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乌衣巷北
43关注3被关注1夸夸
乌衣巷北
29天前
这些年阿里收购的创业公司冤魂在空中飘扬。

末号玩家001: 大部分创业失败的公司,其实都死在了同一个地方,就是创始人失去了对公司方向的控制权。 Mark Pincus是游戏公司Zynga的创始人,这家公司你可能听过,就是做开心农场那个。 但很少有人知道,即便他握有公司控制权,还是两次把自己从CEO位置上开除了。 理由很简单,因为他当时只有31岁,还太年轻,没经验,而公司需要一个"真正的CEO"。 讽刺的是,Mark离开前谈下的一笔2500万美元的季度订阅合同,成了这家公司转型的关键。 这样的故事在硅谷每天都在上演,创始人们拿着投资人的钱,却成了董事会的打工仔。每个月或每个季度,投资人空降到董事会,对着他们根本不了解的业务指手画脚。 创始人们则像演员一样,努力把董事会引导到自己想要的方向,生怕一个不小心,战略就被带偏了。 最近,在硅谷流行一个词叫"Founder Mode",翻译过来就是创始人模式。很多人说这是创业者为自己独断专行找的借口,但Mark不这么看。 在他看来,创始人模式的核心只有一个词:控制。 不是控制欲,而是控制权。 创始人模式的核心是:你得先想清楚自己要建造什么样的房子,然后再邀请合适的人进来住。 "我宁愿拿一半的估值换取控制权。" 这话听起来很疯狂,毕竟谁会主动砍自己一半的身价? 但Mark的逻辑很简单:没有控制权,再高的估值都是纸上富贵。 当你的公司需要转型,当原定战略走不通,当你发现那个山头根本攻不下来的时候,谁来做决定? 是每天在一线打仗的你,还是每季度才露一面的董事会成员? 这就像你在开车,副驾驶的人只是偶尔瞄一眼路况,却总想抢方向盘。 Support.com的教训让他刻骨铭心。当时公司做的是企业软件,年收入1.7亿美元,在互联网泡沫时期成功上市。 但他看到了危机:企业内部采购要完蛋了,必须转向外部市场,他想转型做面向消费者的产品。 但投资人不同意,他们觉得一个31岁的创始人没资格做这么大的决定,于是找来了一个有"灰白头发"、在惠普工作过的职业经理人。 结果这位CEO既不懂产品也不懂销售,只精通办公室政治,搞得公司差点完蛋。 Mark最后也不得不离开自己创办的公司。 所以到了Zynga,Mark学聪明了,他说要建一座"自己想住的房子"。而这座房子的地基,就是控制权。 即便后来Zynga上市了,即便他两次炒了自己鱿鱼,但正是因为保留了控制权,他才能在公司濒临崩溃时回归,带着团队起死回生。 如果说控制权是盾,那他的产品方法论就是矛。 Mark说,All new fails(所有新东西都会失败)。 App Store每年有上百万个新应用上架,但头部应用8年都没怎么变过。 这是因为,人类大脑有个特点叫"认知吝啬"。简单说,我们的大脑不愿意为新东西付出学习成本,除非收益明显大于成本。 这就是为什么即便有更好的产品出现,用户还是懒得换。 那创业者该怎么办?Mark给出了他的反直觉的方法论。 这套方法论叫:"Proven Better New"(已验证-更好-创新)。 先说"Proven"(已验证)。 Mark的观点惊世骇俗:先抄。对,就是抄袭。 Zynga Poker就是这么干的,界面布局、操作流程、甚至桌布颜色,全部照搬市面上已有的扑克游戏。 听起来很没出息,但Mark有他的道理。 因为,你没资格改变已验证的东西,那是无数次试错的结果,是用户习惯的沉淀。你以为你很聪明,其实你很幼稚。 再说"Better"(更好)。 什么叫更好?不是你觉得更好,而是10个用户里10个都说"太棒了"。 当时其他扑克游戏都要下载客户端,一个下载动作就会流失50%的用户。 Zynga Poker更好在哪? 无需下载。就这么简单的一个改进,让用户转化率翻了一倍。 最后才是"New"(创新)。 Zynga Poker的创新是用真人头像,显示你的朋友也在玩。 这个看似微小的创新,引爆了社交传播,让Zynga Poker迅速占领市场。 这个方法论背后的逻辑其实是信息论里的"信噪比"概念。 用户接受新产品时,大脑会自动过滤"噪音"(不熟悉的部分),只关注"信号"(有价值的改进)。 如果你的产品全是"新",用户的认知负担太重,就直接放弃了。 同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Slack能成功。它本质上就是个聊天工具,功能上没什么革命性创新,但界面更友好,登录时还会说"Namaste"。 就这么点微创新,让它从无数协作工具中脱颖而出。 既然所有新东西都可能失败,那怎么提高成功率? Mark的建议是:别做MVP(最小可行产品),做MVI(最小可行想法)。 也就是在写代码之前,先快速验证想法。目标是一周失败1000次,而不是花三个月做一个MVP然后失败一次。 比如,你想做一个新功能,先别急着开发。用Figma画个原型,找10个目标用户看看反应。 如果10个人里有8个人无感,立刻放弃,试下一个想法。 每年有上百万个新应用上架,99.9%都失败了。与其把赌注押在一个产品上,不如把一个赌注变成四个,把四个变成一千个。 什么是好产品? Mark有个独特的判断标准:True Signal(真实信号)。 成年人的世界充满了自我欺骗。产品经理会说:"这个按钮的点击率提升了5%","这个功能的留存看起来不错"。 但内心深处,你知道这些都是自我安慰。 真正的True Signal,是让你说不出理由但就是想一直用的东西。 Mark建议创业者培养"第三人称视角":把自己当成用户来审视自己的产品。 不是作为创始人,不是作为产品经理,而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懒惰的、没耐心的用户。 如果这个视角下你都不想用,那就别指望别人会用。 最后,分享Mark说的一句话:"你要建造一个自己愿意住进去的房子。" 创业不只是做一个产品或公司,更是创造一种你认同的生活方式。 如果连你自己都不愿意all in,凭什么期待别人相信你?

00
乌衣巷北
2年前
来到即刻的第一天。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