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ErinCC
42关注899被关注4夸夸
开局大厂|重启人生玩家 |INFP
喜欢见微知著=爱搞无意义的哲学升华
情绪看似稳定的不稳定=老是胡思乱想
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啥都懂而不精
置顶
ErinCC
7月前
一个醍醐灌顶的观点:

我们总是惧怕无聊。但其实无聊是一种很好的状态。
它代表无事发生,一切平安。
122
ErinCC
1天前
哺乳动物有一个本能的反应,叫潜水反射。
当面部接触冷水时,身体会自动触发一系列求生反应,比如心跳放缓、血管收缩,目的是为了节省氧气,并优先保证大脑和心脏的供血。

我想,这就是我喜欢潜水的生理性原因吧。
在水里,甚至呼吸都是多余的,只有宁静与放松,真正与身体连接,感受水流,感受身体。
21
ErinCC
1天前
ErinCC
3天前
中年人跳广场舞,年轻人泡健身房:健身房真是年轻人的后花园

去上海的网红健身房 ChangePro 体验了一把,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呀。

7点左右到的,正是下班健身的高峰期,场地很大,器械很全,但每个器械都有 1-2个人在用,甚至有人在等。自由训练的哑铃区只能见缝插针找空位。有氧区很空,跑步机、椭圆机、爬楼机、单车随便选。

因为人太多,找器械、等人占了太多时间,一个小时的训练被生生拉到了两个小时。虽然有效训练时间只有一半,但是一点没有感到时间被浪费了。

首先,猛男含量极高,很养眼。不愧是上海,大家健身也讲穿搭的,还有小哥哥带毛线帽健身的,很有格调,但我也很担心他热。清一色的低胸背心,精致的络腮胡,上肢肌肉围度练得很大。正好我身高不高,平视一眼过去全是胸胸胸,竟然有点共情 KTV 包厢里男人坐着看腿腿腿的感受了。

其次,尽管是一个人在训练,但暴露在高人员密度的环境里,仿佛在进行无声的社交。审视别人,接受别人的审视,无数次一闪而过的 eye contact,这就是所谓的 nanoship 吧。

在这个环境里,大家都只有一个共同的目的:训练。你的热情很容易被带动,就算是在等器械、找哑铃,也感觉是健身的一部分,没有一分钟是浪费的。
30
ErinCC
4天前
突然收到 CEO 的全员信:
”夏季假期就要结束了,希望大家都有好好放松,给自己充电。接下来的时间一起继续加油!“

我一脸懵:原来我的欧洲同事都在休暑假吗?!原来工作了还有暑假的吗?!
可是中国的牛马不配拥有暑假。我已经完完整整、朝九晚六地干了两个月了😭
100
ErinCC
6天前
8月的东京太热了,比上海还热,而且众所周知,日本旅行就是 city walk 暴走,在33度的骄阳下在代官山暴走。每走进一家店,都是一次拯救身心的空调洗礼。

碧梨演唱会,我在看台,旁边的日本人都不嗨,我孤独蹦迪… 日本人果真沉稳。

去了镰仓,终于看到了日本的海滩。海水不蓝,海滩黑黑的。GPT 说因为有火山灰。但是只要在海边,心情就会好呀。
80
ErinCC
10天前
顺风车去浦东机场,车上两个大哥聊起了孩子教育。
俩人大概40岁出头,都有两个娃,做生意的,这几年因为疫情生意逊色了很多。

