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池建强
36关注8k被关注9夸夸
「MacTalk」出品人
墨问西东创始人,极客时间创始人。目前创业、做产品、拍胶片、做播客、写作。
池建强
4天前
最近 AI 浏览器竞争太激烈了,Dia,Edge,豆包,夸克。Chrome 的地址栏也可以直接 @ Gemini 了。最近用了用 Perplexity Comet,还是邀请制的,支持直接通过自然语言操作 浏览器,应该是使用了 MCP+chrome devtools protocol playwright 的技术,用起来还挺有新意的。
00
池建强
6天前
创业真是高风险,不仅可能钱没了人还能进去最后人也能没了(⌐■_■)💸

小本买卖,做点喜欢的产品,挺好的了,要啥自行车
00
池建强
6天前
为啥坠楼,不明白。阿里巴巴泰康还投过
20
池建强
7天前
GPT-5发布之前:奥特曼的“啊哈时刻”

有些清晨平平无奇,有些时候我们从睡梦里醒来却会怀疑人生。

OpenAI CEO 奥特曼最近接受了一次访谈,听风就是雨,GPT-5 似乎要置箭在弦,引弦发箭。他在访谈里提到,有一天早晨收到了一封邮件,邮件里的问题他没看明白。以前他会自己琢磨一会,弄不明白就假装没看到。但那天不一样,他有了一个新玩具,估计是预览版 GPT-5。

他把问题丢进 GPT-5,几秒钟后,答案就像潜藏的礁石浮出了海面。奥特曼愣住了,不是因为 AI 答得有多漂亮,而是因为那一刻,他发现自己在擅长的领域也无能为力了。AI 不仅懂你不懂的,你以为你很懂的领域,也沦陷了。

这就是奥特曼所说的“啊哈时刻”——头有点晕,人在座椅上往后靠一靠,平复心情。人类以为自己站在食物链顶端,但 AI 在你的头顶搭了个帐篷,顺便还点了杯拿铁。

夸张吗?也许,但 AI 只会越来越聪明,这毫无疑问。

奥特曼说,他的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永远不会比 AI 更聪明。这不是悲观,而是一种现实。上一代人见证了电脑的普及,这一代孩子则要习惯身边的每一样产品、每一项服务都比自己聪明。想象一下,未来的孩子也许会觉得“不能自己思考的父母”才是坏掉的电子设备?

AI 的进步像芯片的计算频率竞赛,刚开始大家都在比谁的分数高,后来才发现,真正重要的不是数字,而是谁能用好它,谁能从中获得价值。苹果放弃宣传芯片速度,AI 领域也开始不再迷信基准测试。现在,大家比的是谁能让 AI 真正帮上自己的忙。

是的,你盘点人才,我盘点 AI。
奥特曼在访谈里说,等有一天 AI 可以当 OpenAI CEO,他会毫不犹豫地让位。

为了宣传 GTP-5,奥老师工作都快没了,AI CEO,这一天会很快吗?我没奥老师那么乐观。

AI 独立创业能行吗?能是能,企业死活我不管。

有一天不当 CEO了,奥特曼说,我就去找点别的事做——历史上每次技术革命,都是工具比人更擅长某件事,然后人类就去发明和解决新的问题。

有人问 AI 会不会让人类彻底失去主角光环?奥特曼的回答是:不会。人类总能找到把自己放在故事中心的新办法。

小时候以为大人知道一切,现在我就是那个‘房间里的大人’,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没人知道这一切会走向何方。

未来不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下一个“啊哈时刻”,很快就会到来。而我们要做的,或许不是和 AI 比聪明,而是学会和 AI 一起,重新定义什么叫做“聪明”。
00
池建强
10天前
待到学会,为时太晚

三年前开始创业的时候,我一直在读《夜航西飞》这本书,那时候这段话非常吸引我,但我并不知道最后一句到底意味着什么:

过去的岁月看来安全无害,能被轻易跨越,而未来藏在迷雾之中,隔着距离,看来叫人胆怯。但当你踏足其中,就会云开雾散。我学会了这一点,但就像所有人一样,待到学会,为时太晚。

为什么待到学会,为时太晚?

