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带来的许多效用,以人类目前的统计方法(如GDP、业绩增长等)其实很难实现有效衡量。
比如,得益于AI,我的专注力实现大幅提升。为什么呢?因为智力资源的可得性飞跃式提升,我反而可以将时间倾注在对我而言更重要的领域。换做以前,比如我想要达成某个目标,我需要先学习诸多相关知识、甚至追溯历史,然后才能开始做自己原本想做的那件事。但现在,得益于AI提供的智力能力支持,我可以迅速而直接地进入我原本的目标。它不仅仅是一种时间上的节省,更是专注力的节省。
再比如,同样的工作产出,原本需要7小时,但现在5小时完成了,多出的2小时我用来玩耍,这个玩耍并不消费,比如就是去公园散步休闲。这明明十分有意义,但在统计意义上,它没有可衡量的产出增长。放大到整个GDP范畴,这个量级就可以很大,但仍然无法“被统计”。因而会有AI效用不支持继续的capex等等。
那么,是不是我们的统计方式需要做出改变了呢?GDP统计方法在历史上本就一直充满争议,但在工业时代,这一矛盾未显著到无法走下去。但信息时代来临,这一基于物质世界、基于工业时代的统计方法,终将走到需要改革的时候了吧。
AI产生的变革不仅仅是生产力的,也延伸至生产关系。这一步,近在咫尺,但又一定如最后一公里那般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