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白日梦与诗
19关注279被关注2夸夸
INTJ 自由职业
我是你流浪过的一个地方~
请记得世界和我始终都是爱着你的💕
博客:blog.brmys.cn
公众号:白日梦与诗
置顶
白日梦与诗
1年前
🧙🏻苏苏的1000份精华思考合集(索引篇)

苏苏的精华思考——

0️⃣4️⃣7️⃣-搞钱思维之先予后取
🔗m.okjike.com

0️⃣4️⃣8️⃣-NLP逻辑层次模型之牛人思维
🔗m.okjike.com

0️⃣4️⃣9️⃣-什么是钱?
🔗 m.okjike.com

0️⃣5️⃣0️⃣-有效学习产出物
🔗m.okjike.com

0️⃣5️⃣1️⃣-顶级学习思维之模仿
🔗 m.okjike.com

0️⃣5️⃣2️⃣-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 m.okjike.com

0️⃣5️⃣3️⃣-《矛盾论》、查理芒格的逆向思考、反者道之动的思考
🔗 m.okjike.com

0️⃣5️⃣4️⃣—「2024年年终总结」小记之为什么要年终总结?
🔗 m.okjike.com

0️⃣5️⃣5️⃣—2025年,不妨这样改变!
🔗 m.okjike.com

0️⃣5️⃣6️⃣—个人发生关系
🔗 m.okjike.com

0️⃣5️⃣7️⃣—改变的三条原则
🔗 m.okjike.com

0️⃣5️⃣8️⃣—苏苏的人生“改变”算法V1.0:改变=闭环+克服完美主义+迭代
🔗 m.okjike.com

0️⃣5️⃣9️⃣—峰终定律的应用
🔗 m.okjike.com

0️⃣6️⃣0️⃣—如何管理微信标签?
🔗 m.okjike.com

0️⃣6️⃣1️⃣—如何请教问题/找人帮忙————个人建议(不针对个人):
🔗 m.okjike.com

0️⃣6️⃣2️⃣—再聊人脉_2025.07.17
🔗 m.okjike.com
——————————

碎片思考输出——

0️⃣3️⃣0️⃣你的缺点恰恰也是你的优点
🔗 m.okjike.com

0️⃣3️⃣1️⃣一些具体场景下,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区别
🔗m.okjike.com

0️⃣3️⃣2️⃣关于拖延的思考
🔗m.okjike.com

0️⃣3️⃣3️⃣-如何提高执行力
🔗 m.okjike.com

0️⃣3️⃣5️⃣-关于人脉与价值思考
🔗 m.okjike.com

0️⃣3️⃣6️⃣-要刻意的扩大自己的信息源和过滤自己的信息源
🔗 m.okjike.com

0️⃣3️⃣7️⃣-刻意养成习惯的小技巧
🔗m.okjike.com

0️⃣3️⃣8️⃣-学习要分清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m.okjike.com

0️⃣3️⃣9️⃣-辩证法:世界怎么样存在
🔗 m.okjike.com

0️⃣4️⃣0️⃣-提高做事效率方法——放弃固定式、重复式、时间段的效率安排
🔗m.okjike.com

0️⃣4️⃣2️⃣-关于时间管理的一点碎碎念
🔗m.okjike.com

0️⃣4️⃣3️⃣-如何回复喷子
🔗 m.okjike.com

0️⃣4️⃣9️⃣-如何学好数学?(如何思考问题)
🔗 m.okjike.com

0️⃣5️⃣0️⃣-新手该如何记录时间
🔗 m.okjike.com

0️⃣5️⃣3️⃣—聊聊人脉和闭环
🔗 m.okjike.com

0️⃣5️⃣5️⃣—499为什么感受比599便宜很多?
🔗 m.okjike.com

语雀

211
白日梦与诗
2天前
1/ 不是去找感兴趣的事,而是把当前的事努力做好,快速的获得正反馈,积累自信,这样你就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慢慢的就会熟能生巧,习以为常。

