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事95-一位18岁就要当爸爸的闲鱼网友》
我们生活的城市,每天都在上演着无数故事。
有时,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你就会闯入别人的人生,窥见一角,然后感慨万千。
今晚,在闲鱼上,我便闯入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只是想买个二手电子产品。
和卖家的对话起初很平常,直到他解释为什么急着出手,源于一张200元的交通违章罚单,让他捉襟见肘。
我心里掠过一丝怀疑,200元,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怎么都能付吧?或许只是个博取同情的借口。
似乎是看穿了我的疑虑,他没多说什么,直接发来了两张罚单截图,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我今年18,这个月工资还没发,实在是没办法了,不然真舍不得卖。”
话匣子一打开,一个属于18岁的故事,就这样毫无防备地展现在我面前。
18岁,大多数人还在校园里为考试焦虑、对未来迷茫的年纪。而他,在两个月前,人生轨迹已经悄然转向。他那位青梅竹马、相伴了五年的女友,怀孕了。
“当我看到验孕棒上两条杠的时候,脑子‘嗡’的一下,” 他说,“惊喜,害怕,乱七八糟的情绪全都涌上来,但我第一个念头是,我要当爸爸了。”
这个突如其来的小生命,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迅速改变了一切。双方父母见面,商议,最终决定:生下来。
紧接而来的,是成年人世界里最现实的“仪式感”。他倾其所有,又向亲友举债,为她买下订婚钻戒,办了一场热闹的订婚宴,还换了部她喜欢的新手机。浪漫和承诺的背后,是三万多的负债和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现在工作是挺累的,” 他的话语里透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疲惫,“就想着赶紧把债还了,再攒点钱,等宝宝出生。”
我忍不住问:“18岁……还不能领证结婚吧?”
“嗯,先把孩子生下来,名分的事,后面再说。” 他的回答很平静,似乎早已接受了这个现实。他说,他和她,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默契,有共同的爱好,早已认定了彼此。
初中毕业后,两人都没再读书,早早踏入了社会。这或许让他们比同龄人更早地品尝了生活的艰辛,也更懂得相依为命的珍贵。
我问他,孩子的名字想好了吗?
那一刻,我能感觉到屏幕另一端他的神情柔和了下来。
“想好了。男孩,就叫黄芊。女孩,叫黄雎葭。”
“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
“男孩的名字,黄是我的姓,‘芊’是她名字里的一个字。我想‘以我之姓,冠你之名’,这不只适用于她,也适用于我们的孩子。”
“女孩的名字,是因为我们俩都喜欢古诗词,尤其喜欢《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雎’和‘葭’,都出自我们最爱的篇章,觉得特别美。”
从诗经聊到未来,我问他之后有什么规划。
他的回答朴素而坚定:“先成家,再立业。我会和她一起努力,把这个小家经营好,把孩子好好养大。”
放下手机,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我18岁的时候,还在为赋新词强说愁,对未来只有模糊的憧憬。而他,已经扛起了一个家的重量,用稚嫩的肩膀,去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
我不知道他未来会面对多少风雨和挑战,这条路注定不会轻松。但他最后那句话,却在我耳边回响——“没关系,我深爱着她,这就够了。”
或许,爱,就是这个18岁“准爸爸”对抗整个世界最大的底气。
不知道怎么评价,这位18岁的年轻人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