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林翰虐待致包丽死亡事件
牟林翰耿耿于怀女友不是处女,曾对她说女孩的第一次是最美好的东西,女友回复,我最美好的东西是我的将来。从调查记录来看,仅过了一个月她的观点就发生改变。她将牟林翰微信中的备注改为“主人”,两人的聊天中,她的角色经常是一条狗。牟林翰让女友在身上纹“我是牟林翰的狗”。牟林翰在2017年参加学生会竞选所制作的手册中,老师评价他是一个“有目标、有热情、有担当的优秀学生干部”,学生会副主席则认为他“做事靠谱踏实,为人重情重义”。牟林翰在“工作思考”栏所写文章的标题叫:“通往至善之路”。从后来的事件来看,这样的评价语,多么反讽与荒诞。2019年2月5日,牟林翰对女友说,回北京后要给她“拍一组裸照”,当作惩罚。拍完之后存起来,要是敢跑掉就把其放在网上。女友一开始拒绝,在听到牟林翰承诺将来会娶自己后,同意了。女友出事之后,女孩的母亲在其苹果设备里发现了许多女儿的裸照以及性爱视频。作为一个母亲,看到这样的画面,那是一种怎样的崩溃与绝望。
牟林翰对女友说:“记住你的一切都是我的,不许再和我说不,只要你能做到,我就会娶你回家的——我们来复习一下,在别人面前要叫我什么……”“主人”,女友回答。以下是两人的部分聊天片段:
牟:你反悔怎么办?
女友:随你处置。
牟:你为我怀一个孩子,然后把他打掉,我留下病历单。
女友:对他公平吗,这个宝宝。
牟:早点验孕的话,他还没有意识,这样可以吗。
牟:早点验孕的话,他还没有意识,这样可以吗。
女友:我不要他成为一件工具,只为了在病历单上留下一行字。
牟:那你去做绝育手术,然后把病历单留给我,这样呢?
女友:可以。
牟:你可以在下周内做完么?我来帮你挂号,可以吗,我来出这笔钱。
2019年10月9日,包丽给男友牟林翰发出最后一条微信,上面写道:“遇到了熠熠闪光的你,而我是一块垃圾。”随后,包丽选择服药自杀,送医救治期间被宣告“脑死亡”
潜藏的暴力男性会在亲密关系的初始,就比大多数男性更多地采取监视和暴力行为。很多女性将男友对自己的管控,视为言情剧美化的霸道行为。比如“不许穿短裙”“不许在外面喝酒”“不许和其他男人说话”,实际上,这不是什么好事。最常听到的洗白家暴的话,莫过于“打着爱的名义将问题转移到对方身上”,说是因为女友穿的裙子短了,或者因为她不理自己,或者因为她要离开自己。
牟林翰最开始攻击包丽,就是因为她在此之前和其他人交往过,不是处女,这也成为他羞辱包丽的理由,以至于最后暴力升级至牟林翰要求包丽“切除输卵管”,以彰显所有权。
总的来说,“好man”的男人是需要警惕的,进行亲密恐吓的男性会更赞成雄性标志,凭此提升他对女性的权威。他们在生活上的不如意,低自尊,都可以通过控制比自己更弱小的人,彰显自己“雄性特质”——这些家暴者敢对人高马大的男性使用暴力吗?显然不敢。
这种乖戾的态度常常会和无能结合在一起,使得暴力成为恐吓者为数不多的权力来源。
有人可能会问,对方的行为极其恶劣,包丽为什么一开始不马上离开?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一些女性被这样教育长大:你是女孩,要乖巧、听话,不给别人添麻烦;你是女孩,要谦让、温柔,才有人喜欢你;你是女孩,工作干那么好有什么用,丈夫和孩子最重要;你是女孩,受点委屈怎么了,多反思反思自己。在这样的氛围里,女性容易产生“过度反思”“委屈自己”“过于在乎别人”的心理。
因此,她们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更多扮演了讨好者的角色。据包丽的母亲说,包丽属于“奉献型人格”,总是为别人着想,从小就很听话,有时甚至会问母亲:“妈妈你希望我在哪方面要怎么做,你只管说出来。”为了获得在意之人的爱和认可,她甚至可以无限让渡自己的权利。
大家都知道动手绝对不行,就会选择用言语威胁,用冷漠去排挤。换了言语威胁,有的人会觉得说,这哪是家庭暴力,哪是违法行为?牟林翰就是一步一步诱导包丽产生负罪感,随后对方自杀。
这些行为首先是对妇女自信心的一种戕害。人都是处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都是不断去丰富、去提高的,而不是一下就要把自己打到尘埃里面。之后,还以为对方把我当个宝,是在帮我提高,这种思想很危险。虽然他们不存在婚姻关系,但是那些伤害都发生在二人的关系存续期内,这同样是一种家庭暴力。所以,现在我们在普法过程中会经常跟大家强调,除了捆绑、殴打等,经常性谩骂、侮辱、威胁等都是家庭暴力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