2/ 比起各种方法,把事情做成是最重要的。而比把事情做成更重要的是这个事是否可持续。

3/ 上个月开始恢复引体向上锻炼,一开始能做1个2个标准引体(完全下去再上去),然后慢慢的现在可以做7个标准引体了(当然也是因为我有一定的健身基础)。

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方法和饮食注意,我每次出卧室门,包括洗漱完都会过去拉5个引体,累积下来,一天少则十个,多则几十个。慢慢的就变好了,重要的是可持续性。
00
白日梦与诗
3天前
所谓的成长就是在不断的挖掘这些限制性思维,并改变旧有错误的思维,形成新的思维路径。

这个就得多看,多思考,多事上练。
多看,是了解大数据样本,获取更高质量的信息和答案;
多思考,是深挖自己的内在,找到自己的人生课题;
多事上练,是破心中贼,在实践中成长、突破,检验真理。

阻碍自己成长的,一方面是这些限制性的思维,还有所谓的“见识”,再者就是“资源”。
限制性自己的东西,是自己主观的东西,是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的;
见识,其实成本很高,但是也可以不断的提升,这个就跟家庭有很大关系了;
资源,是一个很稀缺的东西,所谓权力、地位,本质上也是对资源的把控力;
00
白日梦与诗
17天前
🧙🏻‍♂️ 如何区分事实和观点
🔗 blog.brmys.cn
📑 这篇思考始写于2022.06.21然后今天又完善了一下并发表到博客。

这个课题我依然觉得是极其重要的。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触信息,但是却没有认真思考过该如何筛选和甄别。

1️⃣ 信息形成环境,环境塑造思维,思维产生决策,决策指导行动,行动产生结果。

2️⃣ 梳理清楚概念:事实、观点、立场、信仰、论点、谣言、段子、弱传播、信息茧房、回声室效应、认知失调、预设立场、证实偏见、逆火效应等。

3️⃣ 分享信息分类、筛选、处理的思路;

4️⃣ 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思考,如何更有逻辑性的表达?

5️⃣ 分享观点、事实的处理流程图。

💭 金句
1、人们并不关注事情,而只关注对于事情的描述。
2、每个⼈的智⼒上限,取决于他的⽇常信息来源的数量和质量。⼤脑即使灵光,如果缺乏频繁⾼质量的外界信息输⼊,很快还是会黯然失⾊。
3、重要的并不是对方说了什么,而是对方说的是否有质量!

🏷 #苏苏思考 #事实 #观点 #cflow
📅 2025年08月21日
20
白日梦与诗
19天前
刚在做笔记,脑子里突然想到一个东西——重复。

前段时间,我脑子里突然想到两个成语。
这两个成语恰因为太普通了,导致我们可能从来都没有深刻思考过。

1、习以为常

这个是我学了很多脑科学的原理,
深度理解了大脑的快系统和慢系统以后才慢慢真的理解的。
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多么陌生的领域,多么讨厌的好习惯....
只要重复的多了,就会被洗脑以至于变成下意识的行为。

我最常举的例子,开车。
刚开始学开车的时候,每一步都需要集中注意力,顾不得和旁人说话,生怕出错,这时调用的主动控制系统。

一旦学会了开车,和朋友聊着天,唱着歌,就把车开走了,这时调用的是自动驾驶模式。

2、熟能生巧
一件事,你做的次数足够多,足够熟悉,就总是能想到很多优化的方案和技巧。

当你想探索一个领域的时候,不妨输出100篇关于这个领域的指南和认识,你自然会成为专家。

换言之,很多时候,连熟都算不上,更何谈巧呢?
00
白日梦与诗
26天前
Get笔记➕GPT快速🔜提炼短视频精华内容

我日常使用B站频率比较高🙋🏻‍♂️经常能发现一些高价值需要深度思考的视频📹,很多属于-> 英文视频,🎬中文字幕。

这类视频我基本无法做到当下即时学习🥸
需要动脑,需要专注,需要做笔记......

