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月晖serendipity
93关注2被关注0夸夸
18岁前读过一千本书的读书人,15岁在小红书连更一年的自媒体创作者。07后,北京人。
月晖serendipity
1天前
前两天涨的,今天一天跌回大半。
上证和黄金,都重新回到4000以下。
00
月晖serendipity
2天前
决定散户投资收益的这个关键因素,常被忽视

从今年7月底到9月底,A股涨幅不小。仅代表大盘股和市场总体情况的沪深300指数,这两个月间涨幅就超过10%,更不必说什么AI板块、中证半导之类领涨本轮行情的行业指数。
我在7月底投入一小笔钱买入沪深300,同时花了等量资金买入标普500。截至十月初,它们都赚了钱,沪深300赚的是标普500的三四倍。
两个月7%,收益率乍一看高,但我实际上拿到手的收益其实非常少,原因何在?就在于我上一段首句里那四个字,“一小笔钱”。
真的很小。
作为对比,上周我逐步建仓,总金额是7月底那笔投资的十倍。这一次买得比先前分散很多,除了之前的沪深300和标普500外,红利低波、德国、石油和黄金等都分了仓位,但即便如此,本次投入沪深300的资金量仍达到上回的近五倍,投入标普500的是上回的三倍。这次买入到现在仅仅不到一周,四五个交易日,整个组合的浮盈比起先前那次已经翻了一倍还多,今天一个交易日的收益高过先前两个月收益总和。
是涨得快吗?不可否认,这几天赶上重要会议后市场情绪高涨,涨得确实快,但,算算收益/本金的比值就知道,这几天我的新投资组合收益约为本金的1.5%,远远不到先前的7%。造成收益差别的真正关键不在这里,而在于本金的规模。
1*0.07=0.07,10*0.015=0.15.
绝对收益数额由本金与投资收益率二者共同决定,而对散户来讲,后者其实有着隐形的上限——毕竟你不是专职,在信息、方法上远比不过机构——很难高出权益类市场的平均水平太多,能做到的也是专门投入大时间精力研究或者有大气运的,那已经不能说是普通散户了。
说起学习投资,我们总是想着怎么提高收益率,但敢往自己认可的投资方式里放多少本金,这个关键因素常被忽视。
我高中同学中有富庶者,他们家不碰股票,只买理财,而理财产品长期收益率一般而言低于股市。但是,人家放在理财里的资金量又是我的千百倍,那个资金量0.001%的收益可能已经超过我折腾一年的收益。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专业人士给散户的投资建议都是尽量简单化、指数化,比如斯文森说,你就买特定的一些指数,长期再平衡就完了,别折腾,理由就在这里:
如果你构建的一个简单的组合,你敢于把自己足够多的钱放进去,那么即使其收益率比某个很复杂的、你自己也玩不明白的组合要低一点,总体上给你赚到的钱也要多得多,因为后者你不敢真的投入太多的钱去尝试。
前者的代表比如说买指数,而后者的代表就比如说投资各股去寻找所谓的白马股十倍股。
我在A股买各种ETF的同时,也持有几支美股,那边波动很大,近几天是在涨,那边收益率比A股这个ETF组合暂时高得多,但该账户里面放入的钱就很少。至于原因,就像我刚才说的,我终究不敢对自己选股的能力那么自信,所以不敢放太大比例的钱。
当然,投入大资金量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承受波动”这件事对投资者心境的考验。投资必有波动,每天浮沉的波动能不能承受,会不会让你的生活受到影响茶饭不思,这是对心性的严酷考验。
我以十倍资金入市这一次目前还没碰到大的回撤(而且我这个组合构建时选择资产类别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相关性低、有利于控制回撤),目前只是上涨。现在我觉得几天就赚到了之前两个月上涨的收益,体验很好,但我同时也很清楚,那只是苦日子还没有到来。我不相信市场行情一直会像这几天这么好,过些日子等到跌的时候,看着几天甚至的浮亏也超过了之前所有的收益,才是对我真正的考验。
之前有篇文章我提到过,加杠杆买加密货币之类的资产赚快钱,这件事情我曾经认真考虑过要不要做,但最终放弃了。我对“钱来得太快/太偶然”有所警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觉得如果通过太快太偶然的方式得到一笔钱,你的资金量变多了,但是并没有收获与之相匹配的心境,并不能把它用好。挥霍消费的时候你对自己消费了多少钱不敏感不说,拿这些钱投资之际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如此资金规模上一次操作可以亏损多少更可怕,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就迅速把得到的钱耗光。
这就像是玄幻小说里面,你有了极庞大的法力,但是缺少了获得法力所必须的漫长修炼及由此磨练出的心性,这样的人下场一般都不怎么好。
如果自己逐步增加投入股市的资金量,我看着它一天天波动,我知道这个波动是我承受得起的;当我在这个资金量的水平上适应了以后,不断加大投入的资金量,逐步适应更大的波动,这会是一个随着本金共同成长的过程。
但是如果我突然一下放入很多钱,比如说在我现在的基础上再加十倍,每天的那个波动就会到一个对我目前心境来说不太容易承受的地步。届时我看着数字上下跳动,可能就会心神不宁,想着要做一些短线操作,或者往投资组合里面添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那就离出问题不远了。
综上,如果我们承认散户的投资收益率本身很难达到太高,那么决定投资收益的关键因素其实在于本金规模。而投入个人总资产足够大比例的本金,需要我们获得承受本金波动所必须的心性,这是一个漫长的试炼,伴随长期投资的整个历程。
这篇写在这里,作为给自己的备忘,等到过些日子碰上波动和下跌时,我就可以读它来冷静一下。
00
月晖serendipity
3天前
不知道是哪个大天才的设计,四级考试卷子开场第一题是写作,在你还没有进入语言状态的时候,先写作文。
这是怎么想的啊?我不理解。
00
月晖serendipity
4天前
记账两周,就会发现很多能省下钱的地方。
00
月晖serendipity
5天前
拖延症患者是这样的
00
月晖serendipity
5天前
在北京过冬,需要准备什么?

