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
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Roxane
611
关注
1k
被关注
1
夸夸
重度Gemini&Claude用户|在一家初创探索AIToB|前RPA产品经理&咨询顾问|
游戏行业精神股东|Always贪心的INTP
置顶
Roxane
2月前
把即刻当朋友圈发了几个月,也通过即刻认识了一些朋友,但其实从来没有介绍过自己。
我叫Rosa,一个晚期P人+中期FOMO患者,每月在 AI 上花费超过300💲的AI学习者。
正在努力成为一个真实、自洽、永远对世界有好奇心的人。
目前在一家初创探索企业级AI应用,从业经历横跨私企/外企/初创公司,咨询/产品经理/项目/解决方案,具有丰富搬砖和踩坑经验。身在toB,心在旷野。
我的极简版个人说明书👉:
bvcuaptm1a.feishu.cn
我为ResearchAI+社区搭建的的信息源清单(欢迎共建!):
bvcuaptm1a.feishu.cn
我的即刻很唠叨,你可以只看这几条⬇️:
web.okjike.com
整理了Claude的十篇Agent相关技术分享
web.okjike.com
分享Linear创始人的访谈:关于AI时代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
web.okjike.com
整理了一些适合非技术背景的 RL学习材料
web.okjike.com
十本影响我 AI 价值观的科幻小说
web.okjike.com
用AI 把 Google 的提示词工程白皮书转成互动式游戏
web.okjike.com
一篇关于AI与拟人化的随机漫谈
web.okjike.com
推文:一篇A16Z在两年前关于ToB GenAI App 的观点
🫰坐标上海,不定期出差,欢迎约coffee chat!wx联系方式放在yellow page里~
(我回微信跟回邮件一样慢,提前给每一个加我wx的朋友滑跪了)
34
2
5
Roxane
4天前
肯德基的鬼才产品经理...
85周年特别产品,我以为是焖饭➕脆皮炸鸡,
没想到是焖炸鸡
喝了几斤想出来的,谁要吃焖软了的炸鸡啊💢
13
2
0
Roxane
4天前
买谷歌会员却不买谷歌股票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10
1
0
Roxane
10天前
Gemini作为日常助手用着越来越习惯了。
有点像一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老头,智慧很多,反应(迭代)很慢,但是做事靠谱,也不搞花里胡哨。
对我个人来讲,最大的缺陷是2.5pro的推理长度自动调整做得不好,导致很多简单问题回答很墨迹。其次则是生态下各产品的迭代速度配不上这么优秀的模型。
之前一直月费在御三家间反复横跳,现在发现我已经能放心把谷歌改成年度订阅了。
(虽然没有白嫖到edu有点亏😭)
14
11
0
Roxane
13天前
欢迎大家多多关注ResearchAI+,线下活动i人含量极高,家的感觉🐶
Xinran.Z: 十一国庆假期前的上海,发生了一个有趣的事。 我们 Research AI+ 社区迎来了一群来自大洋彼岸的朋友——South Park Commons(SPC)的伙伴们。这个在旧金山、纽约和班加罗尔都有根据地的全球性社区和孵化器,带着他们对中国 AI科研技术、创业创新的好奇心和开放性,与我们在黄浦江畔相遇。 先感谢@Liz_Li 这位优秀的双语主持人(。・ω・。)つ🌷 ✨ Research x Innovation 让我们相聚 那天晚上是这样展开的: 📸社区相互介绍 两个社区各自做了简短介绍。我们讲了 Research AI+ 是怎么来的,他们讲了 SPC 在做什么。 SPC的核心理念是 “Build with peers, not alone.” 它不是传统加速器,而是一个让研究者、工程师、创作者在低压力、高信任环境中 共同探索新方向的“中间地带”。 Research AI+ 的成员同样是学术 × 产业/创业的青年科研技术朋友们,希望把这种探索精神延伸到Research 与 Real World Impact 的交汇处。 我们都在寻找那群既能写论文、又敢动手造产品的 Researcher;既关注前沿理论,也关心技术如何真正落地的Engineer 和 Builder。无论是学术、产业,还是创业,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meetup,让更多研究者在真实的交流氛围中找到彼此、启发彼此、合作前行。 🥳每个人的一分钟介绍 这是我们 Research AI+ 的“传统仪式”。40多个人,每人拿了个名牌,上面写着名字和研究方向。然后每人用 1 分钟做自我介绍。 有小伙伴说:"我在做蛋白质折叠的 AI 模型。" 有小伙伴说:"我在 AI 研究所做 PhD candidate,同时在创业做 AI for Eng 方向" 有小伙伴说:"我在某 big tech 做 LLM 的 infra。" 有小伙伴说:"我在一个 AI 初创,在做自己的 side project。“ …… 看似简单的环节,实际上是破冰的关键——这个房间里有谁,谁在做什么,如果想找谁聊就可以直接去交流。 🙌 超长时间自由交流 这才是重头戏。两个半小时,大家端着饮料,站着聊天,因为已经兴奋地忘记有座椅。时针指向晚上十点,对话还在继续。有人在讨论最新的开源模型架构,有人在交换创业心得,有人彼此交换着 Linkedin 和 X,有人干脆拿出随身的 pad 当场演示起 demo 来…… 最后又是场地合作方小伙伴提醒打烊收工,大家才不舍结束道别。(对,按照传统,我们每次 meetup 都是超长待机到深夜) 大家是不是发现,我们没有设置公开分享环节?没错,对于我们来说,讲座分享固然精彩,但每个人在活动上的交流体验是最重要的。发表出的论文有滞后性,真正及时而有价值的信息,往往在轻松的、面对面的对话之中。 