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幼儿咳嗽对抗两年的经历。
我有个特别可爱的儿咂,今年四岁。为了咳嗽这件事,我陪着他走了两年。
——第一次爆发——
从两岁开始,经历了一场原因未知的咳嗽,抱着能自愈就自愈的心态拖了一周的样子,呼吸出现拉锯子音,还是去了深圳市儿童医院。
接诊的医生在检查后立刻安排住院。后来我们才知道多严重:咽喉发炎,脑部局部纤维化(俗称白肺),已经发展到咳喘了。
住院一周多以后治好了,医生叮嘱以后可能呼吸道比较脆弱,先喝三个月水解奶粉,每晚使用丙酸氟替卡松坚持半年。
——长期对抗——
接下来是漫长的担心孩子咳嗽的两年。
喝了半年深度水解奶粉,尝试转回正常奶粉,成功。
这两年里孩子身体消瘦,一半是因为抽条,一半因为经常咳嗽,经常呕吐。我特别在意他持续、剧烈的咳嗽,还有哭泣,这两者都会导致他呕吐。呕吐对孩子来说 一方面伤害咽喉,一方面伤肠胃,对大人来说更是麻烦。
——上幼儿园以后——
几乎每个月都因为细菌感染发作一次。
咳嗽发作三天不自愈,就要去医院,医生的检查过程已经牢记在心,听诊器听肺,把脉,抽血检查。开的药也已经耳熟能详,氨溴特罗或丙卡特罗,各种抗生素,地奈德。
这两年里,我的压力一直很大,孩子一咳嗽就神经紧张。当然这是我的问题。
除了细菌感染之类的外因,我们很想找到原因,老人说是因为吹空调,这条被我暗自否决了。
老人家又说因为我们养猫。在争吵无数次无果,甚至过敏源测试都无法说服她以后,我累了,送走了亲人般的猫咪。
综合各方面考量(环境、遗传),我怀疑有过敏性鼻炎的连带原因,坚持给孩子用生理盐水洗鼻子。但是无效。
——今年年初——
又一次复发,找了一位本地很有名望的儿科医生来看,医生建议这不能吃,那不能吃,并测过敏源。检测报告显示鸡蛋有可能是过敏源。于是停了一切餐饮中的鸡蛋。还是无效。
朋友们,走到这一步我对咳嗽已经又累又麻木了。“随他吧。”我心里说。口嫌体直,每当咳嗽声响起,我的神经依然会绷紧。
——转机——
在今年暑假,孩子的爸爸带他去广西农村住了十多天。
爷爷奶奶家养鸡,产下热乎乎的蛋,试着给他吃蛋黄,没有咳嗽,好消息。
那十来天里,他在农村村头村尾跑,这里摸摸那里瞧瞧,卫生条件可能不如城市的住房,但是没有咳嗽。等他回来以后,又开始咳嗽。
我和他爸爸分析了两地生活的差异,说实话我们没有特别迷信自己养的鸡多好,农村的空气比城市的好(我们家周围绿化率也很高),但是有一个因素是绝对差异:在农村期间没有喝牛奶。
于是停了喝奶环节,果然没有咳嗽了。我纳闷了,过敏源测试报告里,牛奶是没有阳性反应的。
想到在农村的运动量和睡眠习惯,后来又给他报了篮球课,运动量上来了。
咳嗽频率低了很多很多,我寻思着丙酸氟替卡松都可以不用了。
上周一孩子跟我一起来公司(孩子很乖,基本上很少妨碍工作),同事投喂了很多食物,我看到有一个山姆的蛋黄酥,出于对山姆的信任就给他吃了。没想到是个错误的决定。虽然咸蛋黄被我吃了,但是酥皮和里面薄薄的一层糯米糍,晚上引发了剧烈的咳嗽。
和他爸爸商量对策,分析原因:甜食粘嗓子是主因,身体疲惫是次因。试着让他早点入睡。睡着以后,就没 再咳嗽了,第二天也不再咳嗽。
——开学了——
幼儿园的点心里,每天有一支鲜奶。上学期我是不敢让他喝的。
这学期,他馋牛奶了,自己偷喝了,也没有咳嗽。我有一半觉得这样不妥,另一半又庆幸。考虑到营养,我当然希望他能喝够牛奶。
—————总结————
终于在这两年以后,对孩子我摸索出来一些规律:
一切经验告诉我,人的身体是会变化的,环境亦是。这是非常非常基本的通识,但每当一件事发生时,我们往往关心则乱,聚焦在一个问题或一个条件上。
咳嗽和湿疹、过敏类似,饮食、照顾者、孩子当下的状态都会引发。不能用治愈一次咳嗽的经验去推断其他发生时的应对措施。每次都需要像做实验一样,观察细致,抽丝剥茧,甚至在安全线以内(例如食物的用量、有备用药的前提下)做点尝试。
它们不是单一因素,也不能凭症状找原因。在小红书里找答案是我第一个排除掉的方法。相信医学检测,但综上,人的身体是会变化的,真不好说是否会生变。
持续观察,综合思考。这样基础的理论,做起来实际非常难,我不能偷懒,还需要保持冷静和理智。
未来也许还会遇到其他“难题”,加油吧,小伊丽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