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有「人机协同」,还有「AI协同」。在模型即Agent的阶段,模型能力一提升,速度慢的半年都白干。
所以对于一些低频、轻量级的应用场景,与其尝试搭建固定的工作流,不如去保持市场敏锐度,了解更多的AI产品,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发现不同产品之间最佳的协同工作流,手工处理。在每一轮执行过后,脑中快速复盘产品特点与适合切入的工作节点,看看是否还有更高效的处理流程,边干边优化。
AI时代,专业能力(指过往IT相关专业与实务技能)与商业嗅觉(包括但不限于对具体应用场景的梳理、用户需求的理解、技术框架的基础认知、变现能力等)都很重要。没必要硬比拼出一个高下,更重要的是发现各自比较优势后的互补,通过团队协作把效率拉高至2-3倍,相互成就,共同成长。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放下ego,相互理解,沉着冷静,摒弃情绪,专注于解决问题本身,享受深度思考的过程与输出结果的喜悦。
以下是一段乔布斯的话,共勉👇🏻
「When you get really good people, they know they’re really good, and you don’t have to baby people’s egos so much, and what really matters is the work. And everybody knows t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