼下,楼下整个空间里只有一个人,刚进去的时候光线有点暗,只看到了一个黑色衣服的姐姐在洗碗,有些迷糊,随即对她说了句来这么早呀,她回我差不多该来了。

​我把盆放到一边,她说,让我拿放到她那儿去,走近后忽然间发现,那是我们最大的头儿,瞬间就有些懵,心里默默想这样的事几乎很少看到这个位置的人去做,有些意外。

​我愣了几秒,她说,just put it here,她来洗。于是我才反应过来放下去,随后出门往楼上走。平时在那个时间段里那位置几乎都是黑黝黝的,没人,今天让我很震惊。

​回来后我回忆了下她的英文发音很标准,而且洗碗那操作方式极其麻利,前几天还给我们讲葡萄酒小扎西的产地和风味,和祺雲的来历和人物故事,以及敖云那款红酒2018年的那款是最好喝的,因为那一年的气候是最好的,自然是最好的酿造师,土壤的酸碱度对葡萄的影响等等。

​说到敖云这款酒时,她说这是LVMH集团旗下轩尼诗的系列产品,酿酒的酒庄就在德钦当地的阿东村,德钦拥有种植葡萄最好的气候和条件,以及最重要的土壤酸碱性,这边大大小小有四十多座酒庄,说大多数人都是奔着日照金山而来,但实际来说日照金山很看天气,很多人来这没有看到就非常失望的走了,但是隐藏在日照金山背后这座小城的自然地理却是更深的东西。

这边的藏族女性,给我感觉是真的什么都会做,也并不抵触什么,不觉得不该是自己去做的,​无论是否是利益相关,这都是很打动人的点。这些无论什么都能做得很好的人,真的,没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

这几天早上,六点左右出来,走了有几百米后,门口小卖部的嬢嬢已经烧好了冒着腾腾热气的水,那个我认识的六十岁的,算是属于老年人的人,每天将近在十点多十一点才睡觉,而早上五点左右就已经起来,这样的精气神让我感觉到,惭愧。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