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吴炳见_bj
330关注7k被关注5夸夸
心资本合伙人,风险投资,前产品经理,INTP
和AI 相关的一切
公号:AI大航海
wx: wubingjian
置顶
吴炳见_bj
2年前
All in AI 的投资人,快速了解我的方式:

「伟大的起点无法被计划」 mp.weixin.qq.com
「AI的百亿套壳:做船不做柱子」 mp.weixin.qq.com
「AI应用之路:质疑汤姆猫,成为汤姆猫,超越汤姆猫 」
mp.weixin.qq.com

这是我的说明书:
剑桥大学,计算机系毕业。

第一份工作,在百度做移动互联网产品经理+战略分析。

之后开始做 VC,在联想之星、险峰做早期投资。

再之后,参与创立心资本 Soul Capital,合伙人,all in AI 投资。团队曾投资过小鹏汽车(XPEV)、满帮(YMM)、速腾聚创(02498)、沐曦GPU(A股上市中)、蓝箭航天(A股上市中)、微纳星空(A股上市中)、量子之歌(QSG)的早期。

关键词 LLM、AI应用、AI 基础设施。 base北京。

有个公众号「 AI 大航海」,定位是「对 AI 创业的深度思考」,希望通过内容来沉淀复利、和链接一些 AI 从业者。

弱者思维,喜欢常识。
喜欢认识有趣的人,AI 产业里的人。
Topic:AI、产品、创业、二级市场、AI 概念股。
43
吴炳见_bj
5天前
娱乐类产品,大都是创造有意思的内容和玩法,来抢占用户时间。如果不抢时间呢,AI 娱乐产品还能怎么做?看看另外一种探索

AI娱乐的另外一种解法:不和用户抢时间

21
吴炳见_bj
6天前
VC 投资里有个“转移注意力陷阱”,就是说,一个技术或行业很复杂的项目融资,投资人往往是陌生的,会花很多时间用来学习新知识,痴迷其中,从而忽略了最简单的商业常识,甚至忘了问“这人是否适合创业”。
比如当年的 B2B 项目,投资人花了大量时间跑上下游调研,信息爆炸,却忽略了基本的商业逻辑。比如当下很高精又复杂的技术项目,也是如此。
而这些复杂信息,也成为这些项目融资的最有利武器,有限的时间内,投资人开始关注自己搞懂这玩意没,而不是这项目靠谱不。这就是注意力陷阱,根源是我们大脑算力有限,有限的算力会被分配到“学习”上。
1214
吴炳见_bj
7天前
震撼感是种稀缺物品,第一次读〈三体〉时,第一次看〈星际穿越〉时,都是震撼的汗毛倒立。后面还会看第二三四遍,更多是欣赏和享受,但没法体会震撼感了。
00
吴炳见_bj
9天前
即刻修复了我发朋友圈的能力,朋友圈本来应该想发啥发啥的,但因为微信好友太多了,只能发一些正确但无用的东西,比如恭喜 xx,so 朋友圈 is dead。可能我中学同学看我朋友圈,会觉得我是另外一种“卖保险的”的吧。
即刻发多了,朋友圈也更有人味儿了。
01
吴炳见_bj
9天前
在刚毕业的几年,和人交流时总是看这个人专业程度如何,干货如何。
而现在,更看这个人是否有意思,内核如何。
21
吴炳见_bj
10天前
深圳充满一种 chill+务实搞钱的气息,如果从北京搬个地方,我选深圳
71
吴炳见_bj
17天前
有意思的是,放30年前,Chatbot是科幻里出现过的,外卖App是科幻里没出现过的

王慧文: 创新分两种, 一种是在科幻作品里出现过的, 一种是在科幻作品里没出现过的

20
吴炳见_bj
22天前
新的头脑风暴方式是和 AI 聊,Brainchat,AI 知道所有知识,也有常识,但是缺灵光乍现,怎么办?那就修正自己的提问方式,反复多轮的聊,量大了自然就能出灵光乍现的答案。
​很多问题都和 AI 聊一遍再说。
12
吴炳见_bj
1月前
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张门票出现在 2011 年,抄 kik 做微信。
最后一张门票出现在 2016 年,学快手做抖音。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