限制性条件太多了💺,所以基本都是先扔到「收藏」📦里囤着。

新思路——🤖
1. 复制B站视频的链接;

2. 打开「Get笔记」,系统会自动识别链接,并完成两个操作(提炼文稿➕AI总结📑)
这里提一嘴🙋🏻‍♂️,Get笔记支持:B站、抖音、小红书短视频📹如果是YouTube,可以使用notebooklm🚠

Get笔记提炼内容是支持后台操作的🗺️

3. IF 内容不感兴趣,Then 快速看一下Get笔记 AI🤖总结即可。

4. IF 内容有价值,Then 复制文稿📑,同时发给GPT:“帮我提炼一下核心内容和有价值的观点”与Get笔记的总结两者交叉比较。如果还不满意,那就打开视频对照原文思考🤔

【其他】关于长视频的课程,我以前整理过一个借助gemini等大模型进行总结提炼的方案💾
12
白日梦与诗
27天前
所谓的怕,多是自己“洗脑”出来的。

我发现,我这一路的成长,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破心中贼”的过程。
在这个路程中,我是能够觉察到自己的心理感受变化的。

很多自己极度恐惧的事,导致无限期的拖延甚至是逃离,但是真正在面对、处理的时候,发现也就那么回事,什么坏的情况都不会发生。
类似的觉察出现的越多,就会让我越发深思。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写过一段话:
“悬而未经的问题=游戏中的boss。拖得越久,这个Boss长得越大。因为面对恐惧,拖得越久,越没有勇气去面对。”

起初的怕,是因为自己面对未知无所适从,但是大脑又极度讨厌模糊,所以为了保护自己,大脑会假想出一些担忧,让你觉得,你去做了就会招致极度不好的结果。

于是面对恐惧的时候,你选择逃避就成了一种自我保护。

但问题在于,
1、恐惧的情绪太大了,你无法调用前额叶皮质进行理性分析,大脑假象出来的担忧是否为事实(多数情况都不是事实);

2、“错误的假象”重复的足够久,就会直接固定在伏隔核内,变为你身体的“器官”,导致你认为那些危险的结果一定会发生,这就是事实,于是你更不敢面对恐惧了。
00
白日梦与诗
1月前
苏苏《传习录》近日学习(੭ •_•)📚

1. 关于交友
2. 关于拖延
3. 关于专一
4. 学无止境,和高人学习
5. 物来而顺应,事上练
6. 下学而上达
7. 持志如心痛
00
白日梦与诗
2月前
🧙‍♂️再聊人脉_2025.07.17

人脉的本质是平等的价值兑换,重要的不是对方有什么价值,重要的不是你「认识」了谁,而是你有什么价值。

这是很早以前,我公众号文章里写过的观点,
基于这个观点有如下结论:
1. 你对人家好,人家未必会对你好。(通过为别人不断付出的方式,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可或回报,是不靠谱的。当然对人真诚加换位思考,永远会让人舒服的。这里的「好」,一定是对方认为的好,而不是你认为的。)

2. 以经济往来维系起来的关系并不牢靠。

3. 你「认识」谁不等于人家会帮你,何况人家未必认识你。

上面这些结论是以前聊明白的,但是还有一个观点没有阐述清晰:“你”有什么价值?

事实是:在复杂的人际关系社会里,你一定有自己的价值。

这里的核心结论在于,当你越来越好,能量越来越高的时候,就会有更多同频的人主动向你靠近。
1)同频以为着高质量,高能量,优秀且不消耗你的人。
2)更多意味着源源不断,是海洋而不是小水沟。
3)别人主动,以为你拥有更多的确定性和掌控感。
而你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让自己越来越好。

如何让自己越来越好?
必要的前提是,做有利于自己变好的输入,看书,听课,输入大量高质量的信息。
同时,提高思考的频率和质量,多问几句为什么?时而复盘和反思。

更重要的是「输出」。
你只有将自己的观点输出出去了,别人才有看到的机会。
所以要大量输出。

输出自己的观点/价值,最担心的是别人怎么看待?这是恐惧的来源,其实就两点:
1. 没人会在意你的不堪,但会有人嫉妒你的优秀。你不怕自己优秀,但会害怕自己输出的东西是垃圾,想清楚出没有除你以外的其他人会在意就没啥好怕的。

2. 问自己,比起失去,我能收获的是什么?