秋衣秋裤,尤其是秋裤
在北京的冬天,气温降到零下是常态,衣服裤子肯定都要叠不止一层。衣服一层一层往外套或者披随时增减比较方便,而裤子就没有那么方便,往往往是每天早晨换好,一穿就是一整天。
所以准备好合适的秋裤对每天的舒适度和温度控制很重要,薄的、厚的、带绒的,尽快把小了的扔掉买足够数量的新秋裤,这是一件要紧的事情。

帽子
如果羽绒服自带,且戴起来不遮视野,那么可以不单独准备。对我来说是衣服后面的帽子套着头上,我会觉得挡视野,不如带一个独立的帽子。
我奶奶似乎给我织过一些帽子,但基本都小了,过两天回我奶奶家的时候我去找一找,如果没有就买吧。

手套
冬天很冷,落在外面冻着或者缩袖子里都不是办法,就需要一双手套。手套厚度和戴上手套后手指的灵活度,是几乎注定厚此薄彼的翘翘板两端,这就要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需求来选。过往我上下学戴更看重厚度,但我需要骑车,对手指灵活度有一定要求,所以我在考虑买一双新的手套。

护手霜
跟手套相配的就是护手霜。确实有人皮肤特殊,不需要护手霜,手可以一冬不干裂就那么熬过去,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做到的。但至少对于我,以及大部分正常人来说,在北京这么干的冬天还是要抹护手霜才行——顺便说一句,你当然也可以抹唇膏和护脸霜,但是我觉得这些其实相比之下都好很多,只有手因为频繁接触水最容易干裂,护手霜是必要性最强的一个。
一定要便携,出外吃饭或者上课,洗完手在旁边擦干即抹。
选护手霜是有讲究的。
首先,便携不必拘于牙膏状往外挤的形式,选盒装的也可以,如果你不想用手指蘸,可以随身带棉签或者用手背直接蹭着抹,这样就拓宽了选择范围,而且盒装的往往更便宜。其次,不要被商家的话术忽悠,文字描述是没有太大意义的,看有效成分表,真正决定其效用的主要在于尿素含量,添加什么什么精华并不是重点。
相比于直接搜护手霜,搜尿素霜购买,可能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加湿器
在家可以买一个大的在厅里,或者买几个小的在卧室里。如果是在学校住宿舍的话,买那种微小便携的挂在宿舍的床罩里,或者几人人合资买一个搁在宿舍中间。记得买能把指示灯关上、能设定时的那种。
加湿器可能是这些里面必要性最低的一个,如果你在北京住惯了,其实可能会对冬天的干燥习以为常,然后每天晚上睡觉也就那么睡过去。另外,开暖气之前,我认为一般是不用加湿器的。开暖气之后酌情使用即可。

暖风(小空调)
今年降温太快,温度已经到了冬天,但距离供暖还有几周时间。我不用这一项是因为我的学校宿舍已经供暖,但居民楼供暖一般都不会这么早,得等到11月中旬,那这个空档里就需要暖风的支持。
要么空调有暖风,要么就是单独买一个小空调吹暖风。我们家之前买过一个,名字叫“暖太郎”(刚刚搜了一下,现在已经没卖的了),体积大概一尺见方的样子,放在床头早起晚睡的时候吹吹热风,为早起困难症患者提供了很好的治疗。

充电宝
这个就要看每个人手机电脑电池的能力了,冬天冷的时候,手机耗电的确会快,这个是我过往的经验已经验证过的。但如果你的电池本身电量上限足够,那就不用。
对我自己而言,苹果电脑有一点好,就是电池续航真的很强,我只要晚上充好电,用苹果电脑完全不需要担心出门没电的问题,即使是从早用到晚。但手机如果不是Pro类,我其实觉得苹果手机的电池续航也就那么回事,比起之前用的荣耀并无显著优势,所以得考虑给手机来一个充电宝。当然,配套的线也要准备上。
以上,欢迎补充。
00
月晖serendipity
6天前
今天如昨天文中所说,做了一次黄金短线交易。下午又买回6%的仓位。准备先按住不动了。
00
月晖serendipity
7天前
对黄金的纠结