三年后我差不多明白了。这里的“为时太晚”是一种淡淡的遗憾,而不是说人生没有希望了。

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只要勇敢迈出那一步,未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反而会豁然开朗。但现实本身也很残酷,当我们真正学会、真正释怀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很多机会,或者浪费了太多时间。

如果我们能早点明白、早点行动,也许会少走很多弯路,少一些遗憾。我们能吗?

大部分人大概率不能。

就像巴菲特老爷子说的:“年轻人很难明白一个道理”

他说,年轻人要结交比自己优秀的人,你也会成为优秀的人。你周围的人会影响你,让你变得像他们一样。

然而,年轻人很难明白这个道理。到了一定年纪,才能真正领悟。

明知道年轻人不会听老年人唠叨,为什么还要说呢?我想就是种一颗种子,未来自会在有缘人心里开花结果。
30
池建强
12天前
年中你盘点人才,我盘点 AI 🤣
01
池建强
12天前
字节的 Trae 发布了 SOLO 模式

最近 AI 编程工具层出不穷。从这个节奏上看,Trae 走在了前面,你还在 coding,我已然 SOLO。这次 Trae 国际版更换了图标,更冷酷了一点,我其实更喜欢之前那个,因为有墨问色 😄。今天用 SOLO 做了个项目,挺好。猩爷也切到 Trae 了,说,用了一天的 Trae 2.0,觉得它在一些交互上胜过 Cursor

Trae SOLO 模式和之前 Trae 开发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AI 全流程主导开发,从需求到部署一站式完成。

SOLO 如其名,自己能独立干活,而不是“辅助”开发的角色。以前工程师更喜欢用 IDE 来做智能补全代码、回答问题、提示你干这干那,SOLO 则具备更强的主导性,并且有本地项目文件,这一点和 MiniMax 路数不一样。开发者只需要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SOLO 就能自动完成需求分析、产品设计、UI 构建、状态管理、API 对接、调试、部署等所有环节。

整个开发过程,用户几乎不用手动写代码,也不用频繁切换工具,所有内容都在 Trae 的一个窗口内闭环完成。开发者实时看到 AI 的每一步操作,随时介入修改,甚至通过“选择元素”功能,直接在页面上点选想要调整的部分,AI 会自动理解并修改。Trae SOLO 还集成了 Vercel 一键部署,项目上线只需授权一次,后续全部自动化。

和之前的 IDE 模式相比,SOLO 模式的核心变化在于:

- 以“上下文工程师”为理念,AI 能持续理解和管理整个项目的上下文,不是单次指令响应,而是全流程跟进。
- 工作区整合了编辑器、终端、浏览器、文档四大面板,AI 会根据开发阶段自动切换视图,用户可以全程监控和干预。
- 支持自然语言和语音输入需求,极大降低了开发门槛,产品经理、设计师、独立开发者都能直接用。
- 代码生成、调试、预览、部署全部自动化,真正实现了“从想法到上线”的一站式体验。​⁠

SOLO 模式还带来了更快的开发速度和更高的完成度。比如同样的需求,SOLO 能比 Cursor、v0、nocode 等工具更快生成可用的原型,自动生成示例图片,功能覆盖更全,部署更便捷。对于小白用户、产品经理、创业者来说,SOLO 模式几乎可以让你“零代码”实现产品落地;而对于专业开发者,SOLO 也能极大提升原型开发和跨栈协作的效率。​

我当时在一个文件夹下创建项目,之前的很多图和音频都混在一起,部署项目的时候,SOLO 说:

项目中包含很多与Web应用无关的大文件,如音频文件、图片文件、文档等。我需要检查.vercelignore文件来确认哪些文件被排除在部署之外。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在线。
43
池建强
17天前
OpenAI 推出 ChatGPT Agent:能主动思考、浏览网页、购物、制作 PPT