这里再补充一点,
“雪中送炭总是比锦上添花来的更难能可贵”(这也是我之前分享过的观点)我想对这个观点再做个补充:当你能量不高,价值不够的时候,你的“雪中送炭”放在对方眼里也是大打折扣的。

---
01
白日梦与诗
2月前
投资和投机

以下内容是段永平早期在浙大的一次分享,后面我会说说我的理解和思考。

投资和投机看起来一样,都是买股票,然后涨了以后卖掉。
投资是比较长期的,是去买自己看懂的,是愿意拿在手里的,投资是需要很多理解和功底的。
投机是个游戏,游戏不能说好坏。对于赌的游戏,赢钱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赌。

段永平举了一个“万科”的例子,

他买(这只股票)的时候两块多钱,到十块多钱的时候就卖了。

为什么卖了?

因为在买这只股票的时候,他认为无论如何,它值十块钱。

但结果意想不到最后涨到最高近50块。

段永平说,“这很正常,我卖的时候我很清楚,因为我人在美国,我根本就不跟踪它,它一达到了我的价格,我说哎果然到十块了,那就可以卖了,我就卖了。也不后悔,就像巴菲特把中石油卖了的逻辑是一样的。很多人评论他买早了,买晚了。我说这个人你评论他的时候就已经错了,因为我对万科的了解就了解到那个地方,所以它后来涨上来跟我没关系,我也不是很懂,我现在看我还是觉得他贵,所以这个东西没道理啊。但是人家看他未来会怎么样怎么样,你能看见他看懂他的未来,表示你了解这个行业,但我从来没做过房地产,我怎么看都看不到他的未来啊... ...”

投资和投机有个很大的区别,当你买的股票在跌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心态?

当你买的股票在跌的时候你想卖,就表示你在投机,你如果想买就表示在你在投资。

投资是不看时点的。(不盯着大盘)

我的理解:

我们平时所做的「决策」,包括对于结果背后的行为反思(因为行为本身也是有决策所导致的)这些决策的背后是“投机”还是“投资”造成的?我们是否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以及是否理清楚投资和投机的区别?

如果没有理清楚“投资”和“投机”的区别,又何谈“长期主义”?

换句话讲,搞清楚“投资”,有助于我们深刻的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长期主义”。

根据上面段永平的分享,先去思考,什么是投资?

投资是,“比较长期的”,“自己看的懂的”,“看得见的”,“愿意拿在手里的”,“涨了以后卖掉”,“跌的时候想买进”。

从结果上讲,是“涨了以后卖掉”,也就是换取高回报。

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自己看的懂”,“看得见的”,“愿意拿在手里的”。

因为看的懂,所以“看得见”,所以“愿意拿在手里”,所以“愿意且应该长期”,所以心态上“跌的时候想买进”。

这里的懂,指的是自己的「认知边界」。

我觉得最容易理解的就是上面段永平买万科股票的例子,我买这只股票的时候两块多,我买的时候就看懂了,他值十块,所以他到十块的时候我就卖掉了,以后是涨是跌都不关心,因为我只懂这么多,所以不需要长期盯着大盘看。

如果我不清楚为什么两块多的时候买,不清楚什么时候卖,就是投机。

道理上,我们要多做投资而非投机。
1.问自己,我要做的是投资还是投机。
2.深入想想,什么才是投资。
3.做这个决策的依据是什么?长期是多长?看的见的未来是什么?这几个问题必须搞清楚。
4.以上问题里,我的认知边界在哪?我懂多少?掌握确定性和掌控感。

其次,努力提升自己的认知。
00
白日梦与诗
3月前
慢慢就读懂了,罗曼罗兰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生活的真相”充斥着成年人的无助与妥协,酸甜苦辣咸,柴米油盐酱醋茶,喜怒哀乐掺杂其中,心累也是常有的事。

“依然热爱生活”代表着积极面对,不妥协,微笑,乐观,一次又一次爬起。

能做到的,真的算上是英雄了。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