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姜涛jt
1k关注8k被关注23夸夸
自由撰稿人、非虚构写作者

一个诚恳、脆弱、敏感、追求极致表达和共鸣的人。
置顶
姜涛jt
5月前
写写字,看看猫,看看云,做做饭,快乐的话就继续躺着吧。
00
姜涛jt
3天前
时间又过去了一年半,这个十一刷朋友圈,又有两个当时(2024年上半年)社交软件上聊得还不错,甚至有一个见过面的女孩有对象/结婚了。而我的感情状态还是很稳定的单身。

理性来看,我过去两年的生活状态很波动,一直在找自己的活法,没有更多时间关注感情,可能也不适合进入一段关系。去年上半年之所以能有一些dating对象,是因为那时刚回到稳定的工作,稳定的社会身份给了我一些底气,所以开始高频使用dating app。

即便如此,想想看,去年还是有几个表达过喜欢的女生,虽然没能在一起,好像我还是挺努力的。今年的话,年初有一个很喜欢的女孩,最后也没在一起。之后的时间不知道是封心了,还是怎么的,人在数字游民社区,身边偶尔也会女生经过,但再没和人真正接近过进入一段严肃关系。社区走走停停的性质,也让花时间了解一个人和长时间相处变得奢侈。

和gpt聊了一会儿,之所以有这么多情绪,大概还是非常非常非常渴望一段亲密关系的。记录下来吧,看看未来会发生什么。

姜涛jt: 这两天知道两个从dating app认识的女孩,都有男朋友了。一个是1月份认识的,一个是4月份认识的。知道的时候,有一些唏嘘,这两个女孩都是我标记“super like”的,虽然没见过面,整体上应该还是很欣赏的,其中一个女孩聊天也有很多共同话题。但我因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一直没能拿出时间推进关系,比如约见面。我回想了过去几个月经历的,每个周末在做的事,我好像真的真的没有精力去线下约会,去见陌生的人。这个精力不单是时间,而是要用心准备约会内容,要好好收拾自己,要再次讲一遍自己的故事,可能也不一定非常愉快。我选择了休息,选择了见老朋友,选择了群体聚会,选择了工作,选择了独处,选择了一个人看live和电影,选择了做自己确定愉悦放松的事。 我真的很努力了哈哈哈哈哈(苦笑。

71
姜涛jt
16天前
山川小学,多么好听又开阔的名字。去到那里,你会感受到,孩子们真的生长在秀丽的山川中。

因为正好在安吉,刷到三年前加的一个公益组织的招募,就报名了志愿者,每周给孩子们上一节“演讲与表达”课。

表达是我的长项,也是我赖以生存和引以为傲的部分。我的第一节课是教孩子们更好地做自我介绍,也借机了解ta们。

我准备了一些自认为和ta们相关的经历作介绍:中考语文满分、大学演讲比赛第三名、和留守儿童通信6年、去过四个乡村学校…但孩子们问得最多的是——你是哪里人?你睡没睡过炕?东北下不下雨、下不下冰雹?你认不认识“东北雨姐”?东北的烧烤是不是又便宜又大串?

一方面,我能深刻地感受到网络文化对ta们的影响——几乎所有孩子说的爱好都有打游戏,短剧取代了小说成为了新一代电子榨菜,随口而出的网络热梗和搞抽象让我猝不及防。孩子们问我,“老师,你是不是不上网?”

另一方面,我感觉到ta们好奇远方,而且好奇得很具体。ta们尚没有能力关心其他人的命运,以及遥不可及的升学和未来。ta们更关心自己在游戏中的排名,关心朋友和自己的关系,关心每天开不开心、自不自在。

我为ta们担忧,担忧松散的家庭教育和过度入侵的网络文化会侵蚀ta们的生命。我也为ta们开心,乡村里并不繁重的学业压力,让ta们起码目前还可以这么肆意、快乐。

哦对,关于我,ta们还好奇年龄、是否结婚了、是否有女朋友,ta们问我为什么不结婚?后来校长告诉我,有近一半的孩子的家庭都是单亲、重组或者留守的情况,ta们应该也会好奇,大人为什么会选择结婚,为什么会选择生下自己,又为什么选择分开。

