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cts.sf
53关注27被关注0夸夸
周中建AI,周末建自己。工程是途经,创作是终点。
👨🏻‍💻硅谷2B初创,专注大模型私有化部署/优化。
🎙️播客《仨言俩语|北美打工人》,欢迎订阅收听
cts.sf
9天前
办公室里肌肉松弛,灵魂紧张。
大山深处肌肉紧张,灵魂松弛。
#播客笔记

076 徒步属于每一个亲近自然的灵魂|硅谷工程师们的硬核徒步故事

仨言俩语|北美打工人

00
cts.sf
18天前
新节目!以反思播客拖更三个月为契机,聊了聊最近频繁遇到的挑战:如何通过积极的向上管理来保卫自己的工作生活平衡。

周末晚上被CTO钉钉我该假装看不见吗?打工人如何突破能者多劳的怪圈?如何60天内在新公司快速建立信任?

一句话takeaway:对这些工作SAY YES: 重要紧急且非我不可,其他均可SAY NO。

欢迎你来「仨言俩语」和两个北美打工人一起吐槽上班,享受工作。 #播客笔记

075 在北美大厂/初创的一些向上管理经验分享(外加拖更三个月的反思)

仨言俩语|北美打工人

00
cts.sf
1月前
看到缅甸地震新闻,想到旧金山也是地震高风险区,当即和ChatGPT来了一场对话式地震演习。把学到的一些best practice总结如下,可依据个人情况调整采纳。
01
cts.sf
2月前
Focused 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

“我想Elon Musk就是用自己做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包括乔布斯都喜欢练习冥想。冥想或不冥想不是重点,重点是你要能够学会控制自己的“稀疏”注意力,把宝贵的注意力资源用在核心的信息处理上”

广屿Ocean: 你可以跟AI学的是不断模仿【顶级人类大脑】 AI的本质其实就是不断地在模仿顶级的人类大脑 最近又有篇文章火了,起因是朋友问了我一个很有洞察的问题,“Elon Musk和普通人的区别在哪,为什么他能同时管理包括特斯拉、space x、星链、X在内的那么多家公司,直接向他汇报的人都已经超过300人了,管理学上认为一个人直接管理十几个人就已经是极限了,这还不包括他间接投资的项目,咋做到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说最核心的一个,叫【有序专注】,啥意思? 举个例子,去年Elon Musk接受深度采访并出版的自传里,有一个特别深刻的洞察,就是他和团队内的牛人有一个共同特点,这些人都能做到【有序专注】 意思是当你特别想做一件事的时候特别的专注,这时候其他事对于你来说是不存在的,而不是做着这个的时候想着那个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是后面这个状态,大多数平庸的人都是平庸在这个毛病上,做着手上的事的时候还想着有3件别的事没做呢,看一会电脑又刷一会手机 “有序专注”这个特质被中信出版社总编辑方希老师称为【情种体质】 比如像《天龙八部》里的大理皇族段正淳,他是一个同时喜欢很多人的情种,但他在面对面前这个人的时候,对于此时此刻,其他人是不存在的,他就是很爱你,他就是甚至愿意为了你去死,他就是为了愿意讨你一笑付出巨大的代价和承诺 而真正的牛人做事就是这样,就是你能不能在做这个事的时候就仿佛全世界只有这一个事,而且你那么的“喜欢”这件事,你只想解决它,对于其他事情你根本心无旁骛 最后,为什么我说Elon Musk的思维方式和顶级AI一摸一样呢? 在DeepSeek最新发表的论文NSA注意力机制中,提到了一个关键改进就是“稀疏注意力” 简单来说就是,之前的算法采用“全注意力机制”,当大模型需要处理的上下文越来越长,对计算资源的占用变得不可忍受。而“稀疏注意力”就找到了一个既没那么占用计算资源和内存,又不损失性能的注意力机制。在算力有限的情况下,你需要衡量权重,更加专注 这对我们普通人有啥启发?我想Elon Musk就是用自己做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包括乔布斯都喜欢练习冥想。冥想或不冥想不是重点,重点是你要能够学会控制自己的“稀疏”注意力,把宝贵的注意力资源用在核心的信息处理上 想什么都关注到,你就什么都没关注到 ​​​ 我有一个感觉,就是包括DeepSeek公开展示的AI思考过程,你会明显感觉到,AI的进化过程某种程度上就是摒弃低级的人类大脑思维模式,学习高级人类大脑的思维模式。而这一次AI的进化是关于“注意力”的进化 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

