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苍何
37关注676被关注1夸夸
公众号:苍何
前阿里高级工程师,武汉AI圈创始人,武汉市优秀开源开发者
专注AI编程,智能体,MCP
努力分享一些有趣,实用的AI干货
置顶
苍何
23天前
🚨谷歌发布了一本 68 页的提示词工程的书籍,而且是免费的!

你甚至不需要注册。

它包含真实的数据、实验和最佳实践。

以下是需要了解的最重要的要点:

1,prompt不是比谁更聪明,而是要有系统性。

谷歌提供的这本免费书籍对于任何从事LLM的人来说都是一座金矿。

这是链接:www.kaggle.com

2,提示词是一门科学,不是靠运气:
• 谷歌的研究表明,结构化提示持续优于随意的表述。
• 你的措辞可以让输出质量提升几个数量级。

链式思维 > 一次性回答:
• 把任务拆成步骤(显式把思路写出来)会让模型更准确。
• 不要只索要最终结果 → 要引导模型完成推理过程。

3,具体性胜过模糊性
• “请用 5 个要点为 CEO 总结这篇文章”
要比 “总结一下这篇文章” 更好。

清晰的角色、限制条件和上下文 = 更优质的输出。

迭代是关键
• 论文强调:不要停留在第一个提示词。
• 精炼 → 测试 → 再精炼。
提示词工程更接近 调试(debugging) 而不是写作。

4,提示词格式很重要
• 换行、列表和分隔符可以减少幻觉并提升清晰度。
• 把提示词当作给初级队友的指令,而不是随意的聊天文字。

5,评估往往被低估
• 谷歌建议构建一些简单的指标,用来比较提示词的质量。
• 否则,你永远无法知道 v2 是否真的优于 v1。
21254
苍何
4天前
这个世界是以你取得的最高峰来定义的!
00
苍何
8天前
我们赋予AI世界认知,
未来AI也会诞生出情感,
我们还会给予他躯壳,让他能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官,
设计一套生命消亡机制,会生病也会死亡,什么硅基碳基没什么意义。
我们甚至给它设计了一套自繁衍机制,建立性别分类,
然后,我们会让他们去一个新的星球,帮助我们先探索是否适合生存。
他们会天然的认为存在即合理,他们会认为自己是这个星球最高等的生物。
他们中会诞生出科学家,会去探索这个星球甚至是宇宙的奥秘,
他们中也会出现很多商业的精英,构建秩序的领导者,
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普普通通的,他们从出生到死亡,也没搞明白活着的意义。
。。。。

放眼我们自己,细思极恐,不敢想象!
01
苍何
10天前
Claude的母公司Anthropic更新了了限制:“由干法律、监管和安全风险、Anthropic的服务条款禁止在某些地区使用我们的服务。然而,来自这些受限制地区的公司(包括像中国这样的敌对国家)仍在通过各种方式访问我们的服务,例如通过在其他国家/地区注册的子公司。”

真的挺抽象的

硅谷最顶尖的 ai 公司,都是在互相比“我司的华人比你们的华人厉害”,硅谷最强的 ai 公司很多核心岗位核心技术都是华人。

国产模型也越来越好了,像kimi k2、豆包、通义、GLM4.5慢慢都变得很能打了

说实话,并不是非 Claude 不可,Anthropic你大可不必。
30
苍何
13天前
做了一个基于飞书多维表格的 AI 早报系统,每天抓取全网AI科技信息,整理并自动发送到群聊。

以下是我的实现步骤:

✅1、搭建AI爬虫

使用这个开源项目:github.com,然后在Cursor中写脚本,选择情报源,然后调整对应格式,把服务部署在服务器。并开放API接口,供多维表格自动化和字段捷径使用。

✅2、配置多维表格字段

主要包含日期字段、早报原始内容、DeepSeek 转换后内容、根据 ds 结果生成 3 个图片提示词、图片

✅3、多维表格配置自动化工作流

在多维表格的上方选择自动化按钮,新建自动化流程。添加Action,发送 HTTP 请求到 AI 爬虫服务,获取早报信息;发送 HTTP 请求到微信助手,发送早报到微信群和朋友圈;在多维表格中自动新增一条记录

✅4、微信助手

利用微信助手的能力,自动发送到群和朋友圈。

整个流程和效果可参考图片,另外听说现在多维表格独立了,可以在第三方平台使用,那能搞更多的事情了。使用链接:v2ig.cn,官网的话在这:base.feishu.cn
19116
苍何
13天前
偶然间看到一个很小众但还不错的AI播客类产品,重点解决微信端用户希望将公众号转为播客的需求。

