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了两个月 YouWare,写了一篇文章记录了我对这个 Vibe Coding 社区的观察和思考。
文章目录:
1. 初识 Vibe Coding
2. 作为工具和社区的 YouWare
3. 社区爆款观察
4. 应用的消费与创造
5. 作为 AI 应用的 YouWare
6. 我的 Vibe Coding 项目分享
7. 再谈 Vibe Coding
---
YouWare 到底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还是 Yet another LLM wrapper?
我更愿意接受另一个概括,即 YouWare 是一个容器,这里有两层含义:
1. 作为社区,这里聚集了一群愿意创造各种软件的用户(即使他们不会编程)
2. 作为工具,YouWare 让软件的创造和分享变得轻而易举
这一群用户并不在乎是 AI 还是别的什么魔法解决了他们的问题,“问题被解决”才是最重要的。
比方说,你看到一个好玩的游戏,然后突然有一个不爽的地方,你又找不到 mod ,在之前,你可能只能上网求助大神,或无奈放弃。但是现在 AI 让你有了创造软件(mod)的能力。
比方说,你每天需要整理大量经费报表,借助 AI 就能快速生成相应的数据处理脚本。
我觉得 Vibe Coding 的很大价值在于让人意识到:哦,我能靠代码做这么多有趣、有用的事情!
这里有另一个可以体现 YouWare 作为容器的例子(同时进一步回答 YouWare 的价值):
一些用户构造出了效果非常好的 prompt(比方说最近大火的 nano-banana),然后想要分享给别人,怎么做?
这些用户最想要分享的是 prompt 吗?还是说 prompt 背后的体验?
这些(不懂编程的)用户在 YouWare 上几分钟就能部署一个基于 nano-banana 的 AI 应用,然后分享给别人迅速体验。其它用户不需要复制粘贴提示词,只需要在 YouWare 的网页中上传图片即可。
如果是更复杂的交互流程呢?比方说先用 nano-banana 生成(编辑)图片再用 Veo 3 让图片动起来。拿到提示词的用户或许仍然可以手动做到,但是这里的体验随着流程的复杂会越来越差。
文章链接:
mediu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