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
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Zealen泽良
251
关注
80
被关注
0
夸夸
连续创业者|做过数亿用户的产品|群接龙、粉象生活、支付宝|Agent|MCP
Zealen泽良
8天前
很多播客内容要比视频的内容深很多。一方面,播客无需出镜,让很多上镜困难的采访对象,可以更低心理负担地尽情表达;另一方面,播客这种2-5人相互采访、提问的机制,本身就是一个“场域环境”,能够激发人的表达。
0
0
0
Zealen泽良
1月前
大多数Agent创业者做的都是AI生产力方面的,但我们最近则对AI时代的生产关系,想的更清楚、更深入了。
0
0
0
Zealen泽良
1月前
我们如果想在碎片化的时代更好地生存,我们就需要学会在碎片化的时代学习。而不是说,要忤逆自己的人性。但是想持续碎片化学习的关键,是建立自己的闭环的“思维模型框架”、“行动框架”。那么,所有碎片化的内容,都是不断在打磨你的“思维和行动大模型”了
1
0
0
Zealen泽良
1月前
非常同意。目前AI的交互,被chatbot引入了歧途。我的观点是,几十年的GUI界面,是PC+手机时代,可见屏发展非常成熟的一套交互。chatbot对于传统GUI来讲,只是补充,而不应该占据主导。
冷冷enjoy: AI产品交互,别只想着chat box 啦! 来点新玩意,搞点新意思 最近太喜欢看Zara Zhang的视频了,还在厂里的时候就天天追更Zara’s Blog,一直觉得离开字节最舍不得的不是各种福利,而是汇聚太多优秀的人写出的精华知识库。
2
0
0
Zealen泽良
2月前
改造现有互联网,适应AI是对的。移动互联网早期,移动浏览器都是改造传统pc网站,适应手机浏览。但是移动设备崛起之后,浏览器都被边缘化了。全都是原生的APP来适应移动设备,适应用户对用户体验在手机端的的极致要求。
常高伟_长山: Browserbase的方案和我们的方案是两个不同的技术路线; Browserbase是让AI适应现有的互联网; ANP想改造现有的互联网,以适应AI; 从策略来看,先从Browserbase这类AI浏览器的方案切入也没有问题,先创造价值,再平滑的切入到最终的方案。最后,AI浏览器要争夺的,还是互联网入口,看是否能够成为一个Personal Agent。 不过我们还是坚决的从最终的方案做起。算是一个非共识,Agent技术发展的越快,对我们的路线越有利。 AI agent基建持续火热,又一笔4000万美金大额融资,16个月估值3亿 https://mp.weixin.qq.com/s/ZrH4I98zzWYfHZywim98vA
2
0
0
Zealen泽良
2月前
感觉人生总在不停地重复。从2010年开始入互联网圈子开始,很多过往的经历就是在重复。搭建合伙人团队、股权分配、选择方向、技术选型。上天好像就是在不断用同样的事情考量,你的判断。
0
0
0
Zealen泽良
2月前
同意
Mars任鑫: Sarah Guo:Cursor for X 是我认为当下最清晰、最巨大的创业机会之一。找到一个像代码一样复杂的领域,然后用 AI 创造出极致的用户体验。
0
0
0
Zealen泽良
3月前
手动点赞
熊猫ai甘蔗: 写在Figma上市日:被忽视的技术成功典型 几小时后,Figma将在纽交所上市,股票代号FIG。有必要说一说Figma的联合创始人Evan Wallace,他2021年离开Figma之前一直担任CTO。如果现在大家都说想找十倍工程师,我觉得Evan可以称之为百倍工程师,或者用另一个词——他是一个Transformative Engineer。他能把之前大家不敢想或者觉得不可能的事情,通过工程的方式变得可能。 Figma虽然被很多人认为是商业成功或产品成功,但它核心其实是非常典型的技术成功。正是基础技术构建让这个产品能够超越时代,做出基于Web的多人协同设计工具。 从Evan的blog中可以看到他当时在Figma做的一些事情。Figma是第一个真正大规模使用WebAssembly的app,当时这个技术刚刚出来,还没有人用它构建过大型软件。现在很多硅谷投资人都写过,Figma早期跟他们pitch时,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浏览器的性能不可能做这么heavy的东西——在浏览器里做设计软件。 但Evan自己写了整个渲染引擎,用WebAssembly+WebGL技术实现。这个难度有多大呢?相当于一个人干了顶级大厂UI framework几百人的活。Figma还自己实现了字体编辑系统,支持所有语言,包括从右到左、从左到右的文字,而且必须让设计师满意,字体渲染精度要求非常高。在这个过程中,Evan甚至需要自己去修复浏览器的bug,包括Firefox、WebKit、Chrome。 同时因为Figma是协同软件,于是Evan又自己做了一套底层协同的网络协议。 当然还要提一嘴,离开Figma后,Evan还做了esbuild,让web开发的打包速度比之前提高了百倍,带动了用高性能语言重写web工具链的新浪潮。 现在AI工程和AI代码能力变得更强大了,但我不希望AI代码能力最后带来的只是多了一千倍的vibe coding的简单网页,而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像Evan这样去做真正的技术突破,把之前大家认为不可能的东西变成可能。
1
0
0
Zealen泽良
3月前
非常同意!
hidecloud: 由CIO线发起的AI变革大多会失败。因为这一轮AI革命是业务上的变革,而不仅仅只是把既有的业务运作模式给AI化这么简单。想要复制之前企业上云那个路线,不可能成功。每个公司都需要自己的AI发改委。
0
0
0
Zealen泽良
3月前
百度自己搞的项目,也像这个扇子一样,四处漏风,大部分都没兜住。
杨远骋Koji: 今年 WAIC 的第一 Aha Moment:百度送了一把镂空的扇子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