几年前我最早接触到关于黄金投资的观点,是听吴军的《硅谷来信第三季》,他有一封信标题就叫《为什么现金不是王,黄金不是好投资》。
立足于疫情后期各国央行放水、黄金价格上升的背景之下,他说有很多人问他是否该存点黄金,而他在文章中对此持鲜明反对态度。吴军在信中认为黄金上涨空间显著逊于股票,所以长期看不是好投资。信中还说,如果真是想存黄金避险,那也是实物黄金,纸面上交易的黄金ETF真到战争来临时取不出来,没有存的必要。
道理听上去很对,我随后又读到百年尺度下世界各类资产的上涨幅度,黄金当然有涨,但其幅度不如债券,就更不如股票了。我由此更加认同“黄金不是好投资”的说法,不打算投资黄金。
后来,我接触了更多不同投资者写的书,比如桥水基金的瑞·达利欧。他研究的是大类资产对冲,强调黄金应当作为我们投资组合的一部分,用来对冲各国的债务风险等宏观风险。此外,诸如哈利·布朗永久组合等投资法也提出应该在构建投资组合时把黄金考虑进来,以牺牲小部分收益为代价避免严重回撤。
而现实中这几年金价的走势也验证了这些观点的正确性。自2022年乌克兰战争爆发,金价就一直不停上涨,即使比起AI浪潮中的美股纳斯达克100指数也毫不逊色(图1,2)

我身边就有一个买黄金赚钱的例子。大概是22年底到23年初到某个时候,具体时间我也记不清了,家父有一笔理财到期,他把这笔钱全买了黄金。24年卖出时,拿到了近乎翻倍的收益。
我在23-24年期间也觉得可以买,不过听他告诉我他买的金额以后,我觉得这个量相对于我们家的总投资仓位而言已经算不少了,所以我自己没有再买,我当时买的是主动基金,虽然截至卖出也有年化10%左右的收益,但肯定是不如把我的钱一起投进去的。
今年看着黄金继续涨,他跟我说倒也不后悔去年年底的卖出。就像曾经07年卖在6000点整,P2P在刚有异动就抽身一样,我爸是个有点信玄学和命数的人,他习惯于在直觉提示自己“命中得到这些就够了,剩下的已经不该自己赚了”时卖出,于最高点前早早离去。
至于我,看着黄金一路奔行至了历史高位,一度也觉得没必要追高。我的想法较从前已经发生变化,认为以后在我自己的投资组合中也应该有黄金——以及大宗商品——的一定比例,但是等回落一些再建仓不迟。
如果我安于这个想法,也就罢了,可是随着我最近关注市场变多,以及我成年以后逐步把更多自己的钱放进市场,我又总觉得投资中如果缺了黄金这一块,错过了这部分上涨,很是可惜。
买不买一点呢?
我知道,自己现在的这种想法很可能属于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错过)心理;黄金客观上已经处于绝对高位。这是我不该买的理由。
可是我又会替自己辩解说,这只是整体投资组合的一小部分;我自己对宏观的判断是未来逆全球化继续,地缘政治风险继续加强,而人在投资上总是应该知行合一;我近期读到的一些研报也在支持黄金将继续上涨,比如高盛就认为明年12月能涨到4900(美元/oz)。这是我该买的理由。(图3)

我自己也很犹豫,最终有两点让我决定还是买一点。首先是昨天咨询了一位在投行工作的前辈,对方认为现在追高的风险在我这么低的仓位下还是可控的;二是金价刚刚还是急跌了一些,目前比最高点落了4-5%,又回到在4000-4100之间震荡的状态。
于是我今天还是买了一点,总投资仓位5%左右,下午买后到收盘涨了一丢丢。(图4)

我这个仍然是有溢价率的A股场内ETF买法,不是直接在盈立那边买SPDR黄金ETF。现在看海外市场上黄金在震荡中还有小跌,那么要不要明天早上一开盘卖了下午再买进呢?
不对,我不是个走长期投资路线的吗……
这就是短线看盘的纠结。明天怎么样,我自己现在也不知道。这次本来是打算做整体投资组合建仓的,长期来看,本应该忽略这些短期波动。现在其实别的指数建仓都已经差不多了,但黄金这里仍然不自觉地想做短线操作。
以上,主要是给自己的记录,相信各位都比我更理性,能做出更好的决策。
00
月晖serendipity
8天前
特朗普:总统要当到90000年。
00:30
00
月晖serendipity
9天前
Sora软件试了一下,免费可以15秒,比Google的Veo3长一些,但对prompt的理解也差一些。
00:15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