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欢看《基本演绎法》,因为认为这部剧的角色和人物关系处理很好。角色带有复杂性,例如福尔摩斯不再是一个带有光环的天才,而是有阿斯伯格的特征,且有drug use的问题。关系也同样有复杂性,经过那么多季,福尔摩斯和华生的关系变化,到最后变为two people love each other但没有落入俗套的异性恋扮演剧本。
之前N刷的时候都在留意福尔摩斯和华生之间的关系诠释,以及拍摄手法(例如分镜和台词模式)。
最近看到新闻说福尔摩斯的主演Jonny Lee Miller公开说自己成功sober 12年,才开始从「成瘾」的角度来看这部剧,看到了很多之前没看到的东西。
1/ sober担保人和被担保人
福尔摩斯间接导致朋友受伤后感觉到guilt,他的担保人觉的他需要do sth good,让福尔摩斯做另一个人的担保人。福尔摩斯对那个人说,你需要朋友的话找别人,你需要咨询师的话我可以给你介绍,我是你的担保人,我能分享我的经验,同时我要你有和我一样sober的决心。
助人自助,帮助别人的过程,同时是助人者帮助自己的过程。
2/ 成瘾者的心路历程 和 对「错」的包容
被担保人复吸后,会对福尔摩斯道歉和认为自己让对方失望,而福尔摩斯没有责备,只是继续陪对方去互助会。
福尔摩斯的一个年长朋友因为复吸去世时,他去扫墓的内心对话,也是看到朋友的错误,但依然爱他的朋友。
也许是最近接触宗教的信息比较多(刚看完了《年轻的教宗》),在美国rehab议题中,看到了很多宗教的影子:助人自助、对他人的forgive
好的作品,是常看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