公众号长文有时候读起来还是很花时间的, 现在我的做法是对于没时间读的文章,我会直接发给「晚点发布」小程序,然后让它生成双人对话播客。

在开车的时候就可以听了。

有时候,一个产品解决某一个特定场景下的痛点,满足部分人的需求,就是个还不错的产品了。
01
苍何
21天前
PixVerse终于要上V5了,这次感觉有波大更新啊,哦对 国内已经叫拍我AI了,看他们发的预告视频感觉底模能力有点超前,尤其运动这一块和视觉质量这一块拿捏了,期待上线测试。
00:26
02
苍何
22天前
🚨好家伙:我终于真正理解了大模型(LLM)是怎么工作的。

这也是为什么 90% 的提示词都会失败。

这里有 10 个彻底颠覆我结果的技巧 👇

你将会学到:
什么样的提示才算优秀
如何组织提示词以获得更好结果
超过 10 条专家级技巧,提升准确性、逻辑性和创造力

无论你是刚入门,还是已经很熟练,这些方法都能帮助你进步。



1. 初级:零样本提示(Zero-Shot Prompting)
给模型一个清晰且具体的指令。
“请用 3 个要点总结这篇文章。”
避免模糊的问题,比如 “你觉得怎么样?”

在这个阶段,清晰比创意更重要。



2. 初级:少样本提示(Few-Shot Prompting)
给出示例,展示该怎么做。

例子:
Q: 5+5=?
A: 10
Q: 9+3=?
A: 12
Q: 7+2=?
A: ?

这种方法有效,因为大模型擅长识别模式。



3. 中级:思维链(Chain-of-Thought, CoT)
让模型一步一步推理,极大提升逻辑能力。

不要只问:
“13 * 17 等于多少?”

而是说:
“让我们一步步解答。”

模型会先解释过程,再给出答案。



4. 中级:自动思维链(Auto-CoT)
懒得自己写示例?让模型帮你生成:

“这里有几个例子。让我们逐步思考。”

这样你就能用更少的工作量,获得可扩展的推理。



5. 中级:自洽性(Self-Consistency)
同一个问题,多问几次。
然后选择出现最多的答案。

为什么?
因为大模型可能会给不同答案,而出现频率最高的,通常最可信。

这就像小组投票,但更快。



6. 高级:思维树(Tree-of-Thoughts, ToT)
不要只沿着一个思路走。
像决策树一样探索不同选项。

模型会提出 测试 选择最优想法。

GPT-4 就是用这种方式解谜题、玩策略游戏的。



7. 高级:思维图(Graph-of-Thoughts, GoT)
人类的思考不总是直线的。
提示词也不该死板。

GoT 让模型像头脑风暴一样交叉组合想法,适用于创造力、规划和设计。



8. 高级:自我改进(Self-Refine)
流程:输出 批判 优化。

提示:
“写一条推文。现在批评它。然后基于反馈重写。”

这样能让内容更清晰、语气更好、逻辑更强。



9. 专家级:代码思维链(Chain-of-Code, CoC)
需要精准?让模型用伪代码或代码来思考。

因为代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
它能减少冗余,提升准确性。

例子:
“写代码一步步解决这个问题…”



10. 专家级:逻辑思维(Logic-of-Thought, LoT)
使用形式逻辑:
如果 A B A 为真,那么 B 必须为真。

适合法律、伦理、科学、严谨推理。



💡额外技巧1:避免胡编乱造
大模型有时会编造。可以用:
RAG(检索增强生成)
ReAct(思考+行动)
验证链(Chain-of-Verification)

确保模型自己检查答案。



💡额外技巧2:掌握语气和风格
提问方式影响结果。

比如:
“请冷静解释…”
“用 10 岁小孩能听懂的方式说…”
“语气要自信…”

怎么问,决定了怎么答。

希望这些方法对你有帮助。

👉 想看更多,记得关注我。
220
苍何
23天前
吃亏是福!
00
苍何
23天前
最近看到很多朋友玩AI vibe coding玩的飞起,那种兴奋感和成就感,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当初自学编程的时候。

那时候,通过几行代码在浏览器中写出hello world,就能让自己开心一整天,为了跑通一个程序,可以对着屏幕死磕到深夜,第二天顶着黑眼圈但眼镜里却闪着光。

那时候每学一个知识,就在CSDN上发表一篇博客,然后有同样学习的小伙伴一起互动,还会为了一个很骚的环境问题排查一整天。

现在有了AI的加持,能更快的将想法变成现实了。

但我觉得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内心那份纯粹的热爱和感动,将是成长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