00
cts.sf
3月前
在AI加持下每天都充满了”有力感”:很多曾经可望不可及的idea都突然变得触手可及,跃跃欲试。
乐观地说,AI帮每个热爱创造的个体倍增了生命的厚度,让他们有机会用一辈子完成前人N辈子的梦想。
个体效率增加的同时,时间在增值,任何为人类节省时间或延长时间的方法都将被更为热烈的追捧:新一代的交通工具,减少睡眠时间的药物...不过在这些科幻产品落地和降价之前,对打工人最切实可行的办法还是管理好自己的身心健康。
用健康保证生命长度,用AI倍增生命厚度,与各位AI建造者共勉。

059期 卷不动了🥱,打工人要学会的7种休息

仨言俩语|北美打工人

00
cts.sf
3月前
专注模型私有化部署的硅谷初创公司在开源模型的滋养下快速生长。
(以下是AI翻译)AI 推理基础设施公司 Baseten 宣布完成 7500 万美元的 C 轮融资,由 IVP Spark 共同领投,Greylock、Conviction、South Park Commons、Basecase Lachy Groom 等现有投资者继续参投,01a Adam Bain Dick Costolo 也作为新投资者加入。Baseten 成立于 2019 年,旨在为开发者提供将 AI 集成到产品中的工具和工作流程。随着 AI 技术的快速发展,公司计划利用这笔资金加大研发投入,扩展地理覆盖范围,并继续招聘顶尖人才,以构建全球领先的 AI 推理平台。

Announcing Baseten’s $75M Series C | Baseten Blog

00
cts.sf
3月前
分享了我第二次离开硅谷大厂加入AI初创公司的一些体验和感想。

13:02 上头理由一: 多样又刺激的工作内容
- 工程师,咨询顾问,客服三位一体
- 工作项目以周为单位在变化
- 恰到好处的差旅时光
31:57 上头理由二:极强的存在感
- 切身体会到”与公司共存亡“
- 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公司运作,为公司成长期的阵痛出谋划策
43:58 上头理由三:不断刷新认知的机会
- 前排视角观察行业,一手感受AI大模型离落地有多远
- 每一个客户的deal都在教你“如何赢下市场”

073 👋再见大厂,我在硅谷AI初创公司工作得很上头

仨言俩语|北美打工人

11
cts.sf
3月前
受邀参加OpenAI举办的Engineering Happy Hour(应该翻译成AI工程师喝酒联谊?),总部在一个不太起眼的大办公楼里,唯一出现的管理层Greg讲了个两分钟的开场白就不见踪影了,大意就是“这是工程师的黄金年代,大家可劲造AI吧”,最大的收获还是从各种OAI员工听到的一手(非官方)消息以及在现场的people watching:
- 现场很多来宾都有意加入OAI,不乏很多已经在面试流程了,现任公司有Waymo,Tiktok,Nuro,Google...
- OAI目前还是一个非常research heavy的公司,虽然营收可观,但烧钱(GPU)速度还是远远高于赚钱速度,不过人家对变现这件事不上心也不着急,一个佐证是他们做市场/产品的人比对手Anthropic少太多(我也是第一次知道A在公司总人数上早就超过了O),像聊天界面是否显示思维链这种产品问题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是重点
- OAI一直抗拒开源有两大理由:一来开源是件麻烦事,确保开源的模型不被用来做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不如把这些资源投入到建设AGI中,二来每一次开源都要考虑会对竞争格局产生何种影响
00
cts.sf
3月前
因为小公司平日里业务实在太忙,加上春节不是美国法定假,就只能靠自己忙里偷闲整点过年的仪式感。
这不终于赶着美西时间元宵节的尾巴换上了周末洗笔研墨写的蛇年福字。
明早再吃个速冻的”柿柿如意”汤圆,就算给过年画上圆满的句号了。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