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App年轻人的同好社区
下载
App内打开
文兄MattWen
37关注1k被关注3夸夸
创业者,AI+心理领域
资深产品经理,有一些代表作
中美3家科技公司的CEO Coach
即刻和公众号:MindCode
每周会发一份周报
文兄MattWen
2天前
一直没玩儿过小红书,然后昨天发了第一条笔记,今天就这样了。。。。我是不是应该考虑运营下小红书。🙃
10
文兄MattWen
3天前
现在女权的议题都进化到这种程度了吗?我看到某社群的活动主题海报,陷入了深深思考。据提出这个议题的人说,男生坐着尿既卫生还健康,而且更加平等。😂😂😂

健康不健康,我不知道,估计要等医学界做随机对照试验。但卫生我倒是有发言权,我家马桶我是打扫的主力,我负责任的说,无论站着坐着只要是拉屎拉尿就不会干净,勤打扫,就是了。

与其聊这个,不如聊怎么推动增加商场女厕所,和把部分男厕改成女厕,这才来得实际。 要求男的都坐着拉尿,是不是没算过账? 都蹲便了,男厕所还有空间改女厕吗?

还说男的要拿出态度,要态度可以啊,但男的坐着尿就算有态度了? 这也太便宜男的了吧?我觉得让男的负责打扫卫生间,才能体现他的态度。 其他都是扯。🙂🙃🙂🙃
161
文兄MattWen
4天前
据爆料,苹果终于要推出AI版Siri了,但还要找Google救场。而且赶不上iPhone17发布会。

今天Bloomberg爆出内幕,苹果正在开发"World Knowledge Answers"功能,让Siri能总结网络信息——对就是AI搜索那套,但核心技术要用Google的Gemini模型。

我看了下,Siri的AI架构还是很清晰的,分三部分:Planner负责理解指令,Search负责扫描本地和全网数据,Summarizer统一输出。

而且苹果想得很明白,为了用户隐私,它会用自家模型处理用户数据,比如你的照片和icloud里的文档,但要靠Google或Anthropic的Claude来做规划功能。换句话说,最核心的"大脑"部分,苹果搞不定。

目前苹果在同时评估Claude和Gemini,其中Google已经签约。

真正让我觉得有趣的是时间节点:iPhone17下周就要发布会了,但新Siri要等到明年3月的iOS 26.4才能发布。

这意味着,Apple在调试和整合别家模型上遇到的技术难度不试是一般的大。(但我估计苹果多半还是会在iPhone17发布会上提一嘴,给个“期货”。)

当然这里的时间表是海外用户的,至于国内用户具体什么时候能用上Siri的这个"World Knowledge Answers"就还要另说了。
00
文兄MattWen
4天前
我一直觉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有道理但过于粗糙,它需要被更底层的原理取代。

今天看Nature Human Behavior(行为科学领域顶级期刊)的一项研究,从神经科学支持了我的看法,研究很有趣:

研究者让一群互不认识的研究生看同样的电影片段,同时用核磁共振记录他们的大脑活动。八个月后再跟踪他们的社交网络发现:那些最终成为朋友的人,在观影时的神经反应模式就已经高度相似了。

这种相似性主要集中在额顶叶控制网络——负责情感处理、决策和注意力的区域。而且这种相似性跟年龄、专业背景或者是否喜欢这些电影无关。

这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初次见面就一见如故,而有些人即使朝夕相处也始终隔着一层。

所以朋友,可能不是处出来的,而是被识别出来的。

当然我必须补充一句,两个脑回路不一样的人,如果机缘巧合下共同经历了一些关键时刻,还是可能成为很好的朋友的——经历会反过来塑造脑回路,使二人同频。

论文:Brain similarity predicts whether strangers become friends
期刊:Nature Human Behavior(Nature旗下,行为科学领域顶刊)
18
文兄MattWen
5天前
今天最值得关注的不是 Anthropic 融资,而是 Google 的反垄断终于判了。

我一直说,反垄断案的关键不在输赢,而在代价。

Google这次"败诉",实际上是完胜。法官基本接受了Google的整改方案,拒绝了政府最狠的两个诉请:拆分Chrome/Android,以及禁止付费获取搜索分发。

这个判决有几个细节很有意思:

