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姬十三
669关注12k被关注6夸夸
果壳CEO
果壳CEO,未来光锥前沿科技基金合伙人
神经生物博士,前额叶皮层操作大师
十三叔,人列计算机举牌者
北京上海合肥新加坡
光从不告诉你终点在哪
姬十三
11天前
截至今天,全国已经有11省市人工耳蜗植入纳入医保:上海,安徽,山东,江西,湖南,北京。天津。内蒙。海南。福建.河北。
​是集采叠加医保报销。

植入人工耳蜗之后

11
姬十三
20天前
Gemini2.0 生成一套绘本《给初学者的攀岩课》,好玩。

但图片中的文字老是乱码,怎么解?
48
姬十三
27天前
姬十三
27天前
小镇青年感谢豆瓣,20 岁生日快乐。注册豆瓣也 20 年了。

潘乱: 豆瓣是小镇青年踏入更大精神世界的第一站。 祝豆瓣 20 岁生日快乐!

00
姬十三
27天前
Manus打抱不平的三点观察:
观察1:Manus 当然是做了点营销的:创始人录了个播客;发布了一支视频;提前给一批朋友发了邀请码,这些人第一时间发了即刻、朋友圈、自有渠道;第二天早上请人去公司小型交流。我相信仅此而已,也相信 Manus 没有花营销的钱。就这点事,用的着花钱吗?

但,哪怕是有传播预算呢?

什么时候,一家创业公司在发布产品时,花点传播费用,设计几个增长功能,要被拉出来口诛笔伐?

观察 2:“堪比 DeepSeek“,“国运级“,“引领港股大涨“,“Manus 概念股“,这些词,明显不是团队行为。要怪,得怪算法机制和社交媒体环境,怪AI 大潮下的各种投机心态。

今日的传播,想必远远超出团队预期(甚至被污名炒币)。否则,不至于让人连 waitlist 页面都进不去。

观察3:说到有多“颠覆“,取决于你对“颠覆“这个词的理解。但它肯定是个现象级产品,会是今年 AI 应用大潮的里程碑之作。我们应该鼓励不同层面的创新,DeepSeek固然很底层很颠覆,但接下来各种工程上的、应用上的持续创新也很重要。

这款产品出现在开年,会鼓励更多资本今年关注 AI 应用。

也肯定会引来大厂的研究,有可能的复制。

这可不就是值得创业团队兴奋、嗨爆、鸡血的时刻?就是靠着这些时刻,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团队创造了各种了不起的产品。

且看看接下来这一年。
3988
姬十三
28天前
01
姬十三
1月前
三年以后,内容生态会变成怎样?包括创作端、用户端和平台端。
42
姬十三
3月前
1. 今晚发布的闪极 AI 拍摄眼镜,名叫“拍拍镜”,很可爱,很好记。首批共创版 999 元,5万台,1.15- 春节前发货,搜闪极小程序购买。

2.电池加到了450mAh,是 meta 的三倍,重量不变。通过增程环设计加到 6500mAh,实现了全天候无限记录

3.意外的是软件野心很大。因为全天候记录,所以做到个体全部多模态数据全天保存,要做个体数据的AI 云盘,实现数字分身和人类数字永存计划。

4.LOHO 合作,保证了眼镜的时尚款不断迭代。节前会有透明版。

5.国内接 10 多家模型,海外版接 GPT。总之,这个价格可以直接冲。软件部分能实现 6 成就很牛逼了。
2519
姬十三
3月前
气势磅礴,闪极 AI 拍摄眼镜发布会,一会儿发布即发售。闪极率先掀开百镜大战。
02
姬十三
4月前
《相位闪动》,这篇也挺有意思

——故事开始在一个普通的早晨。当时钟指向清晨六点,城市刚刚苏醒,人们陆续走上街头,地铁车厢挤满通勤者,小贩推着早餐车散发着油香。但就在这一刻,人们的周边世界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无论是街角花坛里的一朵花,还是清洁工手里一瓶矿泉水,甚至对面办公楼的玻璃幕墙,有那么一瞬间,仿佛整个城市同时“抖”了一下。那不是地震,路灯不曾摇晃,建筑不曾裂痕,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全域性的抖动:就像一股从最微观层面发出的震荡,让空气、光线和微粒以奇异的相位闪动了片刻。

这一次闪动无人能准确描述,但事后大量市民谈论时,都确认了一件事:在那一瞬间,每个人看见自己周围的某些物体发生了突兀的结构变化。有的人看到树叶像花瓣般绽开又合拢,有的人看到身边的手机屏幕突然显示出无意义的符号,还有人发誓看见旁边的陌生人脸上多了一条蓝色的痕迹,然后又瞬间消失。不仅如此,有那么极少数的人——他们往往是科学家、哲学家或者有过创造性思考经历的人——声称在那次闪动时,捕捉到了一种无法言说的秩序感,仿佛有更高层次的结构在这城市的背景信息中显形又隐没。

起初,这事件被各大媒体称为“相位闪动”(Phase Flicker)。对大多数市民而言,那只是一次奇异且短暂的视觉错觉,很快他们又投入平日的忙碌之中。可有少部分人开始调查这桩诡事,其中包括物理学博士后唐颖与她的研究团队。他们在实验室里调取了当天早晨路口的监控视频,企图在像素级别分析那次抖动。当他们放慢到极限帧率观察的时候,却发现一个违背常识的现象:在那段0.001秒的相位闪动里,每一帧画面中,城市的图景似乎都在试图重组,一些物体边缘出现不属于现实的奇异数理图案,像是高维空间投影在三维平面的投影碎片。