首先是幼儿园,私立幼儿园开始倒闭了,公立幼儿园花费倒是不大。
上海小学中学都得摇号,摇不上只能去私立。私立入学门槛就是60万,然后每年学费6、7万。

听得我一愣一愣的:知道养娃费钱,没想到这么费钱。上海不愧是养娃第一贵的城市。

大哥说,让他再选一次,他一定不会生孩子。
70
ErinCC
15天前
从互联网到外企:能理解为什么很多外企卷不过中国公司了

在互联网大厂浸淫了7年之后,我加入了一家外企。

入职第一天,我拿到了我的所有生产资料:笔记本电脑、工卡、头戴式耳机(是的,耳机,这也是我遇到的第一家发耳机的公司,后来证明耳机是和电脑一样重要的存在)。在我的认知里,入职当天领到这些东西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要知道当年疫情期间远程入职字节的时候,电脑都是提前快递到家里的。
同事看到我 Day1 就设备齐全,惊呆了,他说他入职之后半个月没有拿到电脑。
我问,那你怎么办公呢?
他说,办不了工,每天来了就刷手机。

后来证明,我拿到了电脑,也办不了工:公司各种账号权限要么还没办好,要么需要申请,申请之后审批和下发要花至少一周的时间。

互联网的卷已经刻在了我的基因里,我是不会允许自己刷手机的。

我记得入职字节的第一天,同事的名字还没记住,leader 就发我一堆飞书文档,海量的信息淹没了我。第二天,我被分配了项目任务。第三天,我开始输出竞品分析。第四天,开始出产品方案。
而现在,我坐在安静的新公司里,电脑上什么内部系统都登不上。字面意思的“什么也干不了”。
一股焦虑感席卷了我:那种“没有事情做等于没有价值等于会被优化”的典型互联网焦虑。
要知道,在互联网公司,大家是抢着干活的。所有人都担心自己在原地踏步,因为别人都在向前狂奔。

于是,我主动问老板:有什么资料我可以先看看吗?
当我拿到一打打印的项目资料时,终于安心一点。

效率,是外企大象转身的难题之一。
不仅是各种流程繁琐且冗长,办公软件的选择就奠定了沟通效果的低下。
当你习惯了飞书这个好用的磨之后,Teams Outlook 真的会让你抓狂。

然后是对信息安全的掌控。
现司电脑上屏蔽了所有的笔记软件、AI 工具、通讯软件,公司内网没有 VPN,这点我是万万没想到的:一家外企居然无法访问外网。
这给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比如我调研手机上的功能时,截图得发邮件传到电脑上。

不过,我能理解公司的考量:信息安全对于一家制造业企业来说极其重要,涉及到零部件供应商、成本等等。
但是对于一个致力于功能创新的部门,产品经理却不能体验和使用最新最先进的产品,每天在上个世纪的微软3件套里挣扎,你怎么能指望他们提出创造性的产品功能?

我有时候会反思自己:是不是我卷习惯了?不卷怎么还浑身难受了?
仅代表我司的情况。其他外企的朋友们可以来分享下你们的状态。
4511
ErinCC
17天前
跟我爸妈讨论在上海买车的事,

我爸:买宝马吧。
我:为啥是宝马?
我爸:宝马有档次,生意人都开宝马。

瞬间感受到了不同代际、不同城市购车倾向的巨大不同:四五线城市父母辈的认知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 BBA 油车时代。车对他们来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奔驰宝马依然是彰显档次的首选。
而对于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来说,车已经变成了玩具、电子消费品,是自我、个性化、品味、审美、风格的外显。比如我的一个互联网产品经理朋友,购车首要考虑因素是智能化座舱功能,于是轻松排除了特斯拉、比亚迪、甚至是保时捷。

有个数据是,Model 3 刚出的时候,一半的车主都是宝马增购车主。数据可能夸张了,但也说明了购车选择的转移。这几年国产新势力卷到飞起,车主的画像数据应该更丰富有趣。
91
ErinCC
20天前
也是在上海蹦上了早迪!
咖啡配煎饼,吃饱喝足再做个有氧(蹦迪)。
蹦完中午还能回家睡午觉。最适合中老年人的蹦迪方式。

女孩子的友情就是这么简单,相机一举,都凑过来摆pose!
30
ErinCC
24天前
在哈萨克语里,“我喜欢你”直译过来是“我清楚地看见你”。
好浪漫。
被爱,其实是被看见。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