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八芬
113关注63被关注0夸夸
👩🏻‍🌾 媒体民工 🔖 INFJ 📝「习惯用文字做记录,但所有观点都是个人偏见」
八芬
16天前
《五种时间》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提醒就是——提升对时间的感知能力。不管是要将时间花在哪里,都要是主动的选择、有意识的选择。
作者将时间分为了生存时间、赚钱时间、好玩时间、好看时间和心流时间,这五种时间其实是可重叠的,所以它也提出了“折叠时间”花园模型的概念。

(1)
在生存时间内,作者说,我可以摔倒,但为了逾越,我摔倒也要往前摔。
在被动生存时间中,你最好的选择,就是做一个毫无感情的做任务机器。用清晰的条目一一陈列,头脑会由一团混沌变得无比明朗。
你可以把任何一个“里程碑”事件定义为比赛,月度KPI、会议演讲、一份PPT,也可以是一个新产品的好评率。只有定义好比赛,你才能准备比赛。

(2)
在赚钱时间里,作者说,要动手解决让核心竞争力变强的问题。
所有的一切(体力、技能、知识),都可以通过训练变强,或者因沉沦变废。考试成绩和对当前成就的评估只会告诉你目前处在什么位置,而不会告诉你将来会达到什么高度”,在路上的长期主义者也这么认为。
人还是要选择做一个长期主义者,这样才不会因为某一次输赢,一时的绝望,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把自己的能力认知固化。

(3)
其实外表也是内心的外显和表达,好看时间里,作者说,很多日常的事情不是因为感觉好了才做,而是因为做了才会感觉好。所以在好看时间里,她最推崇的就是睡眠、运动、饮食。
每天都练是执行的关键,打卡记录也非常有利于提升完成率,照片的差异会让人获得极大的驱动力。
时间表严格前置的真实意思是,当我安排好在今晚8点到9点间健身,这一小时就成了几乎不可能撼动的时间段。
比起这一小时的拖延或者取消会影响运动效果,更可怕的是,你内心会默认所谓好看时间的优先级,是可以被其他任何因素影响的。
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这样。

(4)
关于好玩时间的定义有个重点:这段时间是我们主动选择的。挣脱信息流,不要当信息流的勤奋的无薪员工。获得哲学性无聊,给生活适当留白。从体验清单到创造清单。

(5)
心流是精神世界的熵减,让人从混乱的状态重新归于有序。
做一个聚精会神的人,是一生极为重要的事。在更少的时间里更集中地做事,而不是用更多的时间更涣散地做事。当你信任你的专注时,你的专注也会信任你。

end
最后,如果你一直渴望有一个人能敦促你走上这条道路,能够在诱惑袭来时拉住你不放,不许你胆怯,不许你沉沦,不许你随波逐流,不许你就此沉睡,那么现在,你自己就是这个人。
00
八芬
21天前
4月过去了。
在四月的身心俱疲的工作节奏下,唯一还在持续的就是运动,一个月里动了21次。短则十分钟,长则一个多小时。
不会给自己硬性要求,反正自己清楚能做的时候都做了。心力消耗太大的那段时间,能保证能睡个觉就已经很好了。
这是四月里自己做得很好的事,我已经很厉害啦。

4月 |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00
八芬
21天前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斯蒂芬•茨威格

茨威格的小说集版本众多,不同出版社摘录的短篇都不一样,所以用各自短篇的名称分享自己的一些感想。
最近刚好也在读毛姆的书,其中他有一个观点是:好的小说必须要让读者觉得有兴趣,其次,小说的人物要有个性,而不是每个任务都是跟作者本人的用语习惯一样。
茨威格就是这样吧,每一篇都很好看。

[灼人的秘密] 孩童视角对于成人时间情感的理解总是懵懂的,但最后总会理解的 情感和思想,经历波折之后,总会找到一条平衡的路,每个人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欲望和追求。

[里昂的婚礼]
动乱时期的爱情呀。在死亡面前,每个人都保留了最后的尊严

[看不见的收藏]
一种善意的谎言,能够支撑一个人活下去就够了。 我有时就在想,信仰对于一个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信仰本身的力量就太过强大。

[勒波雷拉]
忠实的仆人, 一心一意“爱”上主人,主人给无意的善意,对她来说却是恩赐 ,但最终却成为了悲剧。

[旧书商门德尔]
Zhan争让一切都不正常了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女人,一生只为一个男人活着,该是多么悲凉啊 但是信中的她一次又一次的提到自己是心甘情愿的、没有一丝抱怨的,似乎生怕这封信给男主造成负担。这种爱到卑微的爱情,盲目的崇拜让她蒙蔽了双眼,况且这个男人也是毫于担当的浪荡子。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她的爱情呢?年少不懂事啊,还是小孩子的她第一次看到与自己阶级不一样的绅士,那种崇拜之情很容易滋生,只是没想到这种感情持续了一生