法官说政府要求拆分是"过度执法",还担心禁止分发付费会"伤害其他公司和消费者"——Mozilla这种靠Google分成活着的公司听到这个判决估计开心死了,苹果每年200亿美元的Safari默认搜索费用也基本保住了。

更重要的是,法官认为“生成式AI已经改变了案件走向”。这个案子2020年起诉,2023年开庭,但ChatGPT的出现让整个搜索格局都变了。传统搜索垄断的持久性大不如前,Google不得不在AI战场重新布局。

反垄断监管最大的问题就是:等你折腾完,技术早就跑到下一个赛道了。

对硅谷来说,这是特朗普新政府释放的又一个信号——监管环境正在根本性转向。尽管关税、移民、美联储独立性都有隐患,但白宫对科技高管的开放态度,与拜登时代的冷遇形成鲜明对比。

现在的问题是:Meta、苹果、亚马逊的反垄断案,会不会也按这个模式收场?

我的判断是,大概率会。新的游戏规则已经来了。
01
文兄MattWen
6天前
大多数人一想到脑机接口,首先会想到它能帮助残障人士。但如果只停留在这个角度,就把它的意义看小了。

我相信,脑机接口真正的价值在于普通人的医疗和健康管理。

现代医学和脑科学早已证明:大脑不仅是思考的中枢,更是健康的中枢。它通过“脑—肠轴”“脑—肝轴”等方式,联通并控制全身的器官与系统。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几乎所有疾病(也许是全部),都可能通过调节大脑、激活这些“脑—xx轴”而得到治疗。

最新的例子就是这两年很火的减肥药(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它们直接作用于大脑,却实现了全身的减肥效果。

未来,每个人都会接入脑机接口。想象一下:AI 通过接口实时读取你的身体数据,配置含有各种物质的补充剂,直接回输进大脑;然后继续监控数据,不断强化学习和调整。

传统医学的格言是: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那是因为身体是一个复杂系统。而要真正治愈复杂系统,唯一的办法是借助另一个复杂系统。脑机接口+AI,就是我们即将迎来的那个系统。
00
文兄MattWen
8天前
看了下,黄钊老师这个相当靠谱。转需。

https://mp.weixin.qq.com/s/0pGRGaWOxwe2I5_Zf1owIg

01
文兄MattWen
9天前
一直在想,智能到底是什么?

最近突然意识到一个简洁的框架:智能本质上就是结构的游戏。

当我们说一个系统”智能”时,其实是在说它的内部结构与环境结构的匹配程度。就像钥匙与锁,DNA与环境压力,神经网络与数据分布——智能体内部结构 环境外部结构,交集越大,越”懂”这个世界。

但光有结构还不够。真正的智能还体现在产出新增有用结构的速率和效率上。一个系统能多快、用多少能量产生新的有用结构?这决定了它的智能水平。

更有意思的是,结构本身蕴含智能。同样完成一个任务,智能低的结构需要巨大能耗和漫长时间,智能高的结构却轻巧高效。这种效率差异,就是结构中隐藏的智能密度。

所以我想,也许可以这样量化:
智能得分 = (内部结构 外部结构)× 有用结构产出量 /(能量消耗 × 时间)

这个公式让我重新理解了 2 个现象:为什么大语言模型突然变”聪明”了?因为它的内部结构终于和人类语言的结构深度对齐。为什么生物进化如此缓慢却又如此精妙?因为它在极致优化能量效率。

结构即智能,智能即结构。我们都是宇宙中不断优化自身结构的信息处理器。​​​​​​​​​​​​​​​​
21
文兄MattWen
12天前
妈的 刚刚AI删库跑路了。太蠢了。
30
文兄MattWen
15天前
前两天跟人聊为什么审美和潮流存在周期性。比如人对特定容貌的偏好,就存在某种周期性。在某个时期,大家偏爱双眼皮,过了若干年后,偏好又会转向单眼皮。

其实这种变化为了促进基因多样性和防治近亲繁殖,因此它会周而复始地循环。

进一步讲,这种周期性还会泛化到人类的其他审美活动上,比如艺术、时尚等,这就创造了我们更加熟悉的艺术审美周期和时尚周期。

所以说啊,再美好的也会倦怠,遥远的倦怠又会复古成为今天的美好。
00