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黑羽快斗
386关注798被关注0夸夸
INTJ|务实的理性主义
关注👇🏻
– 金融(投融资/并购)
– 科技(AI/量子计算)
– 法律(知产/刑事)
– 健身/鸡娃
黑羽快斗
14:09
用大脑神经网络的快系统与慢系统的逻辑,考虑数学的数理、数感与套路这三者的关系,也就意味着:数理相当于慢系统的学习,在慢系统反复加强后变成快系统的决策逻辑,就成了数感。而套路则是跳过了数理阶段直接进入快系统的数感,如果没有慢系统数理的积累,则在遇到新题型新定义时就无法解出正确的答案。

上述是基于奥数学习的感悟,以下是在利用AI确认这一想法的过程中对AI的感悟(尤其是在Google发布了Gemini 3和Nano Banana Pro之后)。

从AI使用的角度来说,现阶段每一次大模型能力跨越式的提升,都意味着一批人的失业(如果没有,那可能是在一个不够降本增效的环境中,基于某些特殊文化所致)。

在模型能力范围内的专业领域,人类的专业优势已经不复存在,更重要的是跨学科的泛化能力,以帮助用户利用模型能力把问题分析、解决方案与决策系统搭建得更全面。

但在超出模型能力范围之后,因LLM会产生幻觉,所以需要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储备与实务经验,及时分辨并修正模型的幻觉,以便得到更加可行的方案。

​也就是说,你越不学习、越不爱思考,你利用AI的过程中就越容易犯错,或者直接被AI所取代。这也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习惯躺在自己的舒适圈里固执己见,将错就错。
00
黑羽快斗
1天前
对社交那段的想法和我很像,宁可学习、健身、鸡娃、睡觉、干活(活干完就跑,不聊天,浪费时间),除非是深度有质量的交流。另外微信我的选择就是不加。

Vol.15 "AI分身是真人还是角色?"对谈Facebook前研究员、Second Me创始人陶芳波(上)

硅基立场

00
黑羽快斗
3天前
这期关于快慢系统的介绍,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菜就多练。

如何成为做决定的高手?神经科学家说,注意“快慢”切换

果壳时间

00
黑羽快斗
3天前
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了他的上限(格局)与下限(底线)。

​格局是指,能够做成多宏大且有价值,或是带有一点务实的理想主义色彩的事情。底线是指,能够做出多卑劣的行为,或是对周围人带来多深的伤害。

​价值观是一个人的顶级护城河,即对方知道与你合作的空间,能够产生对你行为一致性的正确预判与合理预期,从而在中长期合作关系中获得一种来自确定性的安全感。

评估一个人的价值(或综合能力)最适合的优先级是:价值观>思维方式>能力>专业。因为专业可以被替代,能力可以被培养,思维方式可以被训练,而价值观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人格底色,很难轻易被改变(但或许会被影响)。优先级越高,越接近一个人的底层核心能力。四个维度之间并非线性的关系,而是基于优先级所对应的权重之下,所呈现出的排列组合。
​​​
​行胜于言。时间是检验真伪的试金石,而独立的思考能力能够通过当前所呈现出的既有信息,加速这一判断过程。在静态评估基础上,结合当下与未来的进程变化,以一种贝叶斯思维方式的动态评估视角,对自己此前的判断进行不断修正,让自己的价值判断体系更加精准。

深度揭秘:三体公司CEO毒杀游族董事长林奇案始末

00
黑羽快斗
3天前
1:02:25 这部分,以及前面关于审美、梁文峰和杨振宁这段价值观输出挺好的。

Vol.16 "AI分身是真人还是角色?"对谈Facebook前研究员、Second Me创始人陶芳波(下)

硅基立场

00
黑羽快斗
4天前
用飞书多维表格做了个健身记录,以便记下日常训练类型(抗阻、有氧、体能、拉伸等)、训练部位、每日体重与饮食计划。

视频是基于训练记录表与体重饮食记录表的仪表盘(健身可视化报告)。

做这个表(飞书推荐的健身模板不符合我的需求),一来是方便我记录自己的健身过程与结果,二来是方便与教练协同,把我们的整体效率提高一点(训练计划发问卷教练填,我填体重、饮食,教练根据我的数据,包括当日静息心率、睡眠时间、碳水循环计划、近期训练部位等,安排或调整当日的训练内容)。
00:37
00
黑羽快斗
4天前
看这两天都在推斑马口语,作为一个英语启蒙较早的小学生家长,简单说下我的想法:

1、关于斑马AI

早期托班到幼儿园大班这段幼儿启蒙阶段,斑马的课程比较好,原因是这一阶段的竞品少,斑马课程成体系,动画有趣,且很关键的是有斑马每期寄送的互动教学学具(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家长买玩具的成本),线上课程(随时随地的便捷性、网络传播的覆盖面广),还有点读笔,所以针对这一学龄的孩子与实际付费的家长来说,斑马AI是有优势的。

当时斑马也有英语课程,不知道为啥我家娃就怕那个斑马,所以英语上了一点就退课了。

2、关于斑马口语的竞品

回到现在AI阶段的口语教学。先提一下两个维度的竞品:

(1)学而思学习机(AI口语分级练):可以根据孩子的英语能力与对话主题,和学而思的AI进行英语口语对话,只要买了学习机就免费(也不排除付费的节点藏的比较深,娃还没用到)。