[象棋的故事]
“若想精神世界变得丰富深刻,必须切断跟外部世界的世俗联系,只能面对无法逃避的自我。”

茨威格真的太会写小说了!
00
八芬
2月前
上一分钟,跟同事吐槽项目。 下一分钟,开始分享自己的看剧安排。 「你再不安慰我,我就自愈了。」
00
八芬
2月前
鼻炎患者最怕的是练完腹部训练的第二天……🤧好痛
00
八芬
2月前
“逃去”鹤岗买房的人。 最近在读《逃走的人》,正好在听一位出版社编辑的播客,她说一本书能畅销,往往是因为它让人「眼前一亮」或「心头一动」。 这本书显然属于前者,选题足够特别。 虽然这不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经历,但它确实反映了当下很多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和痛点。 书名起的比文章好,谁没有在面对生活和工作时,产生过“想逃”的念头呢。 读完这本书,我完全能理解那些选择“逃去”鹤岗买房的人。他们大多和家里人关系不太好,对过去的生活和圈子没什么留恋,但有一些安身立命的本事和存款。于是,他们选择离开原本的生活,去一个自己能负担得起的城市,买一套房,给自己一个“重新开始”的希望,找到了"低成本试错"的勇气。 尤其是在北方的寒冬里,有一个远离过往的栖身之地,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有种"向冷处逃亡"的浪漫。 我觉得这是时代的进步,互联网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生活的可能性。那些曾经想重新开始却不知道往哪逃的人,现在有了更多的选择。鹤岗成了一个避风港,虽然不是真正的隐世,但它提供了足够的条件让人可以暂时逃离现实。"房子不是终点,是重新出发的站台。" 不过,作为一本书,我觉得内容有点单薄,更像是一个微信公众号的选题,所以我没有给它打很高的分数。 读这本书,我更多是在读故事,而不是文学。 在读的时候,我会想,当年那波5万块买房热的人,现在过得怎么样了呢。
10
八芬
2月前
最近接触了一个新项目,是一个完全不挣钱的活,几乎没有利润,没有利润就没有回报,(公司的ZZ 任务,不干也得干)。一想到自己拿这点工资焊几个月的时间进去,接着就会因此丧失掉其他的有利润项目机会。于是一边又要干活,一边又觉得没奔头,内心非常挣扎。
然后,我就需要对自己进行一轮心理建设。或者说要问自己几个问题。
1.我能不干吗?
不能。还是得扛下去。工作不好找啊。
2.既然要扛下去,怎么开心地干?
我想起杨迪在《再见爱人》当嘉宾的时候,刚好撞上两口子闹矛盾大吵特吵,于是场面非常尴尬。然后杨迪说,我反正上我的班、cue我的流程。
3.为什么我会想到这件事呢?
因为工作环境里,想在乎的东西说起来可以有很多,比如:想要情绪稳定、想要同事评价好、想要同事关系好、想要领导满意、想要和合作方搞好关系、想要安抚领导情绪、想要事情推进、想要汇报得当、想要做事得宜、想要有好的报酬、想要舒服、想要有价值、想要有意义。
我其实想了一圈,我当然希望自己是一个趋近于内心完美的人,但是我做不到,我必须接受自己的局限性。在尽量让自己不内耗、好好活下去干下去的唯一办法就是放弃报酬、放弃得失、放弃让所有人满意,我唯一要保证的就是搞清楚自己要做的,然后去推进它、解决它。合作方不满意我也推进,你骂我我也推进。
我想起前年做一个项目,因为时间紧张,现场执行一片忙乱,甲方觉得我们响应太慢,一个劲在我旁边叭叭叭地说,全是她的情绪输出,对我的工作毫无益处,只会占用我的时间。我当时完全不为所动,盯着电脑和伙伴,继续干我的活。因为在那个节骨眼,我不是为了安抚你情绪的,我必须保证我的工作继续进行,不出岔子。
我要学习一年前的自己!

想起阿康说的,我们只能去迎接它、我们只能去背负它。是的,背负。
00
八芬
2月前
关于金秀贤,想起当时看星你的一个细节,让我内心对他打了问号。 星你有一段花絮里,当时俩人已经笑场了,于是导演喊了卡。然而,他还是亲了全智贤。 我当时觉得很奇怪。
00
八芬
2月前
今日关于情商的感悟: 不认同的事可以沉默,但不要泼冷水。 如果觉得好,就表达喜爱和称赞。
00
八芬
2月前
这两天,通过和同事的对话中喝鸡汤。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