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Roxane
506关注737被关注1夸夸
重度Gemini&Claude用户|在一家初创探索AIToB|前RPA产品经理&咨询顾问|
游戏行业精神股东|Always贪心的INTP
Roxane
18:08
在mac上安装了一个微信输入法

腾讯的AI入口做的非常丝滑,输入“=”直接唤起AI,不像表兄弟ima,大逆不道竟然敢和ChatGPT用一样的快捷键唤醒😂。

但是这模型的幻觉也实在是太厉害了。。。GPT5都没见过就敢帮奥特曼发布GPT6了🐶

没怎么用过元宝,不知道是不是元宝也这样,但感觉这确实是我见过最能编的大模型了(竟然还敢拉DeepSeek下水)
61
Roxane
10:40
前几天给某家AI产品做用户反馈的时候,提了一下我觉得Agent类Browser应该通过recording类的方法让AI学习人类操作、理解复杂工作流的自动化,而不是只依赖自然语言描述和图片理解。

今天一看谷歌的Project Mariner已经把这个功能做出来了。。。

越来越想买个Ultra体验一下了🥹
11
Roxane
2天前
我的本命车手竟然代言了AI公司,好神奇的跨圈合作
(虽然是一款我领了会员但没咋用过的产品)
00
Roxane
2天前
Gemini低调更新了Gemini-2.5-flash-0520,在付费客户端也同步推送并下架了2.0 flash🎊
还没细测,目前看,主要变化似乎是把之前0417的两个推理/非推理版本合并成了一个混合推理模型。
简单试用了下,感觉在长文总结和文本生成方面比0417微弱提升,在发散联想和思辨能力方面感觉长进不少。
下面是两个模型对同一篇的总结,可以对比下效果。
sumbuddy.app
sumbuddy.app
2.5-flash其实是我日常阅读、翻译、文档处理的主力模型,这波升级感觉还是蛮爽的。
推测这应该是从2.5 pro preview精简得到的一个flash模型,应该实际能力方面还有提升,坐等明天看各路大佬的详细测评了~
---
Update:
IO大会正在腹泻式更新,2.5 pro还出了个deepthink版本,API可控思考长度。熬不起了,明天起来看总结吧。。。
00
Roxane
2天前
#今日阅读摘要:
为什么说阅读二手资料有时会让你“变得更愚蠢”?
——如果在没有建立自己的理解模型之前就依赖二手资料,容易被其叙事和观点填充,而不是形成自己的综合判断。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某个概念?
——尝试从多个角度攻击它、进行可视化、写下来、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必须如此”,以及是否敢于为此下注。

Comments:
突然想通了,为什么在之前有段时间大家都觉得o3的ds报告更好时,我却更喜欢Gemini的ds;
可能并不完全是因为Gemini搜索源更多报告更长,而是Gemini更像是帮我收集并平铺信息,让我自己去做判断;而o3则会给我分析出观点和结论;
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更友好、更容易被信任和吸收的“二手信息”,所以引发了我下意识的恐惧...
11
Roxane
3天前
去书店逛了一圈,发现好多想看的书啊。
特别理解花心大萝卜,就是看到书架上谁都好看,谁都想带回家(•ᴗ•)📚
只是翻开书页,摸着纸张上的颗粒闻着墨水的味道,就已经感觉压力水平下降了,这是在电脑和手机上的阅读很少带给我的宁静感。
阅读真的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21
Roxane
3天前
刷到一张很赞的图。
43
Roxane
4天前
我一直把小岛当导演来着。而且是那种非常有才华的…
(他最初梦想好像也是当导演,后来是被公司分到了游戏部门🤣)
个人认为他的一切游戏玩法都是为了帮助我体验一场沉浸式的超长电影,重要的是情感链接和他创作表达。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到现在都记得幻痛里有一个天下无核的成就,需要全服玩家解除核武器,是一个几乎不可能但是确实在游戏中短暂实现过的成就。
死亡搁浅的高速公路在我眼里是同一个概念的延续。
感谢索尼,在幻痛几乎等同被腰斩的情况下,让给小岛空间创作出死亡搁浅...

MrCoffeeTalker: 不那么主流的游戏设计,也能聚起那些不被主流所感知的玩家 《死亡搁浅》一代发售前,小岛自己也在心里怀疑,会有那么多的人愿意修高速吗? 游戏中的建高速是一种异步联机玩法,玩家贡献大量资源建成的高速可以连接两地,让送货体验更高效又舒适,但不管是否贡献资源都能享受到最终建成的高速,修建的玩家只会获得无关数值的点赞作为回报,等于是一种辛苦自己的利他行为。 但游戏发售后的情况出乎了小岛的意料,五年过去了,还有玩家在不停的修高速,小岛也因此感叹,似乎喜欢《动森》的人也会喜欢《死亡搁浅》。 恰好我就是同时喜欢这两个游戏的,也在《死亡搁浅》中修过不少高速,我不知道其他玩家情况是怎样,仅从自己的体验来说,我觉得这两个游戏吸引我的地方,不在于它们共有的建造玩法或日常行为的重复化,而是对享受独处的体验、人与人之间积极互动的渴望;另一部分吸引力,可以说是脱离高压日常的放松,不需要浓烈刺激的游戏体验,平淡中品味,刚刚好。 从游戏设计的角度来看,《死亡搁浅》的玩法当时也备受争议,有人不解于送快递有什么好玩的,发售前连小岛都不确定建高速的玩法会不会有那么多人玩,我想,可能恰恰是《死亡搁浅》不那么主流的玩法设计,吸引聚集起了那些不被主流所感知的玩家。 这也是我现在对游戏艺术性的一面的期待,当作品百花齐放,才有望让更多人被看见,也让创作者知道这世上有那么多独特的、个体的人。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