(2)真人教学:很多鸡娃圈其实都有外教的约课群,一般主要是欧美外教或菲教,定价不同(菲教相对便宜),主要问题在于口音、时差,以及教学质量。但实际上口语更重要的并不是「教学」,而是「开口」。所以比起设定好的课程或是考虑教学质量(例如播客里提到的一些细节)来说,更重要的是孩子有没有兴趣对话,哪怕是很简单的交流(如天气、心情)。真人外教是可以很容易通过这种人与人的社交互动切入的,AI未必可以。

3、关于产品逻辑

在我看来,塑造英语环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用一个孩子感兴趣或者有兴趣开口聊的话题切入,根据语言能力适配对应的对话与训练,才是AI口语该做的事情。

就比如说,孩子希望聊一下如何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用英语介绍家乡,那么是必须跟着课程的设定来(如果课程里没有就没法聊),还是说我可以手动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学而思可以)或用英语说给AI听?没试用过斑马口语,所以无法对他们的模式进行评价。

但个人认为,如果产品仅是对口语对话的细节(如语法、发音等这类排在开口说英语的优先级之后的)做了AI训练,而没有根据学龄与英语能力,先行判断重点是先鼓励开口,还是先学单词/句型、纠正发音等,那么这个AI的设定就成了应试教育,而英语真正重要的是沟通能力(能够让对方听懂、明白你想表达什么,而非语法是否准确、发音是否地道)。

4、关于定价

斑马口语还是按照过去斑马AI的卖产品模式卖课,在AI产品满大街、LLM能力提升迅速的阶段,49元的试用门槛过高(9.9、19.9或许会在没试之前先付一下,但49显然不会,因为有太多的替代品)。

更适合的定价策略可能是:订阅制,试用1-3次核心功能(用最短的时间告诉用户你与其他竞品的区别,而不是口述或新闻稿宣传),然后再切付费交易。并且作为教育付费类用户,我并不喜欢对方用纯销售的策略对我进行限时逼单,这反而引起反感。

我更希望的是统一定价或是保留权益(通过产品功能唤起未付费用户的再次使用,而非这类没有技术含量、把人当傻子式的销售手段)。另外,我也不喜欢社群跟班模式,因为AI口语这个领域应该是更加个性化的。

另外,基于斑马AI成功的路径之一(个人认为应该可以称之为是「规模化」了),如果产品延续这样的设定,更多地可能会覆盖普通用户(包括下沉市场),但对具有高付费意愿的头部鸡娃家长圈,应该不太适配(因为他们的要求更高),而这个圈层在产品方面的带货能力其实是很强的。

但两类用户或许在英语学习的认知上存在差异。而更容易让家长愿意付费的交易点或许是:
(1)有足够优秀的成功案例(例如有的机构老师孩子英语口语出众),他把自己的教育经验做出体系化课程售卖,就容易产生付费意愿。
(2)有家长认同的英语教学理念(例如听说读写、不同学龄的不同教育方式等),认知相似、兼容或同频。
斑马口语在这两个维度目前可能是匹配不上的,尤其是在理念方面,可能更多的提及的是产品或AI方面的系统、程序或机器的冰冷理念,而不是教育理念,普通用户对AI或产品能力的认知或许并没有从业者想象的深,未必具备足够的辨别能力,因此可能在推广过程中更重要的是依靠销售与运营,而非让产品本身说话,用设计理念传递价值观。

5、关于课程设定与英语学习规律

真人口语外教可以选择教材(例如Think等),斑马口语的课程是按照什么教材设定的不确定。

不同年龄的孩子学英语的特点与适合方式不同,幼儿园阶段适合蹦蹦跳跳式的兴趣学习,而6岁进入小学阶段后会需要进行系统化的学习。英语学习逻辑是听说读写,你可以说斑马口语过程中也加入了听的部分,但实际上它是直接切入了说的阶段。没有足够的输入,进行说的输出,是有点拔苗助长的。

也就是说,你在面对普通用户时,家长是否有这个听说读写的概念与认知,还是就为了解决家长对英语口语的焦虑心情而采取的专项应试式教学?

6、其他

+1的功能这个逻辑不是新逻辑(不记得播客里提到的时点是哪了),做教育的应该多少都懂。那么这个能力可以用在大模型里(通过prompt或是类似学而思这类机构,直接加到模型能力本身里)。

One more thing,作为一个重视教育的家长,我很希望市场上有能够运用好AI能力,真正做到运用AI的特性进行因材施教的产品,所以如果有合适的,我会非常乐意使用并为之付费。

249:对话「斑马口语」:全球首个AI外教如何超越人类?

乱翻书

10
黑羽快斗
13天前
很多时候,真正吸引人的往往并不是表象的专业与能力,而是一个人的人格底色、思维方式与价值观。
10
黑羽快斗
14天前
问题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门槛。对问题的判断存在两种观点与对应行为:
​1、问题即终点:因为存在问题,所以事情无法继续推进。
​2、问题即起点: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关键在于是否有能力解决(通常指是否有能力提供一套综合解决方案)。

跨领域泛化能力的提升有两个明显的优势:
1、能够跳过需要凑齐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在多轮沟通对齐后才开始讨论的过程,缩短判断与决策的时间,利用这一时间窗口实现解决方案的提供与执行层面的落地。
2、基于沟通对象的专业背景,在沟通解决方案的过程中,用对方能够听懂的语言或是能够击中对方内心真实诉求的方式,快速达成共识。

在一个风险与挑战并存、不确定性骤增、新一轮科技大浪潮与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真正有强增长空间的系统/产品/公司/人,是不需要估值的——因为抢还来不及。最终,能够抽象出的真正有意义的估值模型或许就是好奇心、求知欲、价值观与愿景的组合。
01
黑羽快斗
16天前
年纪大了后能够规律生活还是很开心的,岁月静好,inner peace~准备冬训💪🏻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