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
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Phoebee_Yang
100
关注
7
被关注
0
夸夸
Phoebee_Yang
2天前
驴嫂: 关税降低,扶我起来,上号上号。
0
0
0
Phoebee_Yang
2天前
少楠Plidezus: 认真学习,贯彻思想
0
0
0
Phoebee_Yang
11天前
金三的运营工具箱: 奉劝大家不要都去卷ai深度测评。 ai自媒体是新风口不假,但是对普通人来说,掌握信息实在有限,去搞深度测评,费时费力,可能还没人快、没人好。 我现在有三个认知,可能有点得罪人。 第一个认知,纯靠ai深度测评选题容易枯竭。 第二个认知,靠ai深度测评涨起来粉丝,后面也会转型。 做ai测评积累起来粉丝,势必要转型的。因为现在还是新技术的爆发期,可以借势,借到技术给人新奇感的势能,后面没什么震撼的技术发布了,大家的关注度往往会降低很多,流量也会大大减少。 如果你本身就有很多资源,你去搞ai深度测评,那很不错。 但是如果你是普通人,没什么资源,只有你擅长的领域。那么我建议你,把AI和你擅长的领域结合起来,这才是最有竞争力的方向。 第三个认知,可能更扎心一点:大部分人做AI测评并没有核心竞争力。 想想看,现在做AI测评的人已经不少了,而且很多都是技术背景出身或者有大厂经验的人。他们对AI技术的理解和评测方法更专业,资源也更丰富。普通人如果硬要在这个赛道上卷,很容易陷入内卷困境,费力不讨好。 我见过太多跟风的人,开始热情高涨,结果三个月后就坚持不下去了。原因很简单:没有差异化,没有自己的独特价值。 其实对于普通人而言,最明智的策略是: 1. 找到AI与你专业领域的交叉点。比如你是财务人员,那就研究AI如何应用在财务工作中;你是教师,就研究AI如何改变教育方式。这样你就有了别人无法轻易复制的专业洞见。 2. 做垂直而非宽泛。与其浅尝辄止测评所有AI产品,不如深耕一两个你真正了解的AI应用场景。 3. 关注实用而非技术。普通人很难在技术深度上与专业人士竞争,但在应用层面,你的经验可能更接地气,更有价值。 最后,不要忽视AI技术的学习曲线。现在看似人人都在谈AI,但真正掌握并用好它的人并不多。如果你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成为AI应用的先行者,那么即使AI热度退去,你依然能保持核心竞争力。 与其追风口,不如做风口中的那个有特色的声音。与其做泛泛的AI测评,不如成为特定领域AI应用的实践者和分享者。 这样,当别人都在为内卷焦虑时,你已经在自己的赛道上建立了独特价值,这才是真正的破局之道。
0
0
0
Phoebee_Yang
17天前
制作了一个动画小短片,关于一只萨摩耶心碎404 found的故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文生图片:Midjourney
图生视频:即梦 可灵
剪辑:剪映
#AIGC创作大赛·夏日
01:36
0
0
0
Phoebee_Yang
24天前
喜欢Midjourney的这个出图和可灵的视频!
立刻灵动起来了~
【林深处见鹿🦌】
#AIGC创作大赛·夏日
00:18
0
0
0
Phoebee_Yang
1月前
Midjourney 出图,可灵生成视频,做了一个
《35岁家养小精灵的碎碎念》
#AIGC创作大赛·夏日
00:21
4
0
0
Phoebee_Yang
1月前
用TRAE做了一个“夸夸乐”的页面,输入夸赞对象和夸赞关键词,就会调用deepseek产出夸赞语句,然后以土味格式显示在屏幕上。
第一次尝试AI编程并且完全vibe coding,没有手动改任何地方,感觉还是挺好玩的!
00:40
0
0
0
Phoebee_Yang
1月前
志达: 震惊,看了下 wildcard 一周的消费数据,manus 的收入非常不错,genspark 在曝光量远不如 manus 的情况下,收入也有 manus 的 1/3,这两个 agent 的收入都远超 devin。 manus 在付费 ai 应用里面,仅次于 OpenAI,Claude,Cursor,Grok,midjourney 和 Poe,比 gemini 收入都高…这还是在未开放注册下的成绩。真的没想到用户对 agent 的付费意愿如此之高。 另外安利下团队小伙伴抓取 stripe 信息做的 https://whoismaking.money ,可以查看 stripe 收单最赚钱的项目,更新到今年 2 月数据了,后续会按月实时更新。
0
0
0
Phoebee_Yang
2月前
如何让世界名画开始发疯?
1. 用Gemini 2.0 Flash Experimental让世界名画变成表情包
2. 用可灵让他们动起来
发疯开始⬇️
3
0
1
Phoebee_Yang
2月前
长暑: 大部分人接不住机会、善意、爱和幸福,像水一样从指缝间流走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