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绩主义的市场逻辑将非市场伦理(互助,信任,团结等)抹杀殆尽。新自由加剧社会分裂。支离破碎的后现代有多少人在行动来重塑共识,有多少人抱着大家一起死的心态散发戾气,有多少人躲在自己的桃花源避世,有多少人已经牢牢困在信息茧房里跟瞎子没什么区别,莺莺燕燕醉酒当歌对人间疾苦嗤之以鼻。经常会发出梁漱溟般的疑问,这个世界会好吗?看到一个留学生的帖子,提问为什么在欧洲生活久了反而抑郁焦虑躯体化等症状更严重了,以前在加速社会飞驰成一个齿轮尽管有恋物癖般的产能过剩的累,却也没爆发出这么严重的显性症状,怎么好像慢下来反而病了?这个病是慢下来的错吗?很明显这个结论和逻辑是无比荒谬的。评论区的一个观点让我比较认同,我的解读是,回避了代际冲突,996和关系文化等讨厌的陋习,又因为流动的身份在一个相对主义的社会里并未嵌入系统之中,所以拥有了短暂的游离于社会边缘的自由幻象,而这一短暂的时空,给了你去思考更深刻的问题的机会,代际冲突,996,关系文化背后到底是什么。如果从前你只能看表象,代际去骂娘,996去骂老逼登,关系去骂学阀,如今你看韩炳哲看桑德尔看拉图尔看鲍曼看项飙看罗萨等等,如果你不是一个专业的学者,你没有系统梳理,你会越看越迷茫,越看越不知道怎么活下去,因为你在网上接触到的信息过于碎片化,你信息负荷每天都处于过载的状态,你处理不了。做学术研究也会经历这个过程。所以我对于别人所说的,我的惊恐发作都是读这个逼书读的,我认可30%,有一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