💡 那些让人难忘的瞬间 活动结束后,很多小伙伴跟我们说: "今晚遇到了好几个特别有意思的研究者/创业者,太有收获了。" "没想到能在一个晚上,同时听到科研和创业两个世界的深度见解。" “太充实了,遇到一个特别聊得来的朋友,已经约了下周继续深入聊xx项目……” 一位从旧金山来的朋友还特别提到了一点,这也是我们一直很骄傲的事情:现场的性别比例几乎是平衡的。在硅谷科技领域的聚会中,这并不常见。 那个晚上,话题从开源生态聊到本土创新,从创业挑战聊到全球协作。但贯穿始终的,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好奇和开放。 🧭三个引发思考的对话 -关于开源:为什么中国团队越来越拥抱开源?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团队(比如 DeepSeek、Qwen)在拥抱开放模型? 有小伙伴说的很棒:开源不仅仅是技术选择,更是建立全球声誉和共建生态的方式。 而开源最powerful的地方在于:它接纳不完美。每个人都知道,开源项目不是"完成品",而是一个共同创造、共同演进的邀请。正是这种心态,让生态得以生长。 -关于社区的力量 从旧金山到班加罗尔,社区不只是读论文的地方——社区是一起解决问题的地方。 Raveeshu 分享了 SPC 在SF 和 Bangalore办 paper reading 的经验。不是那种一个人讲、其他人听的形式,而是大家一起读,遇到不懂的地方一起讨论。 他说:"最难的是平衡三个东西:reliability(系统的可靠性)、data(数据质量)、compute(算力资源)。但社区的好处就是,这些问题可以分开解决——有人提供算力,有人清洗数据,有人写代码调试。" 一个人的洞见可能只是微光,但当一群人聚在一起,那就是一场思想的篝火晚会。 -关于走向世界 Ankit 提到了一个重要观点:如果社区想要产生全球影响力,我们需要更开放地在 LinkedIn、X等平台上分享我们的故事。 (对,这篇文章本身,就是在践行这个想法 😉) 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我们不需要做选择题。我们可以既深深扎根于本土创新的土壤,又积极地将触角伸向全世界。 🌟 关于 Research AI+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好奇:Research AI+ 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社区? -我们是谁? 一个非盈利的开放社区。由 500+ 全球青年 AI Researcher、Engineer和Builder组成的创新社区——横跨学术界、产业界和创业公司。 -我们跟其他社区有什么不一样? 我们连接研究 → 工程 → 产业/创业的完整链条,期待 Research 能实现 Real World Impact 我们的成员既能在 NeurIPS 发论文,也能把模型部署到生产环境;既能设计算法,也能做出原型,甚至实现 PMF 我们相信真实的连接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办沙龙、读论文、组织聚会——因为我们相信,一次放松的交流,可能就能催生一个研究项目、一个产品原型,甚至一家创业公司 🤝 感谢各位小伙伴的参与和支持 这次 meetup再次证明了:社区不只是一个空间,而是一种连接的方式。 感谢 SPC 的朋友们——无论是各位核心成员、创业伙伴和社区好友,他们带来了硅谷的创业精神和全球化的视野。 当然,最要感谢的,是每一位到场的Research AI+社区成员。是你们的参与和分享,让这个夜晚如此inspiring。🙌 👉 如果那晚我们没来得及深聊,欢迎在 LinkedIn/X 上加我——或者 dd 我~ 👉 如果你对研究 × 工程 × 产业/创业的交叉感兴趣,或者好奇我们未来的线上线下聚会,随时欢迎联系。 这只是开始。更多这样的全球对话,正在路上 🚀 无法用一篇文章捕捉所有的能量和火花,但照片会说话。(请大家移步👇🔗查看 现场 vibe~~~) by Xinran Research AI+ 发起人
4
0
0
Roxane
14天前
人类在表达形式上逐渐被AI挤压而失权
范冰: 在 AIGC 这波之前的二十年里,在网上凡看到自带多级标题、列表结构、文本加粗、斜体引用的文章,都会对作者高看一眼:这是一个理性、有逻辑、善于分享、读者导向的人。关注订阅之。 然而,现在再看到(尤其公众号里)的感受:又特么是个 AI 写文搞副业的。 以至于,现在我自己用 AI 辅助写点啥,都要特意强调:尽量不要用小标题、尽量不要用有序列表、不需要你做分析…
1
0
0
Roxane
20天前
最近读过最生活化的非虚构恐怖文学
和最近的工作状态遥相呼应。
上一次带给我同样震撼的作品是《9号的工作》
最可怕的是,讲了故事,却没有解决方案。
https://mp.weixin.qq.com/s/N5Nfrls2NTjSZnke2iQhJQ
3
0
0
Roxane
23天前
我以前是一个挺重视别人他人评价/意见的人,因为觉得通过客体评价可以挖掘自己进步的可能性
(可能有点儿所谓东亚小孩绩优主义之类乱七八糟的毛病吧)
但最近非常强烈地感受到:
意见一定要有选择性地听,特别是当它来自一个“通过提意见来彰显自己价值”的人时。
这个画像不特指某个职业,可能关乎身份,也可能关乎某个具体的场景或目的...
12
3
1
Roxane
29天前
完了🥲
三个月没打开ps5,插在机子里的2077好像💿坏了
4
2
0
Roxane
1月前
前几天生病烧到神志不清,连续几天没怎么开电脑,今天恢复了,突然想起好几天没压榨Claude Code,感觉痛失好几百美金💔
(捶胸顿足ing)
4
2
0
Roxane
1月前
下次回河南就给别人带这套河南特产。
🍠网友说这么一大堆才五十块!
6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