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看完《一次别离》,心绪如丝缕般缠绕。这出戏,若搬到中国的舞台,怕是另一番光景。故事的骨架或许能立住——夫妻间的龃龉,老人的失智,生活的重压,这些在哪里都寻得到影子。
然而,那股子渗透在伊朗人血液里的道德张力,在中国,怕是要打个折扣。
你看片中人,为了一句谎言,内心翻江倒海,如同背负千钧重担。这谎言,在他们看来,是对神明的亵渎,是对良知的拷问。
可在中国,撒谎这等事,稀松平常,如同喝碗蛋汤,滑溜下肚,不留痕迹。脸皮厚如城墙,心肠滑似泥鳅,早已练就一身“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本事。哪里来的道德压力?怕是只有利弊权衡,得失计算。
这差异,或许真与信仰相关。
有信仰的人,心中存敬畏,头顶有青天,行事有所约束。
而无信仰之人,如脱缰野马,横冲直撞,无所顾忌。 “敬畏”二字,在现代社会,仿佛成了老古董,蒙上厚厚的灰尘。 人们追逐名利,醉心物欲,早已将“敬畏”抛诸脑后。
然而,这“敬畏”也并非完美无瑕。
有时,它会变成一把双刃剑,伤人亦伤己。
正如片中人,被道德感裹挟,做出一些看似正确却又充满矛盾的选择。
这道德感,用错了地方,便成了枷锁,禁锢了思想,束缚了行动。
更甚者,这道德的内容,若不与时俱进?
那巴别通天的巨塔啊,早已在时间的啃噬下,腐朽不堪,如同被蛀空的华丽棺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