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小齐-随风
187关注5被关注0夸夸
all-in AI 创业中,智能体落地
小齐-随风
9天前
时光列车咖啡馆。在 1954 年的中车厂的第一辆绿皮火车里面喝咖啡带娃,体会时间的变迁
00
小齐-随风
2月前
一人公司如何构建最小可行产品(MVP)(避免浪费一年时间)

1/ 获得灵感 论坛/日常工作生活/社群
2/ 舍弃其中 90% 的内容 精简再精简,Keep It Simple Enougth
3/ 聚焦一个核心问题 Focus on Olny One Function
4/ 选定一类目标用户 梳理用户画像
5/ 打开谷歌、飞书文档 记录当下的灵感
6/ 撰写解决方案 sell the result not the tool.解决方案而不是工具
7/ 打开Figma设计工具 AI是最佳的设计伴侣
8/ 绘制基础原型(不必完美) 西天取经的第一步比终点更重要,首先是要上路
9/ 将功能再精简一半 舍弃聪明,极简设计
10/ 接入Stripe支付按钮 测试付费意愿
11/ 向5位用户发布测试 种子用户
12/ 观察运行问题 迭代反馈
13/ 只修复关键缺陷 聚焦主线问题,旁支问题who cares
14/ 要求付费而非收集反馈 转化、转化、转化,计量单位是钱。
15/ 若有人真正付款——恭喜,你的MVP验证成功 Now you get A MVP success.
00
小齐-随风
4月前
流量是把双刃剑,
00
小齐-随风
4月前
​《人性20句通透解读》​​

"嫌你穷怕你富"——人性本质是慕强凌弱
"免费的东西最贵"——所有善意背后都有价格标签
"背叛不需要理由"——忠诚只是筹码不够的假象
"共患难易,同富贵难"——利益面前感情不堪一击
"善良要带锋芒"——无底线的善是在喂养恶
"人脉≠朋友"——社交本质是价值交换游戏
"嫉妒是最高赞美"——恨你的人比你先看到你的成功
"秘密说出口就成了把柄"——信任是危险的奢侈品
"捧杀比打压更致命"——赞美可能是裹着糖衣的刀
"弱者才追求公平"——强者制定规则
"眼泪是武器"——示弱可能是高级控制术
"承诺听三分"——语言是最廉价的成本
"好人做一件坏事就完蛋"——人性有归零效应
"恨比爱长久"——负面情绪更有生命力
"热情突然降温=有新目标"——成年人的疏远不需要解释
"借钱=买敌人"——金钱是关系照妖镜
"隐私要烂在肚子里"——秘密经不起第二双耳朵
"被利用说明有价值"——职场没有感情只有供需
"捧场话别当真"——人群中的掌声最虚伪
"人性经不起测试"——别用诱惑考验关系
20
小齐-随风
4月前
最近才算明白纳瓦尔宝典中所说的,人应该是把自己产品化、系统化所表述的深层含义。意思是当你是一个超级个体时,你公司的产品就是你这个人,你的技能就是你的服务,通过售卖自己当成系统化的变现。
00
小齐-随风
5月前
如何定义你懂了? 按照之前的逻辑是我们看了教程、学了方法获得了相关的知识,头脑中构建了体系,就能称之为懂了。比如学习AI在职场中生成PPT,我们看了相关的教程,知道用ChatGPT生成大纲,用Kimi制作PPT模板,然后头脑中对每个环节都有了概念,就觉得自己家懂了,
但实际上在实操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面临

那什么才是真的懂了?就是能够知行合一,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既能公开表达讲出来,又能实干闭环干出来。

第一条:说出来,study in public(公开表达路径)
自媒体的表述过程中能做大信息不失真、逻辑不断链,那就是真懂了。因为能教会别人的知识,才是真正内化的知识。

第二条:“干出来” 实干闭环
在实操过程中举一反三,从信息输入到动手实践,再到作品产出,确保整个业务闭环。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闭环中不断优化、迭代、反馈。当你能在实践中游刃有余地解决各种突发问题时,你就不仅仅是懂了,而是将知识升华并融入了自己的体系。

