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霸道」
那晚我做了个梦。
看着山门前的那块匾,突然笑了。世人定会夸赞笔力遒劲,而我却觉得有些玩世不恭。
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庑殿顶。
这是古代最高的屋顶形制。太和殿,重檐庑殿顶,是紫禁城当之无愧的等级最高之建筑。
山门内不设天花板,木之建筑的力之美这样赤裸地展现,视为彻上明造。
秩序至上,形式追随功能。原来包豪斯理念千年前便已存在。
传言安禄山曾在此誓师,高呼「独享天下之乐」,于是便有了这寺名。
这是何等的狂傲与骄纵?将自己的野心刻在佛门匾额上。佛门清净,偏唤独乐,如大草般的狂放。
山门内的两尊天王屹立千年。任风沙苛虐,威风凛凛之势依旧。
越过山门,面阔五间的「观音阁」立在眼前。双层飞檐,刚劲又轻巧。
八个屋角均已纤细的擎檐柱支撑,远看很像僧侣的禅巾,是乾隆的产物。实际并无结构作用,更多是心理安慰。
楼阁的两块大匾,一层曰「具足圆成」,二层「观音之阁」,落笔太白。
若安禄山狂言独乐,太白欣笔提字,也未尝不可。毕竟大唐,最不缺的就是狂人。
楼阁古怪,明面上是双重屋檐,内里还藏着一层暗楼,实为三层,是低调的智慧。十六米高的泥塑观音立在阁心,头顶十个小佛头,唐代遗风,庄严钜丽。
菩萨的目光似悲似悯,不悲也不喜。看尽千年红尘,任你狂喜沉寂,我依不动岿然。
看完观音再看斗拱。雄大无比,密如棘刺,颇有五台佛光既视之感。斗拱的彩绘大多脱落,质朴洗练而生。
重建于辽统和二年(984年)的「独乐寺」,距离唐亡不过77年。两座建筑皆沿袭唐风,梁思成称其与敦煌壁画中所见唐代建筑之相似也,因此誉为「无上国宝」。
当辽代的建筑仅剩八座,而楼阁之形仅此一例,谓天下霸道。
寺是真的,而所谓的梦也醒了。
其实根本没什么梦。
安禄山之独乐终究是传言,李白的字迹也有待商榷。对恋物者而言,骤见此阁,无疑如身处极乐世界,何不为独乐?之于我,不过是在这古寺里偷得半日闲,便以为超然物外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