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芦思苇
69关注40被关注0夸夸
🤖𝙰𝙸初学者
💻搜『晴天捕手』小程序,一句话查多地天气
👷‍♂️美团𝙿𝙼
📸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
👻偶尔自闭的iiiii 人
芦思苇
2月前
五一没有出门,但是让兔兔出去转了一圈🤩
00
芦思苇
3月前
最近尝试用各种工具帮忙做旅行攻略,Manus、扣子空间、Fellou、GPTo3等试了个遍,结果因为工作忙,生成的四五份攻略一直都没时间详细去看。

现在能自动化执行任务的工具太多了,AI几分钟就能阅读一大堆材料,给出详尽的报告甚至是精美的互动网页,而面对这巨量的AI Generated Content ,人却没有进化出匹配的理解速度,也注定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和吸收。人类一页一页阅读的样子好像原始人在钻木取火。

Attention 变的比以往更加重要,它能撬动的杠杆远比以前更强大了。
00
芦思苇
3月前
发现简介里提到了摄影师,但又一张照片没发过,这显得很奇怪🤔

挑选几张喜欢的照片分享一下

P1:大理喜洲,大家一般都直接去喜州麦田打卡点,努力从人群中找到合适的机位,却很容易错过路上更好的风景;

P2:青岛的一棵网红树,正面的人超级多,因为神树背后有蓝色的大海。但侧面也一样好看,因为有蓝色的天空;

P3:金山岭阿那亚的角落,去的第二天遇到大雾,大雾褪去一些,才发现远处还有山林;

P4:长岛的海边,从地图上找到了这里,这里的日落果然没让我失望,温暖的余晖洒在远山和近处的海岸,依偎的情侣成了画面的点睛之笔,我也幸运地成为记录者;

P5:我永远喜欢大海!这张也是在长岛,拍完 P4之后的蓝调时间,骑单车沿海边往回走,在半路偶遇了好多停泊的小船,远处天边的色彩温柔地晕染开来,在平静的海面映出绝美的倒影。那一刻,我超级羡慕岛上的居民,每天都能拥有这样的绝色美景;

P6:这张也是在海边,威海的公路上,傍晚归程时在车上拍下这个画面,这是最能激发我旅行冲动的一张照片,有日落有晚霞,有开阔的公路,有壮观的风车,有风的味道,有海的气息;

P7:冬天在家里拍的,作为东北人,每年过年回家的保留活动是,在某一天带着相机出去,小拇指冻到没感觉才回家,带回来几张满意的照片。我妈说我虎,但我乐在其中;

P8:这张照片或许是最特别的,去丽江的时候,一个人租了个小电驴,从丽江古城骑了六十公里到玉龙雪山上的牦牛坪附近,中间经过了一段几公里的石头铺的烂路,在一个小村庄拍下了这个画面,远处是巍峨神圣的雪山,近处是翠绿的草坪和一群悠闲的小鸡,某一瞬间以为穿越到了世外桃源。晚上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我和小电驴。后来打车和司机聊天,他说我疯了,没人敢骑电动车上山的,晚上牦牛是真的会到路上来碰瓷的。

P9:重庆,或许是大陆最喜欢的城市,重庆有千张面孔,我最喜欢的其中一面就是夜晚的赛博山城。
31
芦思苇
3月前
【已加入 manus 的测评】
昨天在一个朋友的支持下,对 manus 用相同提示词做了测试,猜一猜万众期待的 manus 在这个任务中表现如何😏

详情见 tcn259al9tyu.feishu.cn

芦思苇: 【让 13 个大模型一起深度思考,哪家最拉跨?】 最近学习大模型,发现要学、要看、要实践的内容太多了,于是想让 AI 帮助制定个系统的学习计划,考虑到这还算是个相对复杂的任务,便想借着这个问题对各家大模型的深度思考模式进行横评。因为只是单一 case 测试的主观评价,结果仅供参考。 这里说下结论,详情请看飞书文档: 1. 本次共测试了 13 个大模型,包括三个 agent(可惜没有 manus 邀请码),分成好用、勉强能用、没用三档。“好用”这一档只有 ChatGPT 和 flowith,两个产品都根据提示词要求,按“了解”、“学习”、“实践”三个层面设计了完整、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且在给出建议时也会说清原因,达到甚至超过预期。 2. 多数模型都处在“勉强能用”这一档,比较可惜的是DeepSeek、Grok3、Claude 3.7、Gemini 2.5 在本次测试中并没有带来惊喜。这几个模型给出的学习计划都只是泛泛而谈,和“好用”一档相比,既不够全面也不够细致,没能充分考虑提示词的要求。 3. “没用”这一档比较意外的是智谱autoGLM沉思,这个 agent 像个赶鸭子上架的半成品,开了几个网页看了一堆信息,结果给的结果还是一塌糊涂,推测与其基础大模型能力垫底有直接关系;另外 kimi现在已明显掉队,尽管其在很早的时候就推出了 K1.5 长思考。 完整的评价及各模型的结果请看飞书文档👇👇

