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觉得,上班的本质就是生产和交换,虽然百分之一万符合经济学原理没啥稀奇,但这玩意放在微观也适用,一套模型能解释通很多东西。
1.可以思考一下自己掌握的技能哪些属于生产,哪些属于交换,公司里哪些部门主生产,哪些部门主交换。最顶尖的人才往往生产和交换技能点双修,叠buff 叠出新的生产和交换关系、社会财富、巨大商业价值,典型画像是,雷布斯?
2.这个世界对i人和e人没说出口的刻板印象是,i人擅长生产,e人擅长交换。
3.有意思的是,咱们东亚人的教育体系只教生产不教交换,却在文化里对「交换」技能又赋魅又讳莫如深,用不说明白的方式装高深。
4.如上,如果以挣钱为目的(不是体面和稳定),学历普通且家境普通的人可以把精力和技能点放在交换上,不走和做题家卷生产技能的路。但读书可以提升认知,大白话就是帮你识货,能知道哪些东西有交换价值,人只能赚到认知以内的钱。
5.读书无用论都是,不擅长交换(其实也没他自己以为的那么擅长生产)的那批人,看到擅长交换不擅长生产的人以利谋利攫取不小财富,羡慕嫉妒恨说的。
6.这个世界令人讨厌部分,大多和旧世界的少数人掌握核心资源和由此衍生的奇怪交换规则有关。
7.八字看。食伤生财的人擅长生产和创造,官杀和比劫重的人擅长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