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
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偷吃喵的汪
149
关注
40
被关注
1
夸夸
良渚文化村村民
一个摄影爱好者📷
并不会996的程序猿🐒
喜欢美景和美食🍜
偷吃喵的汪
2月前
这个说法还是蛮新颖的,相当于在AI世界的一份记忆,通过不同媒介被表达出来。
Space-Dandy: 昨晚似乎突然顿悟了@玉伯 关于Youmind“稿生万物,万物化稿”的定位。之前只觉得YM还是定位为笔记类的知识管理和创作工具,以传统意义的“稿”为产出。但实际上,在数字化世界,能生万物的“稿”是程序化语言,数据和算法。如果把这些高学习成本的东西放到后台,用户只需要产出一个“稿子”一样的东西(稿就是很长的prompt-玉伯)Youmind能帮你呈现出不只是内容消费标的物(“视频”“音频”“图像”)甚至于超乎想象的新玩法,那这个未来还是挺激动人心的
1
0
0
偷吃喵的汪
4月前
0
0
0
偷吃喵的汪
6月前
哥飞: AI编程能力,是程序员的水电。
0
0
0
偷吃喵的汪
6月前
东南亚熬夜的枸杞: 推荐所有独立开发者/创客/小微团队创始人 阅读的一本书 《The Mom Test》: - 核心是教会创业者如何通过正确的提问方式,获取真实的市场反馈,避免因为礼貌或好意而得到的虚假正面反馈。 - 好的对话应该围绕用户的实际问题和现有解决方案展开,而不是讨论你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一些总结笔记: 1. 书名取得很好 "Mom Test" 即使你妈妈也会因为爱你而对你的创业想法说好话,所以要学会正确提问以获取真实反馈 2. 关键原则 • 不要谈论你的创意/产品 • 与其询问对产品的看法,不如了解目标用户当前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 避免引导性问题,不要寻求认可 • 关注过去的行为,而非未来承诺 • ❌ "你会使用这个产品吗?" → ✅ "你上次遇到这个问题是什么时候?" • 真实的过往行为比假设的未来承诺更有价值 • 具体化谈话,避免抽象的讨论: 寻找具体的故事和例子 询问具体数字和细节 3. 有效提问技巧 a. 好的问题示例 • "你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 • "上次你遇到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 • "这个问题每月大约花费你多少钱/时间?" b. 糟糕的问题示例 • "你觉得这个想法怎么样?" • "你会购买这样的产品吗?" • "如果有这样的解决方案,你感兴趣吗?" 4. 实践建议 a. 会谈准备 • 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 • 准备具体的问题 • 保持开放心态 b. 会谈过程 • 多倾听,少说话 • 记录关键信息 • 深入追问细节 c. 会谈后整理 • 立即记录重要见解 • 区分事实与观点 • 根据反馈调整方向 5. 重要警示,避免常见陷阱 • 不要推销 • 不要为自己的想法辩护 • 不要接受表面的赞美 • 识别无效反馈 • 礼貌性的鼓励 • 虚假的承诺 • 笼统的称赞
0
0
0
偷吃喵的汪
8月前
好久没有这种做一个产品,每迈出一步都很激动的体验了。兴奋!!
1
0
0
偷吃喵的汪
8月前
发两个Follow邀请码,需要的自取:
- ES2IMXAxxj
- xfdSXUdkCm
1
1
0
偷吃喵的汪
10月前
沈老板Sean: 社区叙事|良渚文化村的八波“移民”潮:一个杭州多元社区的20年人口演变 在过去的20多年里,良渚文化村开发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里的人口结构也在逐渐的丰富多元起来。从最早的原住民、炒房团、首次置业的人到现在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创客、技术人员、文化人,良渚文化村正逐步成为一个独特、多元化的社区。而这些不同人群的涌入,推动了社区的文化变迁与发展。 这里要特别声明,这个“八波”移民潮,不是绝对的、割裂的、分批的存在,而是伴随着时代的演进和人口的浪潮,不断的在更迭和变化,也是我作为这么多年在这里工作、生活的基于“社区叙事”的观察,不一定科学严谨,但是值得品读,如有不恰,还望包涵。 第一波:良渚本土住民的历史回响 2003年第一波选择选择良渚文化村最早的居民是良渚本地人,他们在遗址周边生活成为了这个社区的文化根基,尽管面临拆迁,但是他们很多还是选择在熟悉的土地居住。虽然现在的良渚已逐渐现代化,但这段历史依然深深影响着社区的文化氛围。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家园的坚守,成为良渚文化村最早的坚守者。 第二波:杭州媒体人的浪漫与情怀 2005年随着南都策划的良渚文化村,“心灵归属在乡村”“一个正在生长的小镇”这样的地产理念首先打动杭州的媒体人士。卫视、杭报、都快等媒体机构的记者和管理者纷纷选择在这里购置房产,带来了最早期浓厚的社区人文气息。他们不仅为文化村注入了理想主义的浪漫色彩,也推动了社区的初期发展,确保了南都的规划设想在万科接盘后依然延续。 