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PatrickW
853关注633被关注2夸夸
🌈全都是朝生暮死的,记忆者与被记忆者都是一样
置顶
PatrickW
8月前
元旦那天我从世上最繁华城市之一的香港飞到了世上最贫穷国家之一的柬埔寨,在身边那么多人都在不断提醒我要注意安全的声音中我最终还是到了这里

旅行是非常个人的事情,【适不适合】,【喜不喜欢】,【好不好玩】等问题都太主观,有人在此逍遥自在,有人在此懊恼不已,除非你真的来到这里才会知道答案如何,就像是寻找自己的【热爱】,没有体验就永远找不到热爱~

得益于小红书,关于气候、景点、换汇、饮食、交通、住宿,购物以及电话卡办理等方方面面的信息都极其丰富且详尽,如果小红书不能解决100%的问题也至少可以解决99%的问题,作为成熟的旅游城市,有网络的我们实在不需要太过于担心在这里的旅游。当然绝大多数国人其实更多在意的仍是【安全】,其实在我的主观上安全只是概率问题,飞机会坠毁,公交有车祸,出门被狗咬,走路磕破头,到底安不安全只能先等我体验完再说🐶

绝大多数人都是为吴哥窟而来到柬埔寨,我很开心的是看到日本、中国、美国、德国,瑞士等诸多国家都有派出专家参与对吴哥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中,熟练说着各国语言的导游在向大家介绍吴哥窟的同时也接触到了更大的世界,也多亏旅游业的发展,暹粒已经成为了国际都市,满大街的老外闲庭信步,享受着极致性价比的异国情调

1863年开始,柬埔寨先后经历法国殖民和二战日本入侵,1953年独立后不久又卷入越南战争,七十年代起又是长达二十年的内乱,直至1993年才开始进入稳定的发展。可这里的人们依旧贫穷,两个本地人告诉我这里平均月收入只有100-200美元,昨天和同样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在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萨湖看了日落,一望无际的洞里萨湖就像是大海,湖边有许多贫穷的村落,每年的大水迫使他们住在高达两三米的木屋中,满大街都是光着脚跑的孩子,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五湖四海的游客,我实在想象不到他们如何在这里生活,却无意中看到天上飞着好多的风筝🪁

两根树枝,一个塑料袋,再加一根很长很长的鱼线,这就是风筝的全部材料,这也是这些孩子第一次怀着期待和兴奋远离这里

我还记得午后太阳逐渐西斜,阳光下的豆蔻寺发出淡淡的橙色,对面平台有头小牛好奇的张望着游客,其身后小路缓缓走来一位奶奶和一个眼睛大大的小女孩,她穿的深蓝色长裙上有着白色小花,走近看到我后就开始笑,奶奶提醒后便举起手和我说拜拜,我也笑着举起手来说拜拜,转过身便流下泪来,不是只有悲伤会让人落泪,幸福也同样会使人落泪🥹

说那么多其实是想要大家明白这里不是只有贫穷和苦难,人们在这里生活,他们同样可以有平淡祥和幸福快乐的日子,同样可以有期待有梦想,贫苦的房屋前同样可以有绿植装饰,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况,这个世界都始终值得,值得我们生活也值得我们去探索。所以我们怎么可以对一个从来没见过的世界充满不屑与怀疑呢?

离开这里后我们将回到原本的生活中去,他们也会继续着生活,有很多并不会改变,但有些改变已经发生了

那日黄昏,一群人围着讨论该如何把我的摩托塞进突突车里,我看着手掌的擦伤拿出手机,旁边大叔凑过来看我严不严重,我说没事,拍个照纪念一下,他听后哈哈大笑

身后便是隐入月夜之中高棉的微笑
72
PatrickW
1天前
老家房子托给亲戚负责出租,租客提前退租我就把钱也退给了亲戚,结果亲戚没有给房客,现在我和亲戚被起诉了🙃

金额是3000🙃🙃🙃
60
PatrickW
2天前
传奇歌剧女王玛丽亚·卡拉斯由于嗓音受损而逐渐淡出舞台,我不知道电影对于她本人有多少的改动,但我愿意相信安吉丽娜·朱莉所饰演的卡拉斯已经绝不仅仅是形似了