真正的"懂了",是既能说清楚,又能做出来。
00
小齐-随风
5月前
未来的世界一定是一个跟AI深度融合的世界,未来2-3年,AI将会对工作、教育、生活产生深刻影响,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如何来保持竞争力?
1. 万事不决问AI,始终留在牌桌上就有机会,毕竟大多数人的认知还是停留在把AI当做一个聊天机器人的角色,主动拥抱与探索AI就意味着我们已经跑赢了80%的同行者。
2. 保持谦卑的底色,终身成长。 在我过往的观察中,所有的超级高手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善于观察和学习,善于模仿再超越。AI最大的特征就是集结了人类过往几千年的所有显性智慧,我们比以往的任何时代都要靠近“先贤”。
3. 经验主义的黄昏已至,抛却傲慢与偏见。AI时代下过往的所有经验知识都会成为枷锁,只有勇于拥抱未来的人,才会收获玫瑰与芬芳。3年前故步自封的程序员在如今背景下只能沦为AI编程工具的手下败将,而那些拥抱AI编程的程序员得以焕发第二春。
4. 要培养AI越强你也随之越来越强的能力,例如审美能力、跨领域协同能力、可迁移的共情能力。随着技术门槛的降低,人类底层的美学、共情能力越无法替代,同样的UI产品,技术已经不再是壁垒,但是好的美学审美、与用户的共情换位触达、精准的表达才是模型发展下的人类的稀缺能力,这些元能力,我们越强,AI也就越强。

人是万物的尺度,在AI时代,持续迭代认知、主动拥抱变化的人,终将在变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00
小齐-随风
5月前
觉察自我就是要跟内心的惰性时刻做斗争,屡败屡战然后最终战胜自己的过程。
00
小齐-随风
5月前
保持觉醒是一个持续挣扎、持续反复以及搭建系统化的过程:

1.独处、自我对话

回顾、梳理、复盘、深度总结,找到自己做对的事情、做错的事情,并开始把自己系统化。

2.找到自己的知识、能力、认知盲区

找资料、用新工具、付费学习链接、见高人拿启发。

必须信息流动起来,用海量且精准的输入抵御墒增,形成耗散结构。

3.形成自己的原则和方法论,并成为潜意识

这一步最难,持续1-2步,并开始实践,在实践中觉察微小的正反馈,坚持下去。

慢慢用行为改变习惯,用习惯撬动潜意识发生改变。
00
小齐-随风
5月前
有了娃后,我和家属反而吵不起来了:这两点改变救了我们的关系
有了小朋友后的半年里,我和家属意外地保持了‘零争吵’的状态。这段时间里,我们经历了小朋友出生、工作调整、我自己AI领域探索等多重变化,但矛盾反而减少了。回顾这段经历,我发现我俩的相处模式出现了两点明显变化。”
第一、我俩开始相信“意识本源”的力量,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调整潜意识里的积极信念,影响现实结果。过去,我们常陷入‘灾难化想象’:比如担心小朋友生病,就会反复揣度‘如果发烧怎么办’‘如果住院怎么办’,工作上小事没做好,会揣度别人的评价和眼光,结果越想越焦虑,反而因为过度敏感引发争执。
现在,我俩会主动“显化”,就是用积极暗示替代担忧,比如每天默念‘我已经很成功了,很富有了,今天已经很顺利,明天肯定会更好’。这种从‘恐惧未来’到‘相信当下’的转变,让我俩的情绪前所未有的松弛,对彼此也更包容。”
第二、我俩学会了在小朋友面前克制情绪波动。 小朋友对声音非常敏感,每一次我大声说话,她立刻停下玩耍默默看着我——那一刻我意识到,我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她的安全感。后来我俩就约定:无论多大的事,在家里当着小朋友的面都要‘暂停3秒’。比如遇到工作压力想发火时,我们会先抱起小朋友逗她笑,等自己冷静下来再处理问题,遇到对对方不可容忍的小毛病,也会先搁浅争议,后置处理,这种‘情绪暂停’的改变,不仅让我俩比以前更轻松,小朋友也变得特别爱笑——她在小区里总主动和人互动,成了最受欢迎的‘社交小达人’。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