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博阅记
1关注5被关注0夸夸
在线教育产品经理
博阅记
2月前
一切习以为常的设定,都还能被重新设计--体验 Arc 产品设计
非常后知后觉的才体验到Arc浏览器。 当我们都习惯了浏览器一不留神就开了几十上百个Tab时,当我们毫无怨言的从几十个Tab中翻找想要的东西时,Arc让我意识到,一切已被认为天经地义的,甚至已意识不到有什么问题的事情都可以被再次改变。 这些改变甚至并不需要用到风口中的 AI 大模型、AI agent,也不需要什么高大上的修饰词,而是用还原到最朴质的实际使用场景中,去重新洞察,去掉现状的条条框框,去重新设计。 个人认为 Arc 重新定义了浏览器的“第一性原理”,从更方便快速的浏览更多网页,变成了更轻松高效的管理自己的生产/创作/娱乐的场景。 竖向边栏管理网页 Tab,现在的显示器早已不是正方形,多数的页面也并不会占用太多宽度,上下边到到边浏览网页,瞬间觉得呼吸都顺畅了。 以 Space 来划分主场景,比如工作/娱乐,不同场景管理不同页面,互补干扰,工作时更高效,娱乐时没有班味,边栏一划就切换场景,那种丝滑的交互建议真实体验一下。 在 Space 中,网页又以「置顶应用」、「常用列表」、「临时列表」分成 3 类,置顶应用就放你吃饭必备的家伙,比如 Figma、Notion等,Arc为最热门的应用定制了一些功能,例如 Hover 到 Notion 展开最近访问历史等;「常用列表」相对传统按树状结构管理页面,我会按项目归类设置文件夹,有新的相关页面,拖拽直接放入很方便;「临时列表」是你临时打开的其他页面,如果要长期使用,就拖入「置顶应用」或「常用列表」,否则 12 小时后自动消失,世界都清净了。 当 2 个(或多个)页面需要对照着查阅编辑时,也是简单一拖就并列显示,现在跨应用协作确实是非常高频的操作。 当你打开了一个 “新开 Tab” 的临时页面时,Arc 不会直接新开 Tab,而是以模态弹窗的形式展示,如果你临时看一眼,看完就“叉”掉,如果要持续用,点一下“放大”立即加入到「临时列表」,我每次都会觉得“我 c”,不本来就应该这样吗? 可惜的是,开发者现在已经不迭代这个项目了,在开发一个全新的浏览器,让人无比期待。
#2024最爱的3个产品
00
博阅记
3年前
我心目中的【双向链笔记之光-Logseq】
Mac +iOS 环境使用Logseq,不能说好用,只能说目前最佳了。
1. Logseq是纯正的双向链笔记,不像某些工具是后期双向链概念火了之后硬改的
2. Logseq参考或缝合了大量其他产品的思路,这点官网都明确的声明,但表现出来确实很平衡,当你还没探索到高级功能时,不会觉得这个产品硬塞给你一大堆东西。你最初使用时的第一个页面,简单到只是一个以今天日期为标题的空白的Journal,以及等待你输入的而闪烁的光标。
3. 简单的记录 + 系统性的回顾/输出,才是笔记或知识管理工具的终极目标,简单的记录其实相对容易,flomo在这点做的不错;能将简单/碎片记录的信息系统性的回顾和输出就很难了。比如当你flomo条数记多了,你是否也产生了某种无力感。Logseq上线移动端补全了移动场景下的「简单记录」,打开默认是Journal,本地文件速度快。「系统性回顾」上,除了双链基本用法,alias(别名)、property(自定义属性)、query(自定义查询)这些能力都是整理知识的利器,而你只需要在你需要的时候用到。
4. Logseq 难得的做了中文输入法友好处理,中文下打"【【",自动识别成"[[]]",这不是什么技术难点,但你指望Roam Research支持得猴年马月了,这个小小的优化能节省出非常多的日常输入时间。
5. Logseq目前是免费的,也不需要上网姿势,就算未来收费了觉得不合适,数据也是你自己的,在本地,并且是标准格式,能与 Obsidian 直接互通。
00
博阅记
3年前
“一只趴在电视屏幕上的苍蝇能看到什么呢?许多黑点,而毫无宏观框架可言。” ——博多·舍费尔《财务自由之路2》。
人又何尝不是,我们每天经历五彩斑斓许多事情,然而多数时候,他们之间毫无联系,我们只是把时间花在了一个一个点上。
00
博阅记
3年前
除了那本《人人都是……》,这本书坑的人应该是第二多的,转眼十年了。
00
博阅记
3年前
不得不再次安利Endel App,这款场景化BGM工具此次升级增加了「Trip」和「Move」2个新「音景」,授权Apple健康和定位后,根据步频、心率、加速度、位移判断你所处的运动状态,给出符合节奏的交响BGM。跟普通音乐App不同的是,Endel并非内置一个曲库,你点什么,就播哪首曲子,而是内置数十种「乐器」,你所处什么场景,它就调动数十种乐器「演奏」出相应的BGM,所以在「Move」音景中,你从快步走路到跑步,节奏鼓点都刚好卡在你的每一步上,可谓是「人声合一」,太奇妙了!之前网易云音乐也有根据步频切不同的歌曲,但那只是大致相近,而不是「卡在每一步」完全不是一回事。另外一个体现Endel是「演奏」而不是「播放」的点是:你切换音景的时候从来没有「切歌」的瞬间停顿,而是像一支乐队中各个角色奏完当前旋律最后一拍,再无缝换到新的旋律,无缝转换。
01
博阅记
3年前
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协作工具 Anytype的早鸟Alpha版试用申请很有意思,你需要去参加一个Onboarding Zoom会议,说着俄式英语的女CEO亲自讲解产品理念和功能,cool!终于拿到邀请码了,接下来好生体验下它的:Objects has type and connect relations
00
博阅记
3年前
这次是把Origami Studio 的“线缆编程语言”做交互玩明白了。弥补了Figma中动效不能跟视频相关操作结合的短板,特别的,很适合在开发前先通过高保真原型验证互动课程中一些创新交互。 不仅是视频相关交互了,Origami几乎可以还原任何操作,除了数据是静态假数据,几乎能做真是App的任何事情(还能调用摄像头等),“线缆语言”还能高效的跟开发传达交互动效逻辑。 感兴趣点个赞吧,点赞上20,分享入门实战视频
11
博阅记
3年前
Craft 获得了Apple Store 年度App,应该也离不开本人年初就看好并冲年费的支持吧😂在今年一众知识管理新贵中,Craft 相比Notion、Roam Research 的web响应食通天路线,坚定走Apple原生路线,所以在iOS和Mac上都有教科书级别的交互细节等待你的“哇塞”,同时也有秒开(意味着顺畅记录你的闪念)、离线操作等web帮给不了你的快乐。 除了丝滑顺畅,颜值实在太高了,颜值就是正义,看着就有继续撰写的欲望,也很适合将整理好的内容公开分享。缺点嘛,就是双向链的实用性比Roam差的较多,以及它独门的页内内容卡片化折叠方式与双向链这两种好武器结合起来,反而有点不好取舍,打断了你的直觉。
总之,这家来自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产品还是给2021年知识管理产品带来了不少惊喜。
先简单分享,感兴趣欢迎评论,下次带来详细讲解[呲牙]
00
博阅记
4年前
今天发现用Figma的Auto layout link 能轻松做出高度结构化、自适应内容、自动对齐的用户体验地图。 Figma完全超越了「设计工具」,这个场景已成了二维结构化文档编辑器。模板准备发布到Figma社区去。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