在现实与幻觉之间穿梭,在抱怨与欢呼中不断挣扎,玛丽亚和卡拉斯像是两个矛盾体,一个籍籍无名,另一个声名显赫,可她在意的不是身份,她想要的只是可以唱下去

电影实在是太美了,有一幕是玛丽亚独行雨中,洁白无瑕的交响乐团随镜头从画面右边进入,然后出现一群打伞穿和服的女性,在她们中间是同样穿着和服的玛丽亚,她的妆容被雨打花忧愁满面,此时响起了普契尼《蝴蝶夫人》的Humming Chorus,完美无瑕

电影中的玛丽亚最后死于心衰,突然让我觉得这是种很浪漫的死法,那用尽全力的最后一跳,没有遗憾
00
PatrickW
5天前
《东极岛》预告片把我看呆了,这哪是渔民,简直就是特种部队,居然还登船厮杀救人?渔船出海救人的镜头像极了加勒比海盗🏴‍☠️最后里斯本丸一分为二的画面又像极了泰坦尼克号

东极岛的救援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也确实应该被记住,但绝不该为了渲染情绪而把这群无名英雄变成好莱坞式的Superman!“血性”也好,“伟大”也罢,东极岛渔民不顾危险的行为本身就足以让国人自豪,也足以让国人感动,修饰可以接受,但胡说就是不负责!

如果想去看东极岛的电影,如果想去了解这段历史,我真心的认真的推荐方励导演在去年上映的《里斯本丸沉没》,我们真的没必要总是如此夸张,因为即便是平淡叙事也不会掩盖住东极岛渔民们的勇敢与善良
40
PatrickW
6天前
看俄罗斯的音乐剧,每个人都好好看啊,这么好看的人怎么可以送上战场啊🥲🥲🥲
30
PatrickW
6天前
“根本不是人间颜色”
00
PatrickW
7天前
《创世纪》
20
PatrickW
9天前
最后一波吧,图1-3来自约翰.特罗施,他在纸上记录自己每天的经历、想法,以及从科普读物中吸收的所有知识。他使用黑色铅笔在小张的方格纸上作画,有时会用彩色铅笔加以润色。他用细致、谨慎、精确的线条,以微缩的方式来描绘一系列图像元素,并让它们有微妙的形式变化,机械零件、交通工具、战争器械、船只、飞机、象形符号、印刷字母、树木、花卉、动物等都是他的描绘对象。
他的创作渐渐成为一个个系列,那些图画构成了一部周详却超脱于现实的百科全书。

约翰.特罗施出生于瑞士苏黎世。他下半身瘫痪,从未上过学,也未接受过任何正规教育或培训。然而,他自学了阅读和写字。除了偶尔坐轮椅外出,他一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床上度过,靠阅读和绘画填充生活。

在创作时,他会在床上摆一张可折叠的写字桌,他以卧着的姿态完成了数干幅作品,但他并不向他人展示这些作品。

以上信息来自展墙上的艺术家介绍,实在是非常厉害
40
PatrickW
9天前
再来一波,真的太多喜欢的作品了
01
PatrickW
9天前
PSA与瑞士洛桑原生艺术收藏馆联合举办的“无羁之境:洛桑原生艺术收藏与他方视界”共有50多位艺术家的200余件作品参展

“原生艺术”由法国艺术家让·杜布菲于1945年提出,指的是游离于传统艺术世界之外自学而成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这一点让我想起稚拙派,但不同的是本次参展的艺术家们可能近95%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或生理缺陷,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居住在精神病院,饱受着被社会边缘化的,难以被理解与接纳的孤独,展厅门口竖立着许多本次参展艺术家的肖像照片,有的看似与常人无异,有的则是唐氏综合征典型面容,这些艺术家不被社会主流所接受,他们的作品同样波折不断。1967年杜布菲在巴黎举办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原生艺术展览,75位艺术家的700余件作品在巴黎大受欢迎,可是展览的成功并没有让巴黎市议会同意认定这批收藏为公益资产,无奈之下的杜布菲在友人协助下将全部收藏捐赠给瑞士洛桑市,1976年洛桑原生艺术收藏馆正式开馆。这是大陆第一次举办“原生艺术”展览,而直到走入其中才会看到这些人内心深处那个无所羁绊的世界

我真的太喜欢这个展览了,寥寥数人的展厅里可以让我尽情的感受这些充满想象充满情感的画面,或灵异或有趣或技艺高超或心思缜密,“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在这里被诠释被放大被展示被感受,我拍了好多好多的照片,是真的真的好喜欢,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是如何被这些艺术家所感知的,人自发的精神是如何被展示的,文字是否能让彼此更亲近理解……这个展带来的惊喜实在是太多,实在是太多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