今早一醒来的大新闻就是 OpenAI 最新发布 ChatGPT Agent 了,之前我就在墨问里写过,2025 年我们看到一个趋势,各家大模型厂商都开始在软件或平台中直接内置 Agent 的能力,甚至完全以 Agent 为核心构建产品,MiniMax Agent 是这样的例子,现在 ChatGPT Agent 也来了。

ChatGPT Agent 是一款具备自主任务执行能力的 AI 工具。它不仅能进行文本对话,还能像人类一样浏览网页、点击操作、填写表单,甚至执行代码和调用 API。用户只需给出一个指令,Agent 就能独立完成多步骤复杂任务,比如挑选婚礼服装、规划旅行、生成报告或制作 PPT。

这些差不多都是常识了,最后我们用哪家,得看模型能力、产品质量和应用场景做得好不好。

在性能方面,ChatGPT Agent 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例如,在“人类终极考试”中的准确率达到 41.6%,远超前代模型和竞品;在投行建模、网页导航等任务上也领先于微软 Copilot 等对手,展现出极强的实用性。

安全性方面,OpenAI 强调用户控制权,涉及密码或支付等敏感操作时,Agent 会要求用户授权,并允许随时中断或接管任务。同时,系统对敏感操作有限制,并自动删除浏览数据,防止恶意攻击。

目前,ChatGPT Agent Pro、Plus Team 用户开放,分别有不同的任务额度,未来将扩展到企业和教育用户,但暂未在欧盟和瑞士上线。OpenAI 还透露,Agent 可能成为更强大模型(如 GPT-5)的基础,未来会集成更多功能。

我是 Plus 用户,看了下自己的 Tools,还没有 Agent,估计还没灰度到?

巨头入场,ChatGPT Agent 标志着 AI 从对话助手向全自动化迈进,这可能是 AGI 的有效路径之一,不知道 GTP 什么时候支持 MCP 呢?

2025年7月18日
01
池建强
19天前
再不适应时代,苹果将成为下一个诺基亚

今天看到这个新闻还是挺感慨的,苹果持有万亿现金,这些年在新领域的开拓真是折戟沉沙,AI 也毫无建树。
毫无疑问,这事 CEO 全责

据彭博社记者 Mark Gurman 报道,尽管苹果近期启动了大规模的管理层重组,现任 CEO、65 岁的库克仍将继续留任。报道指出,苹果正深陷「AI 危机」,但库克依然可能继续执掌公司 5-10 年。

苹果首席运营官 Jeff Williams——一直被视为库克的接班人——已在此次管理层重组中离职。同时,苹果内部并没有迹象显示库克准备离开,或是开始培养新的继任者。

苹果服务主管 Eddy Cue 近日在内部警告称,如果不能迅速适应 AI 时代,苹果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黑莓或者诺基亚。目前,苹果正面临 AI 功能研发缓慢、发布时间延误等多重挑战。

Gurman 指出,虽然库克对苹果目前的困境负有责任,但董事会依然认为他是唯一能够扭转局势的人选。同时,Gurman 还预测,苹果管理层大幅改革的原因之一在于,不少高管已年过六旬,财富丰厚,人家也不想当 CEO 了,财富和梦想都实现了,还有多少动力呢?

作为 MacTalk,我认为啊,iPhone、Mac、OS 等延续了乔布斯时代的产品,依然是顶级的,但是苹果的 AI,汽车和眼镜等战略性产品,目前看都是失败的。库克那么大岁数了,别当巴菲特了,该退退。

这人老了吧,就得该退退。
23
池建强
25天前
作家莫言建议,AI可以用,而且要大胆去用,但不能让它反过来用你。因为,AI会让聪明人越来越聪明,会让傻瓜越来越傻,让傻瓜自以为妙笔生花、妙语连珠,但实际上都是假象。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