与此同时,城西的一个天文台报告称,在那一刻,城市上空的电磁波谱曾异常抖动,甚至一度出现了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参数相吻合的奇特脉冲。这引起一位年迈的老天文学家尹怀的关注。他曾参与过早期的引力波研究,对宇宙尺度的扰动十分敏感。他对唐颖的团队表示:这次城市现象很可能与更宏大的宇宙结构相关。

接下来的一周中,相位闪动竟然不止一次发生。它像脉冲一样,每隔约36小时就再度出现一次。而这一次又一次的闪动中,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环境中潜藏着某种秩序。有人在闪动中看到墙壁上的裂纹构成复杂的几何花纹,有人在闪动后记起一些从未学习过的数学公理,还有人声称透过闪动瞬间看到的建筑轮廓中隐含着某种呼唤。

唐颖的团队尝试在计算机中重建相位闪动的过程。他们将无数次闪动的监控图像、传感器数据输入一个庞大的模型中,用深度学习算法解析,想要从杂乱中寻找规律。数据越多,模型越复杂,他们越是困惑:这些闪动中出现的图案、符号、临时色彩与形状像是某种编码,但并非人类熟悉的任何进制或语言。它们有如一个巨大的密码,让人费尽心思却无处下口。

直到某个夜晚的闪动后,一名数学家王志平在社交网络上贴出一张截图:他在闪动过程的某一帧中截下的形状,经过数学转换后,呈现出一系列分形图案。这些分形图案符合一种全新的序列规律,在序列中,圆周率、费根鲍姆常数和普朗克常数奇异地纠缠在一起。王志平给这序列取名为“界标数列”。

界标数列很快引发国际学界关注。有人大胆猜测,这些相位闪动是在向城市中拥有足够智慧的人类个体传递信息,一种来自更高维度或更高层智慧的信号。在刘慈欣般的创想中,这仿佛是宇宙中某种超然存在,用最微妙、不可直视的方式,与一个普通的人类城市交流。

但他们究竟要说什么?

城市里恐慌和兴奋交织,有人开始担心这些闪动是外星力量的入侵:它们在破坏世界的基本结构。有人则相信这是一种启示:人类正站在理解更高维度智慧的门槛上。城市管理者们手足无措,每一次闪动发生后,经济活动都受细微影响:证券显示屏在闪动中出现短暂乱码导致股市巨震;机场指挥系统一度在闪动瞬间乱套,造成航班延误。

唐颖和老天文学家尹怀决定联手,他们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把天文台记录的电磁数据与计算机模型输出的界标数列叠加,试图从中拼出一幅更完整的图景。

他们将界标数列与电磁脉冲频谱比对,最终发现一个令人震撼的真相:这些信号描绘的是宇宙本身的结构图谱,类似一幅宏大的宇宙基底坐标图。那不是星空分布图,不是暗物质结构模拟,而是一个多维函数空间的蓝图——仿佛宇宙中的基本常数与维度规则,是由某种更高智慧“书写”在一个广阔不可见的亚空间中,而我们这一次所处的城市,只是蓝图上某个节点的一次微调。

换言之,相位闪动是更高维“工程”在对宇宙结构进行一次微调的余波,我们的城市只是在这巨大的运算或校正工程中出现的局部现象,就好比在一张宏大画卷中,一滴微小的墨点正在被轻轻擦拭或补笔。

然而,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意味着有某种超然存在,正在重写宇宙基本参数。也许为了使宇宙更稳定,也许是一次伟大的“升级补丁”,让生命、智慧与物理定律的关系更趋于平衡。

这让唐颖不寒而栗:如果我们的世界被当作一幅画,一张程序中的数据集,那么我们的存在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所坚持的自由意志、个体决策,在这更高层面的维度修正中又是什么?

尹怀则更为豁达,他在破旧的沙发上看着那无数的符号运行,低声感叹:“也许这就是宇宙的日常维护。有些存在在我们不可察觉的层面上,负责确保宇宙不会坍塌,他们像工程师一样检修一切。偶尔,我们这微小的节点会透过相位闪动偷窥到他们的工具箱和设计图纸。”

城市的人们在持续闪动的夜里开始产生另一种精神风貌:他们发现再也无法无视这一现象。一些人开始在闪动时默默祈祷,希望自己的人生曲线在这个宏大修正中得到善意的润色;一些科学家则疯狂地试图建立新的方程式,好理解蓝图中的高维模型。宗教组织宣称神迹降临,哲学家呼吁冷静思考,还有人群则在街头聚集,试图在下次闪动中获得顿悟。

终于,在经历了数十次周期性的相位闪动后,它停了。再也没有抖动,没有多维信息,没有数列显现。世界恢复平静,早市的油香依旧飘散,地铁的轰鸣依旧单调。

但人们已无法回到从前的心态。经历过这段旅程,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只是更大剧本中的一行注释。数学家继续推演界标数列,想从中为人类文明寻找路径;物理学家重新审视基本常数的精确定值;哲学家开始大胆构想:也许自由意志是粒子在高维度抖动下的投影,人类选择只是缓缓流动的参数调整。

唐颖在一个深夜独自伫立在实验室外的平台上,看着远处城市的灯光。这灯海像无数数据点,恰似之前的蓝图碎片。她脑中浮现出一种壮阔的想象:我们是否只是无限维度方程中的一解?当更高存在对参数做微调,我们的世界便微微闪动。也许他们不带恶意,也许他们甚至无视我们的存在,只是宇宙运行的技术维护。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