其实很多大人也搞不明白,稀里糊涂的。

课堂上,维护纪律是最难的事,孩子们实在太活泼了,我开始不适应,觉得推进不了课程,也无法让自己“被听见”。第二堂课开始,有个老师进来了,同学们立刻正襟危坐。这个词很形象,有个女生真的把双手交叉叠放在桌子上。整个教室鸦雀无声,我反而不习惯了,一个人讲着有些无聊的“优秀演讲三要素”,旁边还有一个老师看着,我像是个教学机器。

我很讨厌这种形式主义,教室里安静的那两三分钟,我不知道孩子们听没听进去,我是没感受到我和孩子的连接。那位老师离开,我赶紧让那个女生恢复之前的坐姿。

我开始接受,甚至觉得那种吵闹非常可贵。课堂上也有孩子突然躺在一旁、睡觉、窜上讲台,有些是我之前完全想不到的。但再一想,这不就是孩子嘛,没有成年人会在别人讲话时突然躺下。礼貌和规矩,我相信ta们迟早会学会的,因为社会会给ta们碰壁和反应。在我这里,能安心做小孩比较重要。

上课结束,等待校长的间隙,我又和这所学校的其他孩子打了照面。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和我问好,问我是谁。孩子们揪着我手上的手环,撒娇式地让我给ta们,我应付不过来,给出去两个。更大的问题来了,看到的其他孩子不满意了,“为什么没给我?”这真是个好问题,我只能推脱说“下次带给你们”。

这其实是明确规则和保证公平的好机会。怎样能得到奖励?得到奖励是否应该珍惜?每个人是否都有得到奖励的机会?不只有成绩好的同学才能得到奖励。

和孩子们相处的2个多小时结束了,我有些疲惫,但也恋恋不舍。我当然知道身为一名老师的不易,但种种感受又把我拉回了去到过的广东、河南、天津、河北的那些学校,那些和孩子们相处的瞬间,是如此清澈和美好。

我要提醒自己两件事:1.把自己当作ta们的朋友;2.ta们说什么比我讲什么更重要。

一段美好的日子,开始了。
00
姜涛jt
19天前
远航是我身边最不受世俗约束,不受他人评价影响,自我价值观非常坚固的人,几乎没有之一。

我好奇是什么造就了这一切,访问了他,却不想听到一个“寻路中国”的故事。13岁骑行千里,跨越河南和山东,19岁立下了旅居世界的理想生活,他说,他得以真正看到这片土地,看到这片土地上,真正活着的人。

这是他可以肆意生活的底气,也是能坚守自我的原因。

002 | 花7万块走过6国43城,做数字游民社区,他想过流浪世界的生活

不上班ing

40
姜涛jt
22天前
第一期正式录制的播客,讲一讲三段不上班的日子。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收听、关注。以后会以访谈的形式,链接更多不上班的朋友。

001|我的不上班工龄,接近1000天了

不上班ing

21
姜涛jt
1月前
今年是在蓝信封写信的第六年,欢迎有余力,关心儿童成长和乡村教育的朋友加入~

仍有40000名乡村孩子正在等待他/她的专属笔友

01
姜涛jt
1月前
即刻有写互联网、科技、文娱、消费稿件经验的朋友可以联系我,有长期写稿需求,要求在行业媒体/自媒体工作过,有代表作。

自带选题或者接受选题指派都可以,2000r/篇,3000-4000字。
51
姜涛jt
1月前
有在抖音/其他公司,做直播/团播的运营或者产品经理吗?或者认识这样的朋友。离职的也行,有可以接受采访的吗?主要想了解一下PK、等级、礼物特效这些直播间玩法设计的思路,和这些岗位的工作目标。

我在做一个团播的选题。
01
姜涛jt
1月前
一场5个小时的采访结束了…第一次经历…手忙脚乱,筋疲力尽,又觉得好有意义。
00
姜涛jt
1月前
三年后 重回阿那亚
没有日出 阴天快乐
00
姜涛jt
1月前
水之湄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