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真实的描述场景。但有些现状这位作者似乎没有亲身体验过。
1.首先Cloud Platform的Web UI从来没有哪家做到真正user friendly. 如果小白点一点就能搞定复杂的环境部署,那一定是底层屏蔽或封装了很多可调整细节。小白友好了,SRE要骂街了这也不能改那也不能改怎么用?
所以小白点鼠标实属于外行干活。可悲的是,这种情况还挺多见的。 毕竟不是每个甲方的SRE都是云计算专家,如果这样还需要原厂专家做什么呢。
AWS的云界面已经是相当优秀了在user friendly和dev friendly里取得相对的平衡。而真正用云的最佳姿势其实是“黑屏”界面,通过sdk/cli/IaC代码来自动化管理云资源 。API先行,而国内厂商为了照顾广大云小白先做向导界面先做web gui,然后api/sdk一泡污,但也情有可原取决于你想取悦谁。
2.专业事专业人做,问题是专业的人不免费。 为什么要五个人教一个人点鼠标因为客户没有给真正会点鼠标的人付钱。 国内做toB最让人讨厌的点在于甲方从来觉得服务就该免费,很怀念从出门就开始计费的甲骨文原厂工程师们。同理来到云时代,不掏support费当然只有免费劳动力教你点鼠标咯。大客户可能得到的还是hands on能力强的原厂SA帮忙,而小客户面对的可能就只是靠厂商返点存活的代理商服务,然后代理商再花几千块去市面上找大专应届生来做售后。
3. Cloud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 随便点开一个主流厂商的产品页,没有一百个以上service都不敢说自己是Cloud。 so你指望一个人精通所有服务的使用是不现实的。 正确的姿势是先读文档然后在测试账户上做实验,遇到问题文档里没有的再找专家。合理的预期应该是专家可能可以协助你可能他也需要其他domain的同事支援毕竟每个人擅长的方向不一样。 另一个前提是产品靠谱,toB产品难做是事实,很多前沿的service PM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当小白鼠是难免的。文中描述的五个人教一个甲方点鼠标的场景在现实中就是很常见的。毕竟很多时候新功能新服务才是撬动甲方的敲门砖。
最后作者写的最佳实现倒是无比赞同,一个好的技术支持体系加上优秀的产品可以让客户用的更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