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开始用DeepSeekv3.1+claude code组合来写个“提示词工程助手Chatbot”,看看DeepSeekV3.1的编程水平怎么样。
需求讨论、PRD文档、产品设计、写代码,整个流程都是依赖DeepSeek3.1,最后查bugclaude4帮了点忙,最后部署到vercel上一次成型:
prompt-forge-mu.vercel.app总时间大概花费4个小时,API成本是7.3元,以下是体验结果汇总:
1.编程能力:样式设计能力接近claude4,但项目代码能力弱了很多
我是先写PRD文档,然后让AI做完设计图,确认完设计图后再开始写代码。
DeepSeekV3.1写出来的设计图还是比较精致的,和claude4画出来差别不大我感觉。
但是到具体的项目代码能力上,就会有点差了。它这个项目给我用的React架构,最后运行的时候前端样式死活渲染不出来。
让3.1查了一个小时的bug,死活抓不到原因是什么;最后让claude4去检查的,发现是CSS环境没有安装好,重新更新了环境解决了这个bug。
对接API文档也是,也凑合能用,但是修bug很费时间,还是没有那么聪明。
2.claude code生态兼容一般
我是直接用的环境变量配置的方式接入claude code,刚开始在需求讨论的时候我想让它联网帮我检索一些信息,看看大家的实现方案是什么。
然而它并不能用claude code的联网功能,我去看了一下DeepSeek官方的API文档,目前走官方环境变量的方式读图片、读文档、联网搜索、mcp这些都不支持的。
plan计划模式倒是能够调用起来,这一点比较舒服,但是很多触发不是很稳定,不知道为什么。
3.开发成本并不便宜
得益于DeepSeek的虚拟缓存机制,我花了1000万token在这个项目开发上,最终价格是7.3元。
看起来这个价格不贵,但是如果是高频开发且复杂项目,每天的成本消耗会几十块钱,感觉跟claude code会员费用差不多了。
感适合偶尔做小项目的朋友吧,这样成本是比较划算的。
还是等等DeepSeek下一个版本的模型吧,3.1没法作为日常开发搭子使用,看看之后的新模型编程能力能不能更强一点。
这些是我体验下来比较大的感受,大家有什么体验也可以在评论区交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