00
芦思苇
3月前
【让 13 个大模型一起深度思考,哪家最拉跨?】

最近学习大模型,发现要学、要看、要实践的内容太多了,于是想让 AI 帮助制定个系统的学习计划,考虑到这还算是个相对复杂的任务,便想借着这个问题对各家大模型的深度思考模式进行横评。因为只是单一 case 测试的主观评价,结果仅供参考。

这里说下结论,详情请看飞书文档:

1. 本次共测试了 13 个大模型,包括三个 agent(可惜没有 manus 邀请码),分成好用、勉强能用、没用三档。“好用”这一档只有 ChatGPT flowith,两个产品都根据提示词要求,按“了解”、“学习”、“实践”三个层面设计了完整、详细的学习计划,并且在给出建议时也会说清原因,达到甚至超过预期。

2. 多数模型都处在“勉强能用”这一档,比较可惜的是DeepSeek、Grok3、Claude 3.7、Gemini 2.5 在本次测试中并没有带来惊喜。这几个模型给出的学习计划都只是泛泛而谈,和“好用”一档相比,既不够全面也不够细致,没能充分考虑提示词的要求。

3. “没用”这一档比较意外的是智谱autoGLM沉思,这个 agent 像个赶鸭子上架的半成品,开了几个网页看了一堆信息,结果给的结果还是一塌糊涂,推测与其基础大模型能力垫底有直接关系;另外 kimi现在已明显掉队,尽管其在很早的时候就推出了 K1.5 长思考。

完整的评价及各模型的结果请看飞书文档👇👇

https://tcn259al9tyu.feishu.cn/wiki/NA0xw6EBBiWo97k9i2DctWD7nfe?from=from_copylink

1111
芦思苇
3月前
前两天看到有人说 ChatGPT 会判断 IP地址并降级,当时没有体感,今天就碰到了。

同样一组提示词,用正确的上网方式,得到的就是图 1 的漫画。在国内 IP 的设备上,得到的就是图 2 的结果,并且还明确提示了用的旧模型。大家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下。

另外,北京这两天的 10+级大风,太夸张了,大家注意安全~
50
芦思苇
3月前
这段时间由于对 AI 的热情,我开始在一些群组和社交平台更多的表达,输出一些观点,分享近期学到的东西,或是公布一些计划等等,总之做了一些我这个超级 i 人以前从来不会做的事情,为了鼓励自己把这种表达、分享的习惯坚持下去,最近经常用这三句话来鼓励自己:

1. 先做个垃圾出来,你有做出垃圾的自由。——即使你自己觉得当前的想法可能不对,这个 demo 可能不完善,都没关系,先放出来,允许自己输出一个垃圾,宇宙没有这条限制。

2. 被误解、被评判是表达者的宿命。——悲观者永远正确,但你要的是前行而不是永远正确,被误解被评判也不会发生什么,太阳依旧东升西落。

3. 主动分享/输出的人比别人收获更多。——输出才能倒逼自己输入,输出后获得的反馈能帮自己完成学习的闭环。
42
芦思苇
4月前
但感觉好像对内容的审核更严格了,动不动就违反政策😞,想让他画个兔子吃粑粑,打死也不画,最后告诉他吃的是一坨巧克力,他才画出来

柳胖胖: 刚才用着用着系统提示我,OpenAI的生图功能居然还在升级?见图1. 最大的变化是,它会用更长的时间生图,之前都是1分多钟就出来了(要不然就是系统卡了告诉你生图失败)。难怪我昨天用的时候感觉生图更慢了,但官方说这是为了更好地生图。 也就是说,OpenAI可能把推理模型里用的长思维链,放到生图功能里了??? 第二,它直接把生图的按钮放到和search 和deep research平行的位置了,见图2,重视程度不言而喻了。 而生图功能暂时在我看来,对专业设计师来说,其实满足的是类似短视频的娱乐杀时间需求,我就是不断的改自己的照片+朋友的照片,各种好看的搞笑的创意加上去,然后发他们看,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看来Sam是真要把OpenAI做成一家消费科技公司了。 第三,对图片的微调更精准了,早期生图功能刚上线时,如果你对刚生产的图片不满意,提出一个修改意见,它经常把其它部分也改动了,甚至整张图都大改了,现在似乎基本可以指哪打哪了。 这里的关键是,要点开它做的大图,找到图3的按钮,可以明确你想修改的区域,比如图4对人物的肩膀部分不满意,就可以框选出来,再结合你的语言告诉它具体怎么改。 像极了你在公司找设计改图,你对初稿很不满意,然后不断沟通需求时的过程。设计师们真该好好考虑下饭碗的问题了,尤其基层设计师。 我的暴论就是:没有设计能力而只会用设计软件的设计师,都会死掉😊

20
芦思苇
4月前
ChatGPT 把之前在大理拍的照片转成吉卜力风格,虽然此前已经看过了很多吉卜力,但是当自己去过的地方以这样一种风格呈现在眼前时,还是觉得有些惊艳😍

小红书上好多人在评论区求人或是花几块钱找人生成吉卜力图片,除了这个风格本身很美,或许也是因为,美好的记忆值得收藏,更值得反复回味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