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的日子,像是“渡了一场劫”,颠簸了好些人与事,总算通过一场淋漓尽致的写作,把自己从某种境遇中“拉”了出来。
这一年,在创新教育的世界里游走了许久,从大理到上海,像是“剥洋葱”一般,一层层拨开创新教育的迷雾。经历了无数思考与密集的实践,无比感激一路遇到的人与事,这位做AI创新教育的人类学研究者月亮和没上大学的00后创业者摘摘,也找到了很想持续追问的方向。
我们好奇:“这些以热爱为驱动的人到底是如何成为的?”
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时常会想起自己在成长中那些“被一次次点燃”的瞬间。
小盆地下雪,我带着对大学的迷茫去旁听,那位热爱文学的导师告诉我:“你应该去寻找你的精神导师!”,于是,摸索之下,我打开了80年代的大门,触碰到了文学与艺术的热烈,也寻找到了我大学时代的激情。
在我读着中文系但却一心想做新闻传播的日子里,那位一心想成为一个好学者、好老师的导师,在校园里一次次行走,一次次与我探讨学术。
在我对人类学倾心的日子里,遇到第一届大学生人类学训练营,那些睿智的、对世界充满关怀的老师,分享自己“成为人类学家”的旅程,于是,就有了这几个年轻人,在杭州街头一边骑车一边大喊“我真的好爱人类学!”
在大理冬天的阳光里,我带着事业的迷茫,把创业、创新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导师告诉我“人生是一场无限游戏”“你永远是人生的主角”,于是,在这一年,我也经历了一场极致的成长与蜕变。
当然,还会想起,那些不安分闯入社区的日子,遇到那些为了自己热爱的生活一遍遍尝试的年轻人,也让我们去构想,到底“何为美好生活”。
总说“小鱼从大鱼游”,正因为一路成长,一路幸运地遇到很多“人类样本”的滋养和支持,如今做教育,我们希望将这些这些力量继续传递下去。
是啊,我们多想关心这个时代!
当谈论热爱也变得奢侈,当求稳成为一切的宗旨,这是我们这两个不太安分的零零后,找到的“躬身入局”最直接可行的方案。
希望,这些点燃我们的瞬间也可以点燃你,希望我们的追问也能让我们在这个时代看到一些微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