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按照自己的理解体验了大概两个月,中间停了一段时间,并决定在下周重启记录。
以下为看完第一期说明视频之后记下了一些新的takeaway:
1- 根据责任边界划分场景
在实践过程里面,不止一次出现过 —— 对于事项写在哪部分会有迟疑,例如一些对技能的练习 for service 似乎也同时在 for stability。中间重读了《爱是真理的构建 | EDUPUNK》,文章提到的「持久健康的关系」具有平等(Equity)+ 正直的自我表达(Self-disclosure)+ 有能力为对方提供积极的支持(Positive Support)的特点。从另一种叙述里加深了对 For stability,For service,Connectedness 这三大维度的理解,「核心的稳定性是正直的自我表达的前提,积极的支持是与对方写作产生价值创造的前提,平等的联结则是在个体间如何激发共鸣产生聚合力的前提」,不过当时却也未能窥探到原来这三个维度旨在强调「我能做什么」。
视频里所提到的 “找到三类场景的责任边界”,便是在梳理和判断「我能做什么」,有一种“原来如此”的体悟,这部分也回应了手札里写的「专注于自己能影响的事情」(期待后续的说明视频)。
2- 重复性周期性的事项 & 里程碑性质的事项
对于 Identity 和 Goal 的理解,早期的时候带着自己的惯性理解 —— 前者为长期目标(因此会写得很大很抽象),后者长期目标下的阶段性目标,但记录时候总觉得不趁手,随后又认真读了一下指南,发现 identity 记录的是重复性的事项((ˉ▽ˉ;)...又抓到一个自己带着预设实践的时刻)。但知道了之后,又卡住了,什么重复做的事情才能构成我的身份归属,甚至也没好好想过什么是我的身份归属。随着这个问题被搁置,便也搁置了每周的记录。
第二个卡点在于,初用这套手札,会发现前期规划的任务和目标,和后面复盘的「超级智能终极目标模型」有点割裂,对这部分的连通性感知很弱。所以今年年末做年度计划的时候,先是围绕这个「三角形」做了很多梳理和思考,也意外打通了更清晰的对做什么不做什么的判断。(在“蓬勃”的新年计划里做事项删减时,感觉自己似乎更清晰自己想要什么了),日常生活里做与不做间的内耗矛盾,被集中地前置思考,或许会极大程度缓解我在日常运转里的损耗把,也是因此决定重启记录,拭目以待一下。
3- 很多事情并不需要规划
”规划那些需要主动努力去推进完成的目标和任务,很多事情其实不需要规划,做掉就好,没做掉也行。” 此处也是在提醒自己不要为了记而记,本质在于每周进行目标的微校准和更专注地行动。
感恩遇见AL3的设计,越用越喜欢~❤(也催更一下后面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