第三波:青年白领首次置业的选择之地 2007年随着万科房产开发的深入,文化村逐渐吸引了更多的白领购房者,国家出台的90/70政策,也让大量的小户型房子出现。可支付的房价水准,让这些年轻人追求的不一定是理想中的城市乡村生活,但同时也希望享受到现代化的便利设施。白鹭郡南等小户型的房产设计,使得许多刚需白领能够在良渚这片土地安居乐业,形成了新的社区阶层。 第四波:温州炒房团的带资进场 在那个杭州房地产火爆的年代,温州炒房团迅速入驻良渚,带来了一波投资的热潮。房价的上涨让良渚迅速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众多人口的购房也推动了社区的商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中旬在杭州万科的推动下,幼儿园、学校、医院、商业街等设施等相继落成,使得良渚从一个单纯的远郊第二居所,逐步向城市生活综合体转变,也开始迈上了“四大神盘”最早的快速车道。 第五波:阿里巴巴的数字时代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阿里巴巴的崛起,文化村有很多改善型的住宅面世,与阿里园区的适度距离,也成为阿里员工和家属的重要选择地。据不完全统计,在文化村的1万多户居民中,有2000户与阿里有关。这些技术精英不仅带来了财富,也推动了社区的创新氛围。大到郡西别墅,小到普通住宅七贤郡,文化村包容了各种层级的阿里同学。这是良渚文化村建设的黄金时期,大量的建筑师和名人开始来访。“好房子、好服务、好邻居”在这个时间内形成。 第六波:美院师生与文化人的聚集 近年随着地铁开通和杭州美院良渚校区的入驻,越来越多的年轻文化人、艺术家选择在这里定居。云谷小镇的形成西湖大学、云谷学校的老师们也会将良渚作为他们的生活基地。这个时期,文化村逐渐从单纯的居住区,演变为一个集艺术、学术与生活为一体的文化聚集地。 第七波:数字游民的汇集与崛起 2023这几年,随着远程工作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良渚吸引了大量“数字游民”的到来,据说是有趋势从大理迁徙到杭州,而杭州的首选就是良渚。相比市中心的高房价,良渚的低租金和优美的环境成为这些年轻创客的首选,这里的DAO文化,也让数字游民们觉得自由自在,充满创意和活力。他们可以在这里轻松找到一份归属感,享受着低密度的生活,同时参与到社区的文化活动中来。尤其是2023年5月,玉鸟集的开业,让这些宅家工作的年轻人开始在玉鸟集咖啡馆聚集,社交并且举办活动,让整个社区充满了一种年轻的活力。 第八波:世界文化遗产让原住民再度回归 随着良渚文化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片土地的历史地位再次提升。原住民们由于土地拆迁获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回报,开始重新回到家乡,选择文化村定于,或者在玉鸟集消费。他们不仅带回了资金,更带回了一份自豪感,认为良渚是他们值得骄傲的家园。这里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君澜酒店的资产就是由开发商万科在去年卖给了当地的企业主。“良渚论坛”的即将召开,将带动会展和旅游,也让这篇土地持续有着更多的想象空间。 开放多元参与的社区新形态 良渚文化村20年开发经历的八波移民潮,代表了这个社区不断变化与发展的历程,与杭州这座城市,以及产业、经济、人口、文化的发展以及不断的交织、更替、迭代、轮回。无论是早期的媒体人、互联网的技术精英,还是如今的数字游民和原住民的回归,良渚这片神奇的土地都不断的在接纳和包容着不同社会群体。社区的多元性和丰富性带来了年轻、创新与活力,而这种开放的氛围,也让良渚文化村成为了一个独特的中国田园栖居生活实验场。 最近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数字游民”会选择良渚,是不是有什么人在背后运营?我会说,是有一群人,这一群在背后运营的人就是这里的“村民”。一个好的社区自然会有一种独特的生命力,他将不再需要中心化的有人在运营,去中心化才是社区在每个历史周期都能保持繁荣活力的底层逻辑。试想人人都可以参与社区,成为这里的一个运营者,这不就是现实社会的生活共同体,这是多么有价值的实验。在地、多元、自信、开放、包容、链接、互助、共建、参与……这才是社区的持续保持繁荣与活力所在。 有幸参与,感恩遇见,未来可期。
0
0
0
偷吃喵的汪
10月前
我长期使用Reeder来阅读各种渠道的RSS信源,所以不可避免的使用RSSHub,最近他们推出了一款阅读器Follow,内测阶段就在使用了,体验下来,不仅阅读体验很棒,而且还集合了AI、区块链创造出了各种新颖的功能。目前还在继续体验中,可能后面会全面切换过去。可以说一下你们最常看的信源,或者常用的阅读器吗,随机掉落Follow邀请码。
1
5
0
偷吃喵的汪
12月前
关关难过关关过,人类的极限永远可以被挑战
0
0
0
偷吃喵的汪
1年前
成年人的焦虑是常态,在你不经意间悄然滋生,一些日常生活难以察觉的情绪在慢慢沉淀,当你反应过来的时候,发现身上已经压了那么多的包袱,直不起腰来。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