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摆脱内耗的方式:大量的读和写。
上周在广州图书馆借了3本想重读的书籍:
《容易忘记的名字》 韩/金爱烂
《索拉里斯星》 波兰/斯坦尼斯瓦夫•莱姆
《简爱》 英/ 夏洛蒂·勃朗特
在图书馆闲逛的时候,在文学区我看到了很多曾经读过的书籍陈列在书架上。
读一本书就是和作者共度一段时光,
我默默注视着 轻轻抚摸书籍的脊背,
这种感觉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朋友。
-
今晚花了两个小时重读金爱烂的散文集《容易忘记的名字》。我的阅读习惯是一本书我会阅读两遍,第二遍一边阅读,一边抄写读书笔记。
“抄写”这个动作看似普通,其实是一个清空大脑的过程,渐入佳境之后会觉得身心舒畅。那些长久以来困扰你的事情无法入侵你的内心,你的注意力也会慢慢回归在你的笔尖之下。
读完一本书,最重要的是留下我的“读后感”,
因为我希望遗忘的速度可以变慢。
几百字的读后感到几千字的书评我都有写过。如果对于写作有压力,就用口语化的文字记录当下的所思所想。日复一日的练习,能够看见自己在语言表达方面的进步。
辞职之前我和一个刚离职的朋友聊天,当时她正在面试的路上,她告诉我:“不上班会废掉的,根本闲不住。”
我当时不明白,为什么在赚到了钱之后也不愿意休息一段时间。现在我辞职了一个星期,宅家的时候会陷入无聊,但绝对不会内耗。
辞职以后我发现:受困于金钱只是一方面的焦虑,归根结底是害怕失去主体性,当我们的生活不再是朝九晚五的重复和忙碌,没有了体面的工作,失去了光鲜亮丽的职业身份,没有了强烈的目标感,就会陷入痛苦。
最重要的事情不是立刻开始工作
而是认真审视我们与自己的关系
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大量的读和写会让人感觉到一种踏实。大量的阅读,关键在于你了解自己的阅读偏好,主动去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阅读就是重新获得人生主体性的过程。
书写本身就是思考。写作不是为了表达,而是为了整理,整理自己的思绪和情绪。无论遇到多少困难,都需要先安顿自己的内心。
“把书盖在头上
就盖好了屋顶
外面的打打杀杀与